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年来,累计捐款5000余万元,资助200多名脑瘫患儿及2万多名贫困母亲、贫困大学生和环卫工人,帮助他们走出生活困境……她说,尽一己之力济困扶弱,这只是“小慈善”。
10月18日,当以她名字命名的基金会——黑龙江省贾秀芳慈善基金会揭牌,她心中已擘画出一幅更为精准、规范、高效的“慈善蓝图”。她说,今后,要像做企业一样去经营慈善,目标锚定“大慈善”。
从一个人到一个团队,从单打独斗到整合更多社会资源,从做好一个有责任感的企业到创办汇聚全社会向善力量的基金会——新起点上,贾秀芳的“新慈善”重整行装再出发。
“初冬的哈尔滨阳光明媚,正值不惑之年的贾秀芳踌躇满志:慈善事业做得越大,就越能帮助更多的人。”
“我受过穷,所以总想帮他们一把”
10月18日晚,哈经开区、平房区哈博能公司汽车产业园礼堂内座无虚席。黑龙江省贾秀芳慈善基金会成立仪式在这里举行。
“我们永不抛弃永不放弃,永远和你在一起,就算风雨再大也要冲破阻力一起努力……”当16岁的宋鸿祥和脑瘫患儿同伴们唱响《不放弃》时,台下的贾秀芳热泪盈眶。两年前,患有格林-巴利综合征、家境贫寒的宋鸿祥来到博能脑瘫康复中心接受免费康复治疗,终于实现能站起来自己走路的梦想。“我将来想成为一名医生,也要像贾妈妈一样,通过自己的本领和力量去救人。”宋鸿祥说。
稚嫩的誓言勾起尘封的岁月,贾秀芳仿佛看到了30年前的自己。
“艰难往往是每个人一生的记忆。我经常想起自己16岁初来哈尔滨时的艰苦岁月。”贾秀芳说,“我受过穷,理解穷的滋味,更看不得别人受穷,所以总想帮他们一把。”
1989年的冬天,靠着卖掉家里唯一一头牛换来的钱,16岁的贾秀芳买了车票,只身一人踏上从山东开往哈尔滨的列车,投奔此前在哈尔滨打工的父亲。
那时,父亲每年都会给家里寄几十元钱,贾秀芳想,他的日子过得应该“还可以”。可到了家才发现,屋内能“入眼”的仅有两张床,两个从工厂“淘”来的破旧箱子。
“附近有卖冰棍的,天天叫卖,我从没买过一根,我就想,能吃上一根冰棍多好啊。”那时的贾秀芳意识到,如果不努力打拼,填饱肚子都困难,吃根冰棍更是奢望。
此后数年,贾秀芳卖过菜,做过饭店服务员,也当过饭店小老板,能吃苦的她拼命干活,不论在任何岗位,一个人干的往往都是两三个人的活儿。
“卖菜时,每次进黄瓜都要扛将近2公里的距离,扛得我肩膀疼,都不敢再往上放了,有时身边有车的进菜人会帮我捎一段,我特别感动。”贾秀芳说,“那时我就常想,虽然现在穷,可我以后一定要多赚钱,把穷人都帮上来。”
1999年,贾秀芳抓住汽车产业蓬勃兴起的机遇,创办了仅有4名员工的哈尔滨博能汽车销售有限公司。伴随着事业逐渐起步,她一路兑现着当初在心里许下的诺言。
2000年冬天,贾秀芳和原动力区妇联工作人员走访慰问5户贫困家庭。第一家就让她心情沉重:房子破旧不堪,炕上都是捡来的破电线等垃圾,用于取暖的炉子里烧的是电线皮子,屋里特别呛;一个5岁的孩子蜷缩在炕上,孩子的母亲患有精神疾病,父亲以拾荒为生……
“我当时只带了500元现金,一家发100元。”贾秀芳说,“事后总觉得这些钱干不了什么,太少了。”
第二天,放心不下的贾秀芳和员工又来到这户家庭,送来一大堆吃穿用的慰问品。此后,她帮人的脚步便再也停不下了。资助贫困家庭、贫困大学生,关爱老兵、环卫工人,救助脑瘫患儿,她每年拿出公司利润的10%捐赠给需要帮扶的人,迄今已累计捐款5000余万元。
“老爷子,你别上火,咱家这仨孩子我负担了。”74岁的于云宽家住道里区太平镇,9来年,贾秀芳的这句话一直温暖着一家人。
