绵阳是一座多桥的山水之城,桥梁串起了河流两岸,缩短了距离,也加快了城市的发展。前几期的《绵州桥梁史话》介绍了绵阳城区涪江、安昌江上的桥梁,作为“三江汇流”的另一条重要的河流芙蓉溪,自然也少不了架桥为路。近日,记者走进富乐游仙,继续探寻绵州桥梁,记录芙蓉溪上仙人桥的悉数变迁。
壹 出川入蜀重要通道
仙人桥位于芙蓉溪上,是连接科学城、朝阳厂、绵阳师范学院、仙人路一带的重要桥梁。想要了解仙人桥,就不得不先说一说芙蓉溪。
芙蓉溪又名杜家河,发源于江油市双河垮石岩(海拔825米)南坡,全长90.7公里,自北向南呈“之”字形流入游仙区太平乡,在城市东面沈家坝注入涪江。据州志记载:“州东北二里,源自彰明迤逦百里,至州城东南入涪水,夹岸多芙蓉,故名。”
涪江、安昌江、芙蓉溪三条河流经绵阳城区,千百年来共同孕育了绵州儿女,尤其是涪江更是被称作“母亲河”,造就了绵州的厚重与辉煌。但如果查看历史,尤其是唐代,绵阳城市中心在游仙开元场、韩家脊一带,流经游仙境内的芙蓉溪作用更大,成了当时重要的交通要道。
自秦以后,金牛道成为出川入蜀重要线路,游仙一带是重要节点,交通的便利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当地的繁华,芙蓉溪附近人文荟萃,热闹昌盛,诗圣杜甫常在此与友畅谈游乐。“古人经绵州过金牛道出川,是从东津古渡至现在的李杜祠附近,沿芙蓉溪东岸、走富乐山下富乐寺一路北上。当时仙人桥是古人北上进出绵州唯一的桥梁,可见当时仙人桥的重要性。”绵阳城建专家汤毓良介绍。
贰 仙人桥的前世今生
因区位条件独特,仙人桥从建立伊始,便发挥着重要的交通作用,而为何取名为“仙人桥”,记者查阅史实得知,主要来源于汉朝李意期。
游仙李意期,似仙非仙,不同凡人乃高士也,是西汉文帝时期人,然蜀汉时犹存,享年至少200余岁。据晋代葛洪《神仙传》记载,汉代云游天下的仙人李意期曾在游仙一带修炼,后人乃修游仙观以作纪念,游仙之名是以得之。而在游仙芙蓉溪上修的桥被称作“仙人桥”,即为纪念“仙人”李意期。
“关于修建仙人桥的具体年代没有确切记录,但在绵阳地方志中有记载,在清乾隆时期,便有‘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由前州牧王二南补修’的记录。由此算来,仙人桥至少在清乾隆十九年前就已存在,而且仙人桥还位于古蜀道上,它的修建年代应该很早。”汤毓良说,清代张邦伸在《云栈纪程》中记录了他在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经过绵州的线路,其中专门写到了从梓潼滥泥铺下来后,过仙人桥再走七里就进入州城。清道光年间的两江总督陶澍的《蜀赣日记》记录,他入川也是经仙人桥进入绵州城的。
“严格意义上来说,现在的仙人桥并不是古代的仙人桥。”汤毓良告诉记者,古仙人桥在现在这座桥上游20米处,为石板桥,桥上还建有龙头龙尾,解放前该桥还存在,但因为桥只能人行,大一点的车辆没法通过,所以后来在离桥20米左右处重新修建了另一座桥。原本的大桥因为年代久远,逐渐没落而被取代。
叁 芙蓉溪上的闸坝桥
据《绵阳市城乡建设志》记载,上世纪50年代,原502部队铁道兵学校在川陕公路游仙路段汉平阳府君阙北侧607米处,横跨芙蓉溪仙沉路处架设了一座仙人大桥,即现在的仙人桥。桥修建后,仙人桥将芙蓉溪以北的四川朝阳机器厂、绵阳师范学院、建材校等20余家单位连成一片,并连通沉抗乡村公路,对游仙区建设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新的大桥修建后,古老的石板桥逐渐被取代,久而久之,已经没了桥的身影,住在芙蓉溪附近的老人们告诉记者,如果遇到冬天枯水期,还可以在河流中看到老桥的石基。
“虽然新修的桥是两车道,但很窄,容易造成交通拥挤,上个世纪90年代,市建委再修建芙蓉溪河堤时,对大桥进行了改建,不仅扩宽了桥面,还美化了桥身,更是将桥改建为一座闸坝桥。”汤毓良说,芙蓉溪在古代水量充沛,尤其是流经富乐山一带,河面宽阔,水色碧绿,清澈透明。但到了民国期间,河水逐渐减少,加之拓建川陕公路,河床变窄,沿线截流取水,导致冬季断流枯竭,如果遇到枯水期,就会利用仙人桥的闸坝蓄水,保证芙蓉溪里有一定的水量,夏季汛期暴雨时,也会根据具体情况利用闸坝放水,起到抗洪防灾的功能。
从古仙人桥到现今的仙人桥,多年来,芙蓉溪上的仙人桥默默地发挥着交通连接的作用,见证着富乐游仙的悉数变化。如今,桥下芙蓉溪水缓缓而过,桥上来往车马行人如织,改变的是岁月磨练下桥的外形,不变的是仙人桥连接沟通的使命。
(绵阳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郑金容/文 苏东华/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