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原材料基地到“对外开放新高地”——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太原对外开放巡礼

“柬埔寨国家体育场的夯基工程是咱公司完成的!”日前,山西金宝岛基础工程公司总经理、柬埔寨山西商会会长文波自豪地表示,“能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为中柬友谊作出贡献,是我们的骄傲!而在几十年前,这样的事情我们根本不敢想象。”

构建“对外开放新高地”是我市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转型发展的必由之路。近年来,服务“一带一路”,优化环境服务,我市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并重,构建对外开放新高地,打造内外互动新格局,一个充满活力、满怀希望的太原正在融入世界经济版图。

“引进来”

扶上马送一程

“环境优美、政策给力、服务周到,我们越来越看好太原,入驻这里我们很放心,对项目前景甚为乐观。”今年以来,我市又引进了一批项目,不少相关负责人纷纷坦言。

改革开放前,我市没有一家中外合资、中外合作和外商独资企业。1984年,全市有了第一家合资企业华杰电子,拉开了对外开放的序幕。1992年,我市被国务院批准为内陆开放城市,外商来太原投资掀起高潮。改革开放至今,大量外资进入我市,不仅有效弥补了经济建设发展中的不足,推动了国有企业的嫁接改造,而且引进了大量的先进技术、关健设备和管理经验,加速了与国际经济接轨的进程。

随着招商引资活动的不断深入,我市的知名度和对外影响力日益提高。来并投资的外商逐步趋向多元化,分别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主要来自美国、日本、加拿大、德国、澳大利亚等,国际大财团和世界500强企业逐步进入太原,如富士康、福特汽车、罗克维尔、香格里拉等。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太原市场准入不断放宽,投资环境持续优化,引进外资规模大幅增加,利用外资数量明显增加,质量明显提高。2018年,全市实际利用外资863.13万美元,比1978年增长56.5倍。

持续改善和优化投资环境。2003年市政府设立太原市政务大厅,外商投资项目审批事项进入太原市政务大厅办理,设立“一表制”审批窗口。2017年实施企业承诺制无审批管理,形成简化、便捷的外商投资项目审批流程。2018年,把招商引资作为转型项目建设年的重要内容,列为一把手工程。招商引资项目结构日趋合理,新批外商投资项目全部符合全市产业结构转变要求,现代服务业项目占比逐步增高,集中在第二、三产业的制造业、批发零售业、租赁商务服务业、房地产和住宿餐饮业等领域。

近年来,一批投资额大、影响力强的项目在我市投资建设,有力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太原,就像一块磁石,吸引着客商、项目、资金、技术、人才持续涌入,为高质量发展增添了动力和后劲。

“走出去”

加速与国际接轨

当今世界,开放融通的潮流滚滚向前。山西是“一带一路”大商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山西人从不缺乏开放的精神。地处中部,不沿海、不沿边,但太原一直在开放的路上不断前进。

响应“一带一路”倡议,文波2014年带领公司“乘船出海”,到印尼、柬埔寨等东盟国家寻找商机。2017年8月,我国迄今对外援建规模最大的体育场--柬埔寨国家体育场破土动工,金宝岛公司承接了该项目的夯基工程。两年过去,体育场主体结构已封顶。

全市外贸规模不断扩大。1978年,太原对外出口商品收购额为4022万元。1990年底,太原市与7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贸易关系。“八五”期间,全市进出口年均增长60%以上多,1995年达到1.93亿美元。“九五”期间,累计进出口总额达52.09亿美元。“十五”期间,累计进出口总额达117.35亿美元,比“九五”末增长一倍多。在中西部19个城市中,太原市出口度由2000年的第三位,上升到2004年的第一位,出口总额由第六位上升到第一位。

对外贸易成百倍增长。70年来,太原对外贸易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对外开放领域不断扩展,改变了长期以原材料为主的出口商品结构,对外贸易结构不断优化。2018年,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达164.7亿美元,比1993年增长393倍,年均增长近三成。其中,高技术产品、机电产品出口额均占出口总额的七成多,经济外向度由1998年的19.3%提高到2018年的28%。

今年6月,在法国,晋煤、潞安、太钢等企业与阿海珐集团、施耐德电气等签署多项合作协议。今年8月,中国(山西)·日本经贸与人文合作恳谈会在东京举行,晋日双方企业和机构签订27个投资、贸易、技术合作项目协议和框架协议。

开放的步子会越迈越大,开放的大门会越开越大。太原,正以全新姿态阔步新时代。

近期热点

记者:李静

责编:任蕾

版式:魏杰

检查:常崇辉

本微信平台所发布的文章,除标注【原创】外均属网络转载,不代表本微信平台观点,如有不妥请告知,我们会立即删除。

原标题:《从原材料基地到“对外开放新高地”——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太原对外开放巡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