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前夕,澳籍华人、著名画家姚迪雄向浙江省侨联捐赠一幅国画作品《志在千里》。省侨联党组书记、主席连小敏,党组成员、秘书长周松一出席捐赠仪式。
今年70岁的姚迪雄
将这幅骏马图《志在千里》
代表海外爱国华人华侨捐赠给省侨联
为祖国和家乡献礼!
作为省侨联的老朋友,姚迪雄先生曾先后向省侨联捐赠国画作品《八骏争辉》和《一跃万里》。
文明中华·万马奔腾耀神州
2014—2015年,由省侨联主办、省侨界文协承办的“文明中华·万马奔腾耀神州”系列书画展在省内杭州、嘉兴、湖州等多地巡展,丰富了侨界群众的精神生活。
他的作品,使西方人感受到中国画艺术的独特魅力
1949年,姚迪雄生于新疆乌鲁木齐,其父亲来自鱼米之乡浙江湖州,母亲是俄罗斯人,深厚的文化底蕴造就了他丰富的艺术基因。
姚迪雄成长在中国天马的产地伊犁,每天早晨将他从睡梦中唤醒的是草原上的骏马嘶鸣。他五六岁便被大人抱上马背,十二岁就会策马奔驰。一望无际的草原上,万马奔腾的壮观场面,从那时起就深深地烙在了他幼小的心灵上。
在新疆著名画家潘丁丁的启蒙下,姚迪雄走上了绘画之路。之后他在草原上牧马多年,积累素描万余幅,为绘画打下了良好基础。
他对画马的体会是:当一个画家对马的肌肉、骨骼有所了解后,想把马的气质表现出来,只是看到万马奔腾、震撼人心的场面是不够的。你一定要会骑,你必须到马背上去体会马的肌肉、骨骼是怎样在皮下伸展、收缩、运行;在马的呼呼喘气声中,去体会它的那种向上、拼博、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否则,你虽然也可以画马,但不可能真正表现出它内在的精神和外在的完美形象。
中国人对马情有独钟,历史上不少文人墨客留下了关于它的诗文画作。马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中华民族最深层的价值取向、审美情趣、文化需求。美丽的伊犁大草原,不仅哺育了高大健壮的伊犁马,也哺育了马背上的画家。姚迪雄“以马为伍,拜马为师,胸有活马”,不断学习、探索,在他的艺术生涯中,马画成为其艺术创作的终身题材。
1979年,姚迪雄移居澳大利亚。在异国他乡,他继续追寻马的足迹,以中国画的技法结合澳洲画的特点,开始了新的创作。他的作品,使西方人感受到了中国画艺术的独特魅力,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姚迪雄对马有了新的理解。“马文化是不同文化之间沟通的桥梁。”正是以马文化为土壤,世界各地孕育出了不同的文化果实,马是世界共通的语言。
文明中华·万马奔腾耀神州
作为中国画艺术走向世界的使者,姚迪雄以马会友,与世界各地的艺术爱好者们切磋对话,积极促进文化交流与合作。法国、澳大利亚、中国……他的画在世界各地展出,也将自己对马、对中华文化的理解,传播到了全世界。这个在马背上成长起来的画家,用他的作品向世人展现他的信仰和追求。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世界汗血马大会暨中国马文化节上指出:“建设国家需要万马奔腾的气势,推动发展需要快马加鞭的劲头,开拓创新需要一马当先的勇气。”。开幕前,姚迪雄作为唯一的画家受到习近平主席和土库曼斯坦总统别尔德穆哈梅多夫的接见。
作为海外华人,70岁的姚迪雄目睹了中国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他始终不忘养育他的祖国,旅居澳大利亚40年,他以艺术家的身份游走四方,但在他看来,故乡是自己心中割舍不断的情感联结。而马,就成为了故乡的代表性符号。在他笔下,马,是自由不羁、腾空而起、一往无前。《马上雄风》《草上飞》《腾空一跃》《雄蹄追风》《气势如虹》《自强不息》《立而生风》……他的作品,以马为主诉,鼓励人心、激励奋进。
“我们的国家正在大踏步前行、跳跃式奋进、腾飞式发展。这和马的精神是契合的。马,就是拼搏、向上、奔腾、飞驰。”这位与共和国同岁的华人画家,毫不掩饰自己对祖国的爱、对马的爱。
阅读延伸
姚迪雄,现为澳华土著艺术研究会主席,俄罗斯科学艺术院荣誉院士,中国海外交流协会理事,中国马业协会高级顾问,英国剑桥国际名人传记中心终身艺术顾问,吉尔吉斯国家艺术博物馆艺术顾问,中国新疆兵团美协名誉主席。香港回归、澳门回归、北京奥运会特邀嘉宾,新中国成立50周年、55周年、60周年庆典特邀嘉宾。获美国世界名人传记协会颁发终身成就奖、对艺术杰出贡献金钥匙奖。代表作有63米长《2000袋鼠图》、120米长《人与自然——澳洲魂》,马画是其终身题材。
编辑|赵哲位
供稿|茅璐婷 审核|加慧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