“那时候仨孩子爸爸去世,妈妈离家出走,她们和我们老两口相依为命,靠着几亩地和低保勉强维持生计。”于云宽说,从9年前与贾秀芳相识,就一直得到她的帮扶,不只“包”了三个孙女的学费,逢年过节,米、面、粮油、猪肉、酱油和醋等物品都往家里送。
在贾秀芳的资助下,如今,于云宽家的三个孩子一个已经大学毕业,进入博能公司工作,一个已经实习,另一个正在读高中。
今年中秋节期间,哈博能公司又走访了5000多户进行慰问,并给许多为国家作出贡献的老兵送去慰问和关怀。“这手表就是贾总给我戴上的,谢谢她对我们的关心。”提起贾秀芳,家住道外区的退伍老兵杜国生连声点赞。
“后来大家说,你是在做慈善。这之前我从没想过啥叫慈善,就想过怎么帮人,怎么让别人幸福。”贾秀芳说,“现在我认为,慈善就是多做好事,多帮人。”
情系脑瘫患儿,救助200多名“慢天使”
贾秀芳与脑瘫患儿结缘,源自2012年的一次公益活动,孩子们尽最大努力控制着表情和肢体,证明“我能和正常孩子一样”的场景,令她泪流满面。
脑瘫患儿被称作“慢天使”,他们是家庭痛点。看着一个个家庭承受着痛苦,陷入贫困,甚至支离破碎,贾秀芳意识到,简单的钱物帮扶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只有以康复为目标的社会化救助才能让这些家庭重获幸福。
2017年初,哈博能首家脑瘫康复中心建成,仅3天就收治来自全省的100多位脑瘫患儿,免费治疗的同时,还为部分陪护家长免费提供吃饭和住宿。
“贾总,您的康复中心要是早开一年,我家的情况可能就不会这样了。”两年过去,贾秀芳还清晰地记得一位脑瘫患儿父亲敞开心扉说的一句话。
那天,这名父亲带着女儿来康复中心。当看到女儿还有康复的希望时,他眼含热泪告诉贾秀芳,自己的妻子因家庭重压而患病,3天前刚刚过世。
这位父亲的话,常常在贾秀芳心底回响,让她留有遗憾,也令她更加坚定:要办好企业,赚更多的钱,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2017年12月,哈博能第二家脑瘫康复中心建成。
“免费的事业,比收费的事业难干多了!”贾秀芳说,“因为它不是用金钱去评定的,而是用心去衡量的,而孩子们的康复,不仅是肢体上的康复,更重要的是心灵修复。”
面对不能正常上学的脑瘫孩子,脑瘫康复中心不仅聘请了25位康复师,还聘请了语文、数学、英语、音乐等文化课老师,为他们补习文化知识。
贾秀芳还动员她所在爱心联盟的女企业家们与博能脑瘫康复中心部分儿童结对,成为孩子们的爱心妈妈,呵护他们的成长。
目前,已有200多位脑瘫患儿在这里接受免费康复,有50多位患儿摆脱轮椅,有20个孩子彻底告别脑瘫康复中心,走进梦寐以求的正常学校读书了。
哈博能还成立“爱心超市实训基地”,让20岁左右、康复效果较好的脑瘫孩子自立创业,每人每月能收入2000多元。
“慈善圈”扩容,博能与慈善共成长
扶贫重在扶智,扶智重在扶教育。由于家里条件不好很早就辍学到社会打拼的贾秀芳深知,教育对人的重要影响。如何将“输血”式扶贫变“造血”式扶贫,也是她一直思考的问题。
2017年,贾秀芳投资创办天津滨海汽车工程学院,每年都会留出200个免费的名额,向贫困学子敞开大门。学校为学生们提供工学交替平台,既学到技能,又增加收入,拥有一技之长。
面对康复专业人才缺失的现状,学院还开设了康复治疗技术专业、言语听觉康复技术专业,培养康复技术人才。
慈善公益之路也是一个人影响一群人的旅途。在贾秀芳的感召下,一个900多位车主主动参与的“博能哈弗爱心救援队”活跃在龙江大地。无论是在抗洪抢险的大堤上、暴雪袭城的冰雪路面上,还是农民工无钱返城的火车站、每年的高考爱心助考现场,都有他们忙碌的身影。
“贾总,你有能力买物资,我们有力气当搬运工,我们一起把物资送到贫困家庭中。”一位车友曾这样对贾秀芳说。
