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徐汇区的沉香香品制作技艺、乔家栅糕点制作技艺、古书画装裱技艺、上海说唱和匾额习俗等5个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将申请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截至今年8月,徐汇区共有非遗名录项目33个,包括国家级4项、市级20项。非遗传承人70位,其中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2位、上海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9位。据悉,今年暑期,徐汇区文化和旅游局还将走进社区,对市民推广非遗文化,让非遗进一步回归现代生活。
下面咱们来了解一下,徐汇这5个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吧!
沉香香品制作技艺
制香文化在中国历史悠久,从上古时期周代就已存在。其艺术与医药价值较大,出门在外,宴会庆典,皆有香怡情助兴,成为一种流行文化。2015年,“沉香香品制作技艺”被上海市人民政府列入第五批上海市级非遗名录。
乔家栅糕点制作技艺
传统蒸煮类糕点在上海各糕团店都有生产,而以乔家栅食府所产最为盛名,也成为上海人馈赠亲友的礼品和接待客人的美点。2015年,“乔家栅手工糕点制作技艺”被上海市人民政府列入第五批上海市级非遗名录。
乔家栅松糕
古书画装裱技艺
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中国书画装裱艺术,总的分为苏、沪、扬、京四大流派。有着上海装裱风格的沪派即海派装裱介于苏、扬之间,它吸收了两派的优点并加以发展,从而形成了自己的特色,被称为历史上的后起之秀。正是由于有了海派装裱艺术,才能使历代传世或出土的珍贵书画恢复青春,得以保存。2015年,“古书画装裱技艺”被上海市人民政府列入第五批上海市级非遗名录。
余华《山水》左为修复前,右为修复后
上海说唱
上海说唱,发端于清末民初“说朝报”“唱小曲”表演,1956年由相声大师侯宝林建议命名,1964年正式启用“上海说唱”之名,发展成为今天采用上海方言说唱相间表演,融说、唱、学、做、噱为一体,可一人单口、二人对口,三人以上群口表演,并可有小乐队伴奏演出的“说书”形式,是上海地区为数不多的地方性曲种之一,也是上海都市曲艺的重要代表。
上海说唱
匾额习俗
匾额,简称为扁、匾或额,凡是宫室、殿堂、亭榭、书斋、商铺等以大字题于门额上,均可称匾额。 经过长期的流传使用,匾额形成了一定的惯制和表现形式,成为了一种帝王将相与黎民百姓共享、汉民族与少数民族共有、大陆与台湾地区共存的、极富中华民族特色的习俗。 2007年,“匾额习俗”被上海市人民政府列入第一批上海市级非遗名录。
来源:区文旅局、青年报、上观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