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涨知识】大熊猫习性介绍

牢记总书记嘱托

对贫困人口中有劳动能力、有耕地或其他资源,但缺资金、缺产业、缺技能的,要立足当地资源,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宜商则商、宜游则游,通过扶持发展特色产业,实现就地脱贫。对这类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要把脱贫攻坚重点放在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上,着重加强农田水利、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和技术培训、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建设,特别是要解决好入村入户等“最后一公里”问题。

——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大熊猫(学名: Ailuropoda melanoleuca,英文名称: Giant panda),属于食肉目、大熊猫科,体色为黑白两色。

大熊猫已在地球上生存了至少800万年,被誉为“活化石”和“中国国宝”,世界自然基金会的形象大使,是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旗舰物种。 大熊猫是中国特有物种,主要栖息地是中国四川、陕西和甘肃的山区。

栖息环境

大熊猫生活在海拔2600~3500米的茂密竹林里,那里常年空气稀薄,云雾缭绕,气温低于20℃。 一些其他的因素也会影响野外大熊猫的分布和密度: 竹子、地形、水源的分布,是否有藏身处和哺育幼仔的巢穴以及山势等。 人为的干扰是现今影响大熊猫分布的主要因素。

大熊猫具有不惧寒湿,从不冬眠的性格。 哪怕气温在-4~14℃它们仍然穿行于被白雪压得很厚的竹丛中。 它们也不怕潮湿,总爱在湿度80%以上的阴湿天地里生活。

生活习性 行为特点

大熊猫每天除去一半进食的时间,剩下的一半时间多数便是在睡梦中度过。 在野外,大熊猫在每两次进食的中间睡2~4个小时,平躺、侧躺、俯卧,伸展或蜷成一团都是它们喜好的睡觉方式。

大熊猫善于爬树,也爱嬉戏。 爬树的行为一般是临近求婚期,或逃避危险,或彼此相遇时弱者借以回避强者的一种方式。

通常情况下,大熊猫性情总是十分温顺,很少主动地攻击其他动物或人,在野外偶然相遇时,总是采用回避的方式。

在野外,大熊猫通常在发情季节发生冲突,特别是当三到四只雄性追求一只发情的雌性时。 有时候,雌性和雄性也会发生争斗。

气味标记

大熊猫大多数的交流都是通过留在栖息地的气味标记来实现的。 大熊猫有好几种做标记的方式。 它们经常用尿液,或尿液和肛周腺分泌物的混合来做标记。 通常涂在树桩,墙上,地上以及它们经常经过的地方。 发情季节会通过气味标记找到彼此。 在非发情季节的时候,一闻到陌生熊猫的气味它们就会走开。 一旦见面以后,就转为声音交流。 大熊猫依靠它们丰富的“语言”来表达情绪。

食性食物

大熊猫的食性是其最为奇特和有趣的习性之一,几乎完全以竹子为生。 虽然随着食性的转变,一些消化器官也起了相应的变化,特别是臼齿非常发达,是食肉目动物中最强大的,构造较为复杂,接近于杂食性兽类,裂齿的分化不明显,犬齿和前臼齿发达,没有齿槽间隙。 上门齿呈弧形排列,下门齿呈一横列,第二对下门齿位置常靠后,似乎形成双列,这种现象在老龄个体的头骨上较为明显。 犬齿的齿根粗大,而齿冠显得较短,齿尖不算锋利。 第一对前臼齿极小,常见有一侧或双侧缺失的现象,第二对上前臼齿的前缘偏向内,后缘则偏向外,呈半斜位,第三、第四对上前臼齿的齿冠呈棱形,外侧有3个,内侧有2个齿突。 臼齿被称为丘突型齿,咀嚼面特宽大,大致呈长方形,具大小不同的结节形齿尖,上臼齿有4个较大的齿尖,最后一枚上臼齿特大,向后延伸于颧骨的后部,冠面具有复杂的小棱形齿突,最后一枚下臼齿小,齿尖并不明显,位于下颔支前缘的内侧。 一般食肉目动物的最后一枚上臼齿均位于冠状突基部的前缘处,而大熊猫臼齿的后移即可限制上、下臼齿的左右摆动,又可以增强咀嚼效果,但碾磨作用受到限制。 臼齿的磨损上下不同,下臼齿的磨损始自外侧,而上臼齿则始于内侧,原因是左右上臼齿列之间的距离大于下颔臼齿列的间距。

