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8月20日,沈阳至大连高速公路即沈大高速公路全线试通车。这是我国第一条开工建设的高速公路,因此被称为“神州第一路”。它的建设成功表明:中国有能力建设一流的高速公路,中国的公路建设已跨入高速公路时代。
公路建成后“辽宁变小了”
上世纪80年代初,辽宁工业快速发展,但沈阳至大连的公路行车时速平均还不到30公里。车多路窄,人车混行,无法满足交通运输需求的公路制约经济发展。在国内没有任何设计标准和规范的情况下,经过国内外考察和专家论证,上报交通部审查批准,1983年,沈大高速公路正式立项。1984年6月27日,项目正式开工。沈大高速公路全长375公里,路基宽26米,分上下行4车道,中间有3米分隔带,全线封闭为汽车专用公路。
“辽宁变小了”,这是沈大公路修通后许多辽宁人的共同感觉。气若长虹的沈大高速纵贯辽东半岛,连接着沈阳、辽阳、鞍山、营口、大连5个大中城市、3大港口和2个国际机场。“高速”大大缩短了它们之间的时间距离,辽东城市群因而联结成一座庞大的“辽东半岛城”。沈阳、辽阳、鞍山这些内陆城市,由于与海边的距离“缩短”了,如今已与港口城市相差无几。沈阳过去到最近的海港——营口鲅鱼圈港,乘汽车需要6个多小时,而现在只需3个小时左右。
修建沈大高速,总计投资22亿元,其中80%是辽宁自筹的。尽管这条路耗资巨大,但它所创造的社会效益却是不可估量的,每年仅省油、省时、减少车辆磨损等可以计算的经济效益就达4亿元,更为重要的是它为辽东半岛及整个东北筑起了一条振兴经济和对外开放的黄金通道。国务委员邹家华称沈大高速是“志气之路,腾飞之路”,的确名副其实!
沈大高速公路改扩建竣工
沈大高速公路作为连接沈阳与大连沿线经贸的高速通道,是活跃山东半岛与辽东半岛乃至东北腹地经济的黄金通道。但在运营十年之后,沈大高速出现了因超载而造成路面严重损毁的现象,并且车流、客流量猛增,出现了拥堵问题,于是决定进行改建。从2003年3月封闭修路,经过一年半时间的改扩建,于2004年8月29日全线贯通,重新投入运营。在改扩建过程中,施工人员采用路基两侧均匀加宽的方法,利用国际上先进的技术,成功解决了困扰工程进展的难题。
沈大高速公路是我国“五纵七横”同江至三亚国道主干线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东北三省及内蒙古东部通过海上进入华东、华南的主要公路运输通道,是沟通大连、营口两大港口和沈阳桃仙、大连周水子国际机场,衔接辽宁中、南部地区的重要桥梁和纽带。
沈大高速公路重新开通后,对大连港的滚装及集装箱运输而言是一个重大的利好消息。改扩建后的沈大高速路贯穿辽东半岛,连接沈阳、辽阳、鞍山、营口、大连等五大工业城市,直接沟通大连港、营口港、鲅鱼圈港,可形成东北地区全新的经济带。对于滚装运输而言,良好的集输运条件是其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中国第一服务区”井泉服务区
1988年10月25日,位于沈大高速大连方向36.4公里处井泉服务区正式投入运营。2013年被中国公路学会誉为“中国第一服务区”。
时光流逝,沈大高速上的车越来越多,井泉服务区渐渐难以适应用路人的需求。2003年5月至2004年8月,随着沈大高速改扩建工程的推进,井泉服务区完成了第一次升级改造,将餐饮、购物、汽车加油、汽车修理和旅途休息集于一体。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管理者们很快发现,供给和需求的差距又一次显现了出来。于是,2017年,井泉服务区再次启动了升级改造工程。2017年11月30日,升级改造后的井泉服务区成为东北第一家开放式服务区商业综合体。在不影响高速公路交通秩序的前提下,服务区拆除了围栏,在后方新建了与202国道联通的停车场,实现了高速公路与普通公路并用服务区。改造后的服务区,集宴请、购物、休闲于一体,甚至吸引了邻近村镇的居民,日均客流量近万人,高峰期达到5万人次。
沈大高速也已经从连接沈阳和大连的高速公路,变为辐射沿线5座城市的“交通文旅融合带”。如今,辽宁日趋密集的“高速网”在助力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引领着4300万辽宁人走上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高速路”。
海河传媒中心出品
来源:津云(综合人民日报、人民网、解放日报、大事记官网等)
编辑:马扬洋
觉得此文有用,就点“在看”支持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