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来源于天津市家庭教育指导中心 ,作者陈秀茹老师
指导中心在市妇联指导下开展工作,集咨询、培训、指导于一体,为广大家庭提供公益讲座、沙龙、智慧家长微课堂、亲子活动;家庭教育指导师培训、家庭同步成长营、家庭一对一跟踪指导;了解孩子多元智能优势测评、好孩子成长营、孩子学习力训练等服务。
“我家孩子像是变了一个人!”
这是一位四年级妈妈的苦恼:
“孩子之前的成绩一直都不错,语数外三科成绩都能在98分以上。而且孩子也很听话,我带着他做作业、复习一直都挺好的。怎么到了四年级,一下子就变了呢?
开学这一个多月,孩子明显心不在焉,小考成绩也一直下滑。最让人头疼的是,他开始学会顶嘴了,一说他就烦,要么默不作声,要么嘴上说‘知道了’,行动上还我行我素。这可怎么办呀,我担心长此下去,这孩子不就完了么!怎么好端端的孩子变成这样了?”
令人惊奇的是,有很多孩子都是在三年级以前学习不错,到四年级时成绩直线下滑。希望这篇文章可以给处在焦虑状态的三、四年级家长一些启示,也可以帮助低年龄段孩子的家长少走一些弯路。
孩子在低年级时学习很好,但从三、四年级开始成绩就急速下滑,这种现象,我们称为“四年级现象”。
作为一名家庭教育工作者,接触过不少孩子。在三、四年级这个阶段,家长往往会忽略其重要性,仍然会把孩子当成之前那个遵从家长意见的孩子,但不知道的是,正是这个阶段,孩子自我意识开始崛起,有了自己的独立思维,他们开始思考:我为什么要学习?学习不好能怎么样?哪怕家长监督孩子写作业读书,孩子往往表现出反感。也正是处于青春期的前期,所以孩子的情感、情绪也变化多样。
同时,四年级各学科难度开始增加,要求孩子的能力也更加综合,越到高年级需要的能力就越多,当孩子能力不足的时候,掉队就不可避免。外加学科难度的增加也容易引起孩子情绪的起伏,如果无法适应,也会造成成绩的下滑和状态的低迷。这也是为什么三、四年级是学业成绩开始分化的原因,所以家长一定要引起重视。
三、四年级的孩子一般是9-11岁,处在儿童期的后期阶段。大脑发育正好处在内部结构和功能完善的关键期,也是在小学教育中处在从低年级向高年级的过渡期。孩子的生理和心理变化明显,虽然开始有了一些自己的想法,但是辨别是非的能力极其有限,社会交往经验缺乏,经常会遇到很多自己难以解决的问题,是不安的开始。
家长了解孩子,掌握孩子在不同年龄阶段生理与心理发展的特点,才能更好地帮助孩子度过这个不安的时期,完成小学阶段的重要转折。
科学研究表明,大脑在10岁前发育速度最快,12岁左右脑重增加很少,但是脑细胞内部的结构进一步复杂化,大脑的各项功能进一步逐渐趋于成熟。因此四年级孩子的心理特点将会发生明显的变化。
10岁左右大脑前额叶皮层快速发育,大脑的抑制能力加强,儿童对自己的行为和情绪变化变得更有意识;思维能力的发展也处在转折期,抽象概括、分类、比较和推理能力开始形成。思维开始从模仿向半独立和独立转变,所以培养思维的独立性和发散性在四年级尤为关键。
三、四年级的孩子正处在儿童时期向少年时期的过渡期,对孩子今后的成长具有深刻的影响,家长必须用不同于幼儿和不同于少年教育的方式帮助孩子平稳过渡。
孩子情绪、情感的突发期
情绪发展由易变性向稳定性过渡。从情感外露、浅显、不自觉向内控、深刻、自觉发展。正是由于孩子交往范围的不断扩大,认识能力的不断提高,遇到的各种困扰也会随之而来。情绪上的波动和不安很容易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如果不注重引导,孩子可能就会因为一些小的困惑干扰了学习,进而逐渐对学习失去了兴趣,沦落为后进生或“问题儿童”。
一位研究行为学的专家做了这样一项调查:专家分别对小学四年级到高中三年级的数千名孩子进行测试,这次测试的内容包括知识测试、能力测试和习惯测试。
测试的结果令这位专家很惊奇,他发现从小学四年级到高中三年级,孩子的知识得分和能力得分一直都在呈上升趋势,但他们的习惯得分却没有太大改变。
专家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孩子习惯培养的关键期是在小学的中低年级,而四或五年级是一个“分水岭”。也就是说,在四、五年级之前如果孩子养成了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那这些好习惯将会伴随孩子一生。
既然这个阶段如此重要,家长该如何做?
家长需要调整心态,改变沟通方式
在这个阶段,我们需要通过与孩子的沟通,来了解孩子的思想变化,引导孩子逐步认识自己的不足与错误的认知。但我们家长一定要明确:沟通不是说教,说服是单向的行为,而沟通是双向的行为。沟通的好坏取决于孩子的回应。话有很多种方法说出来,用孩子听得明白、能够接受的语言对他说话才会有最大的效果。改变我们说的方法,才有机会改变孩子听的效果;改变我们听的技巧,才能更好地促使孩子去说。
小学低年级的考试内容90%是基础知识,而考试的知识更多的在书本上,因此孩子只要“理解”、“记住”就可以取得不错的成绩。而随着年级的不断升高,随着学习难度的增加,孩子想要学习好不仅需要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更需要孩子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更需要自信心、上进心、自尊心、责任心、自控力和意志力这些个性品质。
所以,如果孩子在小学阶段学习很好,你要分析这是不是他的真实能力,是不是靠父母的催促、辅导班的补习和死学才学习好的,如果是,那就需要着重培养他的个性品质,如果孩子在小学阶段学习并不顶尖,你也不要有过高的成绩要求,主要看看他的个性品质是不是优秀,如果是,那么他的后劲足,年级越高优势越凸显。
家长千万不要“偷走”孩子的责任心
接触过很多家长,以无时不刻地“盯”着孩子做事来培养习惯,生怕孩子犯错,走了弯路。觉得孩子年龄小就应该“盯一盯”,尤其是写作业的时候,等他长大了就可以放手了。结果发现,年龄越大越放不下,因为孩子并没有养成自觉的习惯,什么事都依赖家长的督促。还会导致孩子认为学习是家长的事情,自己学习是给家长“打工”。为什么?因为家长的这种“盯”在不知不觉中“偷走”了孩子的责任心。
要把责任还给孩子,就应该和孩子划清“界限”,在孩子成长的每个阶段,尊重、理解、接受他们的个性,放手让他们独自管理自己的生活。让他们搞清楚自己需要什么,可能要承受的后果,最重要的是把选择权交还给他们,要让他们知道,一旦做出了选择,就意味着选择了责任。
三、四年级的孩子,就像蓬勃生长的小树,有顽强的生命力。他们需要充足的阳光、空气、营养和水分——这就是尊重和理解;但他们精力旺盛,充满梦想和愿望,可能长出歪斜的枝杈,所以,要及时地修剪以保持树干的笔直和树冠的丰满——这就需要父母与孩子共同的成长。
图文来源:天津市家庭教育指导中心
原标题:《孩子出现“惊人”的小学三、四年级现象,家长该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