它的前掌上的5个带爪的趾是并生的,此外还有一个第六指,即从腕骨上长出一个强大的籽骨,起着“大拇指”的作用,这个“大拇指”可以与其他5指配合,就能很好地握住竹子,抓东西、爬树等。 但它还保留着食肉动物的消化道结构,没有食草动物所具有的复杂的胃和巨大的盲肠,肠胃中也没有用于把植物中的纤维素发酵成能吸收的营养物质的共生细菌或纤毛虫。 为了获得所需的营养,唯一的办法就是快吃快拉。 一只体重100公斤的成年大熊猫,在春天每天要花12~16小时,吃掉10~18千克的竹叶和竹秆,或者30~38千克的新鲜竹笋,同时排出10 多千克粪便,才能维持新陈代谢的平衡。

大熊猫的食物营养低劣,不能有过多的能量贮存。 为了保存能量,必须控制能量消耗过大的活动。 因此,它喜欢在平缓的地方行走,避免爬坡。 平时也只在一个小范围里活动,利用气味、声音等传递信息,相互之间并不直接接触。 大熊猫除吃竹子外,也吃一些杂草等其他植物,但吃进的量极少。 大熊猫99%的食物都是竹子,野生大熊猫还偶食一些动物尸体或其它植物。

不同山系的大熊猫主食竹类不同。 大熊猫的食谱随山系和季节而有变化,在不同的季节采食不同种类的竹子或同种竹子的不同部位。 春夏季最爱吃不同种类的竹笋,秋季多以竹叶为主食,冬季以竹秆为主食。

野外大熊猫常见的食用竹种类包括: 冷箭竹、八月竹、实竹子、筇竹、大叶筇竹、箬竹、少花箭竹、短锥玉山竹、北背玉山竹、峨热竹、巴山木竹、糙花箭竹、缺苞箭竹、华桔竹等 。 圈养大熊猫常用的食用竹种类有巴山木竹、刺竹、白夹竹、箬叶竹、淡竹、苦竹、阔叶箬竹、毛竹又名孟宗竹、冷箭竹、拐棍竹、矢竹、三月竹笋、方竹笋等。

圈养大熊猫除了主要采食竹类外,还可获得少量的精饲料、水果以及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添加剂。 这主要是因为圈养条件下大熊猫不能完全自由采食,存在营养摄入不足或不均衡。 因此,人工进行添加和补充。 精饲料主要原料包括玉米、大豆、大米、小麦等。 这些原料清洗后,按照一定配比,经过特殊工艺加工制作成为大熊猫的食物。 大熊猫的所有食物都有严格的选择标准,在使用前都需要经过安全及营养检测。 只有符合要求的食物才能被最终提供给大熊猫。

繁殖方式

野生熊猫栖息于密林之中,它们生长到一定阶段要进行婚配和生育,即发情、求偶、交配、妊娠和育幼。 大熊猫平时孤居,到了繁殖季节,雌雄互相吸引,在稠密的竹林里,开始进行各种求偶活动。 大熊猫是属于多雄争配制。 它们一生中产仔数量少,且幼仔不易成活。 由于大熊猫生殖能力和育幼行为两方面的高度特化,使大熊猫的种群增长十分缓慢。

