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据俄罗斯媒体报道,俄罗斯海军从多艘军舰上发射多枚导弹,对目标进行“饱和攻击”,摧毁了预设靶舰。一时间,关于导弹“饱和攻击”的话题再次引起了一些媒体和军事专家的解读。那么,导弹“饱和攻击”有什么特点?这种攻击方式未来又会怎样发展呢?
多枚攻击 应接不暇
由于各种海基和陆基防空反导系统越来越先进,传统单枚导弹打击单一目标的攻击战术遭受到很大削弱,因此,世界各国军队纷纷发展和兴起强调在短时间内利用火力密度的新兴武器平台和指挥系统,发射大量导弹对敌方目标实施攻击,从而达到消灭目标的目的,即“饱和攻击”战术。
“饱和攻击”战术概念由苏联现代海军之父戈尔什科夫海军元帅在美苏冷战时期提出,研究使用大量反舰导弹攻击美国海军航母战斗群时制订的一种战术。
印度布拉莫斯超声速反舰导弹进行“饱和攻击”示意图
这种战术可以利用水面舰艇、潜艇和作战飞机等携载反舰导弹,采用大密度、连续攻击的突防方式,同时在短时间内,从不同方向、不同层次向同一目标或集群目标,发射数倍于敌方防御能力的导弹和其他制导投放武器,使敌方的防空反导系统在短时间段内无法应对,以达到提高导弹或精确制导炸弹等武器突防概率的目的。正所谓“天网恢恢”终将有一漏。
百密也有一疏
“饱和攻击”是利用数量的优势形成绝对的火力密度,用绝对的优势火力打击敌方目标,让敌方的导弹防御系统难以支撑。
分析“饱和攻击”的战术应用特点可知,陆地目标面临的主要威胁来源于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海上航母战斗群面临的主要威胁是反舰导弹。
应对导弹威胁的关键是远距离发现。由于弹道导弹飞行高度较高,依靠地基雷达和天基预警系统可以提前发现,以做好拦截准备,而反舰导弹的飞行高度低,舰载雷达受地球曲率限制,一般只能探测到50公里外的目标,也就是说,只有当来袭导弹到达50公里处时才能发现。
这个距离对于亚声速导弹而言3分钟即可到达,对于飞行速度达到3倍声速的超声速反舰导弹而言,则只需要30秒。在这期间用防空导弹实施拦截只有1~2次交战机会,不成功便成仁,这是传统军舰防空体系面对“饱和攻击”时感到难以招架的原因。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针对反舰导弹“饱和攻击”战术特点,很多军事大国提出了利用防空导弹实施“抗饱和攻击”的防御措施。
目前,美国导弹防御系统的先进性和反导理论的前瞻性走在世界前列,其导弹防御体系日趋完备。针对“抗饱和攻击”问题,作战空域从末段低层、末段高层、中段大气层外反导发展到尽早拦截、全程拦截,防御手段会由动能直接碰撞式杀伤到高功率激光杀伤等多种方式。
拦截目标也由传统弹道导弹到临近空间高超声速武器,试验类型从单一靶弹发射点,单一拦截点转向多靶弹发射场、多拦截点,逐渐形成以亚洲、欧洲和中东地区为重点区域,以本土防御为后盾的天、空、海、陆全球一体化和多层次的体系化、信息化及智能化的反导防御系统。
因此,“饱和攻击”战术并未达到“登峰造极”的程度,想要继续发展,仍有很多亟待解决与优化的问题。
从量到质与量并举
面对导弹防御系统的快速发展,基于“饱和攻击”的作战理念,近年来包括美国、俄罗斯等在内的一些军事大国又提出了协同作战模式。
这种模式是将卫星、战术链等传输的数据信息进行融合处理,进而感知目标,实现“领弹”与“从弹”的协同攻击,及无人机和巡航导弹的自主协同作战,在飞行过程中通过双向卫星数据链改变作战路线,攻击新目标。
据美媒报道,美军准备为在研的主宰者导弹和洛卡斯巡飞弹装配传感器和简易程序,通过成批次、大规模巡飞弹协同来完成对敌方目标的攻击。
虽然单个传感器不具备较强的探测能力,但若群体最前端的巡飞弹实现近距离探测目标,便可立即将探测到的信息数据传递给身后的巡飞弹,实现对敌方目标群组攻击。同时,这些巡飞弹还可以利用探测网络构成简单的战场态势感知系统,实现对敌方目标的自主探测,提高弹药整体的作战效能。
目前,俄罗斯现役的花岗岩超声速反舰导弹也采用了“领弹”与“从弹”协同攻击的模式。
另外,无人机和巡航导弹自主协同作战,也能使两种武器优势互补,最大限度地发挥体系作战效能。无人机具有造价低廉和可大量部署等优势,以及自杀式攻击的作战方式,使敌方海上力量防不胜防。而巡航导弹具有的高机动性、高毁伤性和精确打击特性,可有效弥补无人机的不足。
有军事专家表示,未来海上作战,面对敌方全方位、多层次的防御体系,要实现对敌方关键目标的精确打击,利用无人机与巡航导弹集群自主协同作战,可充分发挥无人机自主灵活和巡航导弹生存能力强等特点,实现武器平台的优势互补,极大提高巡航导弹“饱和攻击”的作战效能。
总之,从以量取胜的“饱和攻击”作战理念,发展到协同作战模式,再到后续的智能协同,其发展实质已从量到质与量并举。未来的战争不可能再是粗制滥造的量较量,也绝不只是追求高大上的质较量,而要追求低成本、高效率的作战策略。
文/胡鹏举 吕雅
编辑/唐明军 张晓帆 郝晨曦(实习生)
监制/许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