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和档案故事征集展播|《记录荒漠变绿洲 见证辉煌七十年》

近日,为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省委网信办在全省组织开展了河北省文物和档案故事网上征集活动,旨在以短视频等多媒体形式讲述一件文物或一个档案背后的故事,从而生动展现70年来新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承德发布”微信公众号将选取承德市各县市区制作的优秀作品进行展播。今天推出的是围场县的《记录荒漠变绿洲 见证辉煌七十年》。

塞罕坝展览馆收藏了一组年代久远的照片档案,它们记录了塞罕坝生态环境的沧桑巨变,也见证了祖国70年来的飞速成长。

历史上对木兰围场进行了三次大规模开围伐木、垦荒和日寇对森林资源疯狂掠夺使得昔日的美丽高岭变成了风沙漫天、草木凋敝的茫茫荒原。

为保持水土,改变京津地带风沙危害,1962年2月14日,林业部决定将原属承德专署的塞罕坝机械林场和原属围场县的阴河林场、大唤起林场合并成为一个林场,正式命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部承德塞罕坝机械林场”。

来自全国18个省、市的127名农林专业的大中专毕业生,听从党的召唤,响应国家号召,满怀青春激情,奔赴塞罕坝,与原有三个林场的242名干部职工,组成了369人的创业队伍,拉开了塞罕坝林场建设的大幕。

创业者们缺食少房,边生产,边建设,无处栖身就搭窝棚,拉帐篷,挖地窨子,住仓库、车库、马棚。

1977年10月27至28日,林场遭遇了罕见的雨凇灾害,57万亩林地受灾,20万亩树木一夜之间被压弯、压折,十多年的造林成果损失过半。

即使创业历程充满坎坷,塞罕坝人也没有被击垮,他们依靠自己的双手,重新造林,从头再来。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经过几代塞罕坝人的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在一片荒漠中建成了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林场,创造了变沙地为林海、让荒原成绿洲的人间奇迹,成为首都和华北地区的水源卫士、风沙屏障,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全场总经营面积14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80%,林木总蓄积量达到1012万立方米,森林资源总价值约202亿元。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对河北塞罕坝林场建设者感人事迹作出重要指示指出,河北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者们听从党的召唤,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艰苦奋斗、甘于奉献,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

长按上方二维码

识别即可一键关注

留言功能已开启,请点击下方“写留言”把您的想法分享给网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