圈养条件下雌性大熊猫4岁左右,雄性大熊猫5岁左右进入性成熟,野外大熊猫性成熟稍晚。 大熊猫除发情配种季节外,其他时候一般是单独生活,各有其活动的区域。

雌性大熊猫每年发情一次,每次只有短暂的2~3天,发情时期通常在在每年的3~5月。 成年雌雄大熊猫相互间主要通过气味嗅觉(通过留下气味标记和嗅闻标记)的通讯方式逐渐聚集在一个地方并相互了解、相互吸引,到发情高潮时相互间通过连续不断的咩叫和鸟叫声以及待配姿势等听觉、视觉通讯方式表达爱意并达成配对交配。 在大熊猫交配场地有时有多达2~5只雄性大熊猫通过打斗竞争并先后都与同一雌性大熊猫成功交配的情况,也有仅一只雄性与一只雌性大熊猫交配的情况。 交配多在地上,也有在树上进行。 在交配现场也有亚成年以及交配能力弱的大熊猫在旁观摩学习。 雄性大熊猫的发情行为随雌性大熊猫的发情行为发生而发生。 交配完成后雌雄大熊猫再次分开单独生活,妊娠、分娩和育幼等工作由雌性大熊猫独自完成。

产仔大熊猫戒备心很重,不允许任何动物(包括人)接近。 大熊猫妊娠期为83~200天,幼子通常在8月左右出生,出生的巢穴通常是一个隐蔽的树洞,或天然的岩洞,里面有铺垫的树枝和干草。

大熊猫新生儿在出生时发育相当不成熟,体重仅仅是它母亲体重的0.1%,初生幼仔体重很轻,初生重平均为145克左右,约为成年大熊猫体重的千分之一,最轻的为51克,最重的为225克。 照顾幼仔对于雌性大熊猫来说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通常历时18个月,有时甚至长达两年。

刚出生的大熊猫皮肤是粉红色的,带有稀疏的白毛。 在它刚出生的几周里,大熊猫母亲会一直将孩子抱在怀里,移动的时候就把它衔在嘴里。 如果看到大熊猫妈妈舔它的孩子,很可能那是在帮助孩子排便。 大熊猫育幼期间,幼仔的叫声是母仔间联系非常重要的通讯工具,幼仔想吃奶、想排便、受冷或过热或其他原因的不适,幼仔都通过不同叫声提醒母兽满足其不同需要。 在1~2周后,长黑毛的地方开始变深。 在一个月内,它们慢慢长出黑色的耳朵、眼眶、腿和肩带,变的更像妈妈了。 当幼仔6~8周大时,它们可以睁眼了,并开始长牙; 三个月后就可以慢慢的爬动了。

在野外,如果出生的是双胞胎(圈养下,大熊猫产双胞胎比例近50%),大熊猫妈妈通常会忽视或拒绝较弱的一个,这能保证至少一只成活。 在圈养情况下,技术人员采用换崽技术,几乎所有的大熊猫幼仔都能成活。

大熊猫成长史:

1.5岁之前是大熊猫的幼年期,这个时期,大熊猫幼仔在母亲的精心呵护下成长。

1.5岁到性成熟是大熊猫的亚成年期,这个时期的大熊猫在独立生活和寻找建立家域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生存本领。

雌性大熊猫大约在6.5岁、雄性大约在7.5岁步入成年期,它们开始求偶、交配、繁育后代。 发情期一般3月下旬开始,一直延至5月中旬,个别也有在1-9月。 发情期一般持续12-25天,但高潮期每年仅2-5天。

大熊猫孕期一般是在当年4月下旬至8月下旬或9月初,共130-145天。 多产1仔,也有产2仔的。

通过对野外收集到的大熊猫头骨标本的牙齿做切片鉴定,其年龄最大的为26岁,死亡高峰期出现在12-14岁,此年龄可视为野外大熊猫的一般寿命。 在饲养条件下,由于营养状态比较好,对大熊猫的疾病可以预防和治疗等原因,其寿命比在野外长,目前最大年龄为38岁。

来源:陕西省林业局

综合编辑:风采卓资

供稿邮箱:zzxhlwxxbg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