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屯排鼓丨擂响中原,名扬四海!

蔚为壮观

项目:传统舞蹈类——曹屯排鼓

级别: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犹如疆场弯弓月,恰似将士戍边陲。一腔豪情付与鼓,晴空滚动殷殷雷。”这是一名观众在观看了洛龙区曹屯排鼓表演后写下的感受。曹屯人痴迷鼓舞,使曹屯排鼓艺术历经400多年不衰,6套鼓谱传承400多年不失,从而形成了曹屯排鼓豪放、雄浑的艺术特色,专家誉其为“中原排鼓艺术活化石”。

老艺人研究鼓谱,不断创新

今年74岁的王光午是曹屯群艺社社长,他黑红脸膛、身材魁梧,长相与曹屯排鼓的风格颇为相似。他介绍,龙泰社区的前身是洛龙区曹屯村,村子因曹操在此囤积粮草等战备物资而得名。传说曹兵征战凯旋时,当地村民敲锣打鼓相迎,鼓舞军心士气。从那以后,打鼓就成为当地村民的一种习惯沿袭下来,村民中也不乏鼓艺高超之人。他说,曹屯人打鼓历史悠久,但有确切史料记载的历史是在明代。

气势如虹

据记载,明代时,村民郭守铎等人成立了曹屯关帝社排鼓队,主要以表演排鼓为主,使用的是由本村艺人代代传承下来的“长兴鼓谱”。每逢节庆等重大节日,排鼓艺人都要进行声势浩大表演。

81岁的传承人张德宽坚持演出

如今,曹屯排鼓已经被评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张德宽目前已81岁高龄,仍坚持参加演出。他介绍,曹屯排鼓的特色是表演阵容强大,套路严谨,沉稳中见悠远,昂扬中蕴藏着激越,充分显示了河洛地区排鼓艺术的独特魅力。近年来,曹屯排鼓多次亮相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河洛文化旅游节等重大活动。借助大鼓,曹屯渐渐名扬海内外。王光午坦言,曹屯排鼓之所以能够传承至今,深受观众喜爱,并不断收到表演邀请,源于不断创新。

“非遗”传承进课堂

王光午说,他们一直在培养年轻艺人上下功夫,更是把曹屯排鼓技艺引入校园教学,年轻力量的加入增加了曹屯排鼓的表演活力;同时,排鼓艺人与时俱进,在传承的基础上,根据新时代人们春种秋收、载歌载舞的美好场景,创作了不少新鼓谱。此外,服装、道具等的更新,也进一步提升了曹屯排鼓的艺术效果。

曹屯舞狮增色排鼓表演

曹屯舞狮增色排鼓表演

后继有人

“非遗”传承进课堂

娃娃擂鼓

曹屯排鼓,传承数百年

娴熟技艺

来源丨洛阳网

原标题:《曹屯排鼓丨擂响中原,名扬四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