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记忆丨马氏相声掌门人——马志明(上)

相声表演艺术家马三立与搭档王凤山演出旧照

提起“黄土马家”,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家族”,从这个家族里走出了“马大学问”“马善人”“马洗澡”“马大哈”乃至“中国的马雅可夫斯基”。站在这些相声人物背后的相声大师马三立先生,让这些人物形象牢牢地占据了几代天津人的笑点,让九河下梢的天津卫多了一个展示城市文化的标签。

作为目前国内公认的相声四大风格流派(张寿臣、马三立、常宝堃、侯宝林)之一的马氏相声有着极为鲜明的天津地域特点,这一地域特点不仅仅表现在某些天津方言的使用上,在人物设计、故事结构等方面,马氏相声也向听众传递着“这个故事发生在天津”的信息。马氏相声是天津相声的典型代表,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天津市井文化的折射。

摄影 赵梵汐

作为马氏相声最具代表性的传人,出身于相声世家的马志明在马三立老先生去世之后,扛起了马氏相声的大旗,让天津乃至全国的观众可以继续欣赏到积淀深厚、本色、自然的马氏相声。

渊 源

马家离北京真的有“两千多里地”,但这不是指相声中的大财主“马善人”家。一百多年前,甘肃永昌一户马姓的穷苦人家奔波“两千多里地”来到北京讨生活,此后,马志明的曾祖父马诚方在北京拜师学习评书艺术,并且在北京以说书为生,从那时起,这个原本世代务农的家族开始有了第一代曲艺艺人。

马诚方并没有让自己的儿子马德禄学习评书,而是拜相声艺人春长隆为师,学习相声。师承春长隆的马德禄迎娶了当时另外一位著名相声艺人——恩绪的女儿为妻,在“师学”与“家学”的双重助力下,马德禄很快就成为了享誉京津的名角。

新中国成立之前,曲艺属于“下九流”行业,即便是身为行业翘楚的马德禄,社会地位依旧不高。正是这个原因,马德禄并不希望自己的孩子继承衣钵,而是希望他们通过读书来改变命运。马志明的大伯马桂元读的是甲等商业学校,其父马三立读的是当时和南开中学齐名的汇文中学。

在那样的年代,一个相声演员的孩子可以入这样的学校读书,不说是绝无仅有,也算是凤毛麟角了。 也正是因为有着良好的文化基础,从马桂元、马三立兄弟开始,马氏相声逐渐展露出不同于其他相声流派的特点。

相声表演艺术家马三立先生

他们注重了解社会,深入生活,善于从社会现象与小人物身上挖掘戏剧冲突和笑点;对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征的刻画极为细腻;表演考究,讲究舞台呈现的真实,顺理成章,不矛盾。 不仅如此,马三立先生还开创了相声界的一个先河,那就是在“垫话”部分不完全按照本子上的死词说。

马三立的“垫话”可以结合当前的社会热点事件、人们的流行语言,乃至前面下场演员的表演,在做到自然衔接的同时,还能找出包袱。这看上去简单的一招一式,其实都是经过马老先生的精心设计,而这样的心血也没有白费, 拉家常式的“垫话”不仅成为了马氏相声最显著的特点,也对后辈相声演员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爷爷是“相声八德”中的代表人物,大伯与父亲开辟了独立的相声流派,马志明就出生在这样的相声世家。按照今天的话说,在相声行里,马志明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但是,身处在这样一个让同龄人艳羡不已的环境中,马志明小的时候却不怎么喜欢相声。

学 艺

马志明学艺入的并不是相声门,而是戏曲。因为出生在相声世家,从小接触的都是名家大师,相声对于年幼的马志明来说并没有什么高不可攀的神秘感。用他自己的话说: “相声场子推门就进,而且人都认识,这是我大爷,那是我叔,这是哥哥,听相声不花钱,来的容易,就不太重视。所以,我那时候觉得唱戏好,我喜欢京剧。”

尽管喜欢京剧,但是相声毕竟是近水楼台,“推门就进”的相声场子成为了幼年马志明每天放学后玩儿的地方。日积月累地听,虽说志不在此,但他还是“熏”会了不少相声段子,这其中还不乏《报菜名》《戏迷药方》这种大段的贯口活。但即便如此,那时候的马志明也没想过将来会以相声为职业。

马志明(左一)与弟弟马甄、马志良合影

小学毕业后,喜欢京剧的马志明和几个同学一起报考了天津戏校。 戏校的学艺生涯为马志明打下了很好的形体表演基础,也在无意中成就了他后来的几个代表作,如《论拳》《大保镖》《五味俱全》等。

爱好未必能够成为职业,在戏校的学习过程中,马志明逐渐体会到了这一点。由于嗓音条件的限制,他知道自己不具备成为主角的天赋,加之当时的政治环境,尽管他每天刻苦练功,但是演的角色在剧中连个名字都没有。

马志明演出照

一次,他和几个同学被借调到京剧团跑龙套,厉慧良先生知道他是马三立的儿子后,直接告诉他:“你干这个干什么啊?跟你爸爸学相声去。” 厉先生的这句话让马志明开始认真考虑,未来到底要从事什么工作。

他回忆道:“厉先生一说这个,我想也对。说相声就算不受重视,一上场我也是逗哏啊。”有了这个想法后,马志明终于回归到了相声这种艺术形式上来,他也成为了天津戏校历史上唯一一个进入曲艺团工作的毕业生。

马志明演出照

入 活

1963年,马志明从戏校转入天津市曲艺团工作。进团不到一个月,他就开始登台演出,尽管没有经过专业的相声训练,但是有幼年时“熏”出来的底子,他的表演也算是中规中矩。

或许是应了那句“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的老话,1970年,马三立全家被下放到南郊区(今津南区)北闸口镇。从1965年到1980年,整整15年,马志明再也没有登过台。

马志明和家人在一起

下放北闸口对于当时年仅25岁的马志明来说,是遭受过的最严重的打击。但祸兮,福之所倚,让他没有想到是,也正是因为这次下放,他的相声表演才开始真正“入活”。

马三立老先生是一位醉心于艺术的人。 “我爸爸一辈子不拿钱当回事,但上不了台他难受,他的享受就是演出。” 马志明说。刚下放的时候,由于离开了心爱的舞台,马老先生的情绪很是低沉。马志明为了让父亲排解忧郁,就故意用话引他,把马老先生对相声的兴趣都调动了起来。

马志明同父亲马三立先生一起研究相声表演

“他给我分析他的表演,怎么设计的一些小节骨眼,给我讲《西江月》《十点钟开始》《开粥厂》《十八愁》这些最得意的节目是怎么编的,这些东西让我获益匪浅。 所以,在北闸口的七年,我等于上了一对一的‘相声大专’,坏事变好事了。” 马志明回忆说。

这个“相声大专”让马志明真正地接触到了马氏相声的精髓,也让他有了比同龄相声演员更为深厚的底蕴积累。下放的生活虽然清苦,但并不繁忙,马志明就利用业余时间对一些传统相声进行了改编。

比如传统相声《地理图》创作的年代,中国的行政区划还是“府”,马志明就将“府”改成了“市”,对于一些不用的地名也进行了调整。在修改之余,马志明也把这些新词背得滚瓜烂熟。 虽然那个时候他也不清楚这些“活”今后是否能派上用场,但他身体里的“相声基因”还是替他做出了正确的决定。

消息来源|天津非遗中心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欢迎关注微博@天津旅游

投稿&合作邮箱:TJtour12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