回顾贾秀芳走过的公益之路,从最初最直接的经济资助,到开办脑瘫康复中心服务社会、开办学校扶贫扶智,20年来,哈博能从最初仅有4名员工的汽车销售公司,成长为集汽车销售、职业教育、医疗康复于一体,拥有2000余名员工的企业。这一路,慈善犹如一座灯塔,引领着企业砥砺前行。
多年来,贾秀芳先后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首届全国文明家庭、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全国助残先进个人、中华慈善奖等诸多荣誉。“荣誉就是责任,责任离不开担当。我愿意继续发挥自己的热量,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贾秀芳说。
贾秀芳基金会揭牌,新平台打造“新慈善”
“19年时间,一个孩子该长大成人了。新时代,博能也要重整行装再出发。”尽管自己的慈善事业已温暖千家万户,但贾秀芳认为,此前的慈善之路还仅仅是“小慈善”,接下来,还有凝聚更多力量、将慈善事业的平台铺展得更大的“大慈善”需要开启。
18日,在哈博能“新时代重整行装再出发”公益活动中,黑龙江省贾秀芳慈善基金会正式揭牌。
“19年的慈善路,让我知道了慈善不仅是付出善心,更是一项永恒的事业。基金会的成立标志着博能慈善即将走向规范管理,长效运行。”贾秀芳说,“以慈善基金会为依托,我作为发起人联合国内外20余位康复界专家创办的丝路国际康复科学研究院也将于近日挂牌成立。”
丝路国际康复科学研究院是哈博能公司迈向全民大健康事业的战略支点,将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复合型语言治疗师、听力师及康复治疗师人才队伍,推进健康学科建设的规范化、科学化和国际化。
“专家团队聚在一起,通过大家的技术、知识和专业,与博能共同开展更精准的慈善活动、扶贫行动,汇聚大爱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研究院专家团队成员之一、北京语言大学语言康复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高立群教授说,“19年来,贾秀芳女士一直致力于慈善公益事业,投入了大量的情感、精力与智慧,树立了慈善事业的典范,赢得了全社会的口碑,我们有信心和她一起做大做强‘新慈善’。”
慈善基金会的成立,成为贾秀芳撬动“新慈善”的一个有力杠杆。“原来我捐助100块钱只能起到100块钱的作用。成立了基金会,可以汇聚整合全社会的慈善力量,产生聚变效应。这样花1万块钱就能做5万块钱的事了,相当于把慈善的帮扶力度放大了5倍。”贾秀芳说。
“每当走进脑瘫康复中心门诊,听到孩子们喊着‘贾妈妈,我能说出话了’时,我更真切感到慈善事业的伟大。”贾秀芳说,“公益事业是博能公司不断发展的内生动力,基金会的成立是我们慈善之路从幼稚走向成熟、从自发走向专业的标志。慈善,将是博能永恒的经营项目。”
从资助贫困学生到创建滨海汽车学院,从关爱因病致贫的家庭到创立脑瘫康复中心,从捐助生活用品到成立基金会,贾秀芳的慈善事业已经进入“3.0时代”。实业为舟,梦想做帆。新时代,新征程,贾秀芳的慈善之旅重整行装再出发。
稿件来源:哈尔滨日报
记者:姜雪松 杜菲菲
原标题:《【冰城公益】贾秀芳说要把慈善事业做得更大!累计捐款5000余万元,资助200多名脑瘫患儿、2万多名贫困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