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Sylvia
◎来源:南方传媒书院
导读:1、广电出手管理注水剧
2、中国影视剧市场“注水剧”泛滥成灾
3、国产影视剧为何会变成“注水剧”?
4、我国经典电视剧大盘点
5、中国影视剧产业该何去何从?
前段时间大火的国产电视剧《长安十二时辰》在播出之后便引发了网友们的广泛关注,这部制作精良、造型考究的良心之作在年轻人群体中大受欢迎,而且好评如潮。
不过,这部堪称优秀的电视剧却因剧集过多,剧情拖沓等毛病被观众们大为吐槽。
对于这个问题,剧组的相关人员曾经做出回应,由于该剧拍摄的成本过于高昂,而制作方出售给电视台或者影视平台的电视剧是按照剧集数来收费的,所以不得不增加电视剧的集数,以获取较可观的利润。另外,电视剧的剧集数变多,广告植入也会变多,而广告费就会随之增高。
电视剧的剧集增多,剧情就会变得拖沓,这不仅严重降低了电视剧的质量,也对观众的收看感受产生了不好的影响。
1
广电出手管理“注水剧”
针对国产剧注水严重这一问题,据财新网报道,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正在研究相关应对措施并向行业征求意见。广电总局拟对电视剧集数的上限做出规定,上限为40集。这一规定目前仍然在征求意见中,还未正式公布。
此消息一出,便引起了网友们的热烈讨论,有的网友表示支持,认为现在动辄七八十集的口水剧实在考验观众的忍耐力,看到一半就不想再看下去了,但有的网友认为“一刀切”的做法太过简单粗暴,像之前大火的《甄嬛传》、《琅琊榜》等优秀电视剧,如果减少剧集,有可能导致剧情不完整,严重影响电视剧的质量,还有的网友认为应该辩证的看待这个问题,建议将电视剧分成不同的种类,宏大的题材例如史诗大剧应该一点点铺开,40集肯定不够,剧集长点才能把故事讲得从容,但如果是狗血剧,4集都嫌多。
电视剧越来越长正成为当下荧屏的普遍现象。《轩辕剑之汉之云》58集、《楚乔传》67集,《后宫如懿传》的集数是90集……
尽管该项规定还在意见征求阶段,但是我们从中还是能够读出一个重要的信息:国产注水剧的日子要到头了!
2
中国影视剧市场“注水剧”泛滥成灾
“注水剧”近年来在国剧中是一种普遍现象。造成这一问题的根源在于,“集”不仅是电视剧创作上的时间节点,更是核算成本、买卖交换的基本单位:一部成本已定的电视剧,最终能够剪辑出的集数越多,成本越被摊薄,出品方的收益自然越高。
根据央视数据,明星片酬在近30年内涨幅超过5000倍,单部剧片酬最高的超过一亿元,这大幅抬高了一部电视剧的制作成本,因此片方常常选择把集数剪得多一些,以此来减轻经济上的压力。举例来说,假如片方以5000万元一部戏的打包价请到某明星出演,在杀青时与电视台签订了400万元一集的协议,那么最终剪辑上多出七八集,就能够直接增加约3000万元的收入,将明星片酬所增加的成本轻松化解。
在暑期热播的一些电视剧中,杨紫李现主演的《亲爱的热爱的》、黄磊主演的《小欢喜》、刘昊然主演的《九州缥缈录》以及王一博肖战主演的《陈情令》等等,都被许多人吐槽剧情拖拉,前期剧情还算紧凑,但越往后越拖拉,以至于有的人直接弃剧。
影视剧“注水”的方式层出不穷。从最简单粗暴的增加无用对话、无用场景,重复闪回回忆片段,到通过增加配角人物戏份、过度渲染支线剧情,从剧本源头上进行注水,再到插入频繁的口播广告,利用剪辑强行拉长时长,影视剧注水已经渗透到了剪辑编排、内容创作、收益回报的各个层面。
2017年热播的《欢乐颂2》,制作方为了打发多达51个品牌商,用音乐、人物的回忆、吵架等不必要的情节来拼凑集数,整部剧被生生的扩展成55集;孙俪主演的《那年花开月正圆》在开拍以及前期的新闻发布中都显示剧集为50集,但最终播出时却是74集;《克拉恋人》开启了都市剧大幅注水的先河,人们发现即使是什么都没表达的都市言情剧也能播68集;《楚乔传》总共有67集,但后期剧情极度混乱无序,甚至有些情节都无法正常衔接。
《武媚娘传奇》有96集,《芈月传》有81集,《如懿传》有87集,《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有58集,《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有78集,《延禧攻略》有70集……
其实在以前,国产电视剧不是这样的,《士兵突击》、《潜伏》、《亮剑》、《裸婚时代》等优秀的电视剧都是30集,再往前,经典的87版《红楼梦》只有36集,全面记录展示一个家族、产业沉浮的《大宅门》有40集,引领高端历史剧一时风潮的《雍正王朝》有44集,而承载几代人回忆的83版《西游记》只有25集,跨越三十年写尽民族产业兴衰的《大染坊》不过24集,而刷新了无数人爱情和婚姻观、一举奠定王志文、江珊地位的《过把瘾》只有8集!
撇开电视剧被注水,剧集拉长这个话题,影视行业也存在着诸多乱象。高流量明星、小鲜肉拿着巨额的片酬,但演技却一言难尽,面瘫的表演、不敬业的抠图、无原则的使用绿幕。电视剧的质量令人堪忧,剧情狗血,幼稚,例如抗日神剧中手榴弹炸飞机、手撕鬼子等剧情的出现,实在是侮辱了观众的智商。跟风作品成堆,缺乏新意,没有实现突破,如悬疑题材火了,那么各种悬疑剧便会层出不穷。
3
国产影视剧为何会变成“注水剧”?
“注水剧”,是指在拍摄制作过程中,将原有剧本的“干货”故意拉长、稀释的作品。稀释后的电视剧剧情变得拖沓、冗长,作品的质量降低。但是许多制片方仍然会把剧集注水抻长,因为这样可以稀释掉拍摄影视剧时产生的巨大成本,从而获得更高的利润。
建一个电视剧项目,服装、制景以及其他各环节工作人员的费用大多都是按工作时间走打包价,所以增加一些强度大的工作给他们问题并不大,而衣服和布景这些先期东西,用在20集里和用在30集里是完全一样的,但平摊到每一集里意义则完全不同,按20集规模花出去的钱,现场每天多拍摄一点,给配角多加几场戏,到后期制作剪辑成30集甚至40集的完成片来卖,对成本的稀释效果会更显著。
所以,国产影视剧变成“注水剧”的最主要原因离不开钱。
事实上,影视剧市场的乱象早就引起了广电总局的注意。在之前,广电总局早已频繁释放信号,要整改影视行业乱象。制片单位敏锐地捕捉到风向变化并做出了应对。据广电总局备案公示,2019年6月,全国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公示的剧目共58部、2002集,平均每部34.5集,而去年同期平均每部39.7集,平均每部减少了整整5集。7月3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局长、党组书记聂辰席在讲话中再度严厉重申,“针对注水剧、宫斗剧、翻拍剧、演员高片酬等问题,深入挖掘瓶颈症结,始终保持高压。”
4
我国经典电视剧大盘点
与现在众多粗制滥造的电视剧不同的是,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的电视剧大多都堪称经典,可谓是良心制作。《还珠格格》、《新白娘子传奇》、《神雕侠侣》、《我爱我家》、86版《西游记》、《红楼梦》、《亮剑》……这些经典的国产电视剧曾经是陪伴一代人成长的记忆。
在20世纪80年代这一时期,中国的电视剧正处于转型过渡的阶段,同时也是诞生经典作品最多的年代。这一时期,国剧产业创造了许多至今仍为观众津津乐道的经典作品。其中,首屈一指的就是1987年中央电视台和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根据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摄制的古装连续剧,播出后得到大众好评,被誉为“中国电视史上的绝妙篇章”。
在那时,拍摄一部电视剧要花费很长的时间,动用许多资源。就拿87版的《红楼梦》来说,这是一部耗时3年才制作完成的电视剧,拍摄这部电视剧时,剧组前后投资了680万元,走遍全国10个省份,41个地区,219个景点。剧组在刚刚成立的时候只有3个人,导演王扶林历经一年时间在全国范围内征集了153名演员,并且经过层层选拔,才确立了最终的角色扮演者。
在拍摄前期,《红楼梦》剧组在北京圆明园举办了两期培训班,请来了各路大师,一起研究原著、分析角色,帮助演员提升艺术修养,给演员进行培训等。当时给演员进行培训的人不少都是国宝级的大师。这里面有历史学家、民俗专家、红学家、戏曲理论家,建筑学家,文学大咖。其中有写下《红楼梦探源》的吴世昌,也有写下《日出》、《雷雨》等作品的著名剧作家曹禺,有一代书画大家启功老人,更有编著《中国古代服饰研究》的作家沈从文,至于周汝昌和吴祖光这两位红学家则更是标配。这样一个团队简直就是中国电视剧史上的最强顾问团。
为了拍好这部剧,央视还专门成立了专家委员会进行探讨,前29集基本忠实于曹雪芹原著,后7集不用高鹗续作,而是根据前八十回的伏笔,结合多年红学研究成果,重新构建结局。
87版的《红楼梦》无论从幕后团队、角色挑选,还是造型、服饰、音乐、影响力,都称得上是一座高峰。
反观现代电视剧的制作过程,无论是幕后团队在拍摄影视剧的用心程度,还是演员的自身艺术修养和演技水平,对比87版的《红楼梦》来说,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
从前的影视行业是为了艺术,现在的影视行业则是为了利益。
5
中国影视剧产业该何去何从?
目前,中国电视剧每年制作规模在400部左右,稳居世界第一,但是电视剧的精品数量却和巨大的产出量不成正比。
中国影视剧行业的现状令人堪忧:行业尚存在浮躁的、急功近利的心态,文艺工作者缺乏静下心来创作优秀文艺作品的意识,优秀编剧人才的匮乏,演员的演技水平还有待改进、影视作品以收视率论成败、电视剧剧情狗血化、逻辑弱智化、内容空心化、格调媚俗化……
想要解决中国影视剧产业的弊端,并让它朝着良好的趋势发展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中国的影视产业从业人员应该要充分了解电视剧艺术的重要性并担负起创作优秀文艺作品的责任。艺术源于生活,文艺工作者应该深入到群众中去,了解他们最为真实的生活,而不是闭门造车主观臆想下的悬浮于空中的现实,更不是无关痛痒的鸡毛蒜皮,要在把握时代脉搏的同时,拥有前瞻性的视野,创作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
中国影视剧行业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希望在不远的将来,中国会涌现出一大批有责任、有意识、有担当的文艺工作者,为我国的文化事业注入源源不断的力量,让我国的文化产业朝着光明的前景不断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