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今天|​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从此山不再高...

本文原标题:《历史上的今天|​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从此山不再高,水不再漫长》

有一个地方,雪山巍峨,雄鹰翱翔。

有一个地方,虔诚清冽,心灵天堂。

那就是青藏高原。

作为中国最大、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昆仑山、唐古拉山、横断山脉等高山重重,雅鲁藏布江、长江、黄河、怒江等大江大河都发源于此,再加上高山气候造就的常年低温、冻土现象,长久以来,青藏高原一直是人们心心念念而又不可及的“远方”。

1984年7月30日,我国第一条高原铁路——青藏铁路第一期工程西宁至格尔木段交付使用。

这条铁路的开通,使得青藏高原天堑变通途,对青海、西藏的建设发挥了很大作用。

从此山不再高,水不再漫长

青藏高原是中国最大、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南起喜马拉雅山脉南缘,北至昆仑山、阿尔金山和祁连山北缘,西部为帕米尔高原和喀喇昆仑山脉,东及东北部与秦岭山脉西段和黄土高原相接。青藏高原东西长约2800千米,南北宽约300~1500千米,总面积约250万平方千米,地形上可分为藏北高原、藏南谷地、柴达木盆地、祁连山地、青海高原和川藏高山峡谷区等6个部分高原腹地 。青藏高原一般海拔在3000-5000米之间,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高海拔造就了青藏高原较恶劣的自然环境。年平均温度在0摄氏度以下,大片地区最暖月平均温度也不足10摄氏度。

自然条件的影响使得青藏高原,尤其是西藏长期处于一种“与世隔绝”的状态,极大地影响了青海和西藏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20世纪50年代,中共中央决策:要把铁路修到拉萨。

1956年开始,原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第一勘测设计院即对从兰州到拉萨的2000余千米线路进行了全面的勘测设计工作。

1973年,毛泽东在接待来访的尼泊尔国王比兰德拉时表示,要加快修建青藏铁路;同年11月26日,青藏线协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国务院领导多次作重要指示,要求加快工程进度,争取提前完成。

1984年7月30日,青藏铁路西宁至格尔木段建成通车。

青藏铁路西宁至格尔木段,全长845公里。1958年9月开工,1979年9月铺轨到格尔木,以后又延修了31公里到昆仑山下的南山口车站,1984年7月交付运营。西格段的大部分地段海拔3,000米以上,含氧量只有海平面的70%。沿线有沙漠、戈壁、草原、沼泽、盐湖、盐渍土等特殊的地质地段,还有350公里的无水区。全线有32公里的铁路建在盐湖上。现已有10余条铁路专用线,把沿线的主要厂矿与铁路连接起来。

这条铁路通车后,对青海、西藏的建设发挥了很大作用。

天路再延长!天堑变通途!

西宁至格尔木铁路是青藏铁路的一期工程,只是“通途”的第一步。二期工程,东起格尔木市,西至拉萨市。

1994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会上再次提出修建进藏铁路。

1995年,铁道部开始组织进藏铁路的论证工作。

1996年,第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下个世纪前10年进行进藏铁路的论证工作。

2000年初,青藏铁路西格段启动扩能改造工程建设。

2001年2月8日,国务院对青藏铁路建设方案进行了研究,同意批准立项;同年6月29日,中央决定投资262.1亿元,修建青海格尔木至西藏拉萨的铁路。青藏铁路开工典礼在青海省格尔木市和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同时举行;同年10月,青藏铁路西格段扩能改造工程完工。2002年5月,青藏铁路冻土试验全面铺开。

2003年3月,青藏铁路铺轨穿越昆仑山隧道;同年6月,世界海拔最高的唐古拉山车站开工;同年8月,青藏铁路铺架工程成功通过可可西里无人区。

2004年5月,青藏铁路建设形成整体推进态势;同年7月,青藏铁路正线铺轨450千米。

2005年8月,青藏铁路全线路基、隧道、桥涵等线下工程基本完成;同年8月24日,青藏铁路铺轨通过唐古拉山;同年10月12日,青藏铁路全线铺轨完成。

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全线开通试运营。

除了青藏铁路全线开通运营之外,我国就青藏铁路的复线换轨、提速等等方面有了新动作:

2007年,青藏铁路西格段开始进行复线建设。2010年起,青藏铁路换轨工程正式启动。

2011年6月29日,青藏铁路西格段复线建设完工并实现电气化运营。2016年9月12日,青藏铁路换轨工程正式完工,全线1956公里青藏铁路实现了“千里青藏一根轨”,列车的平顺性和安全性有了很大的提高;

2018年8月30日,青藏铁路格拉段扩能改造主体工程顺利完工。

2019年7月10日,西宁至格尔木首发城际列车“昆仑号”。“昆仑号”城际列车的成功开行,更好地向往返于西宁—格尔木及沿线各站点间的旅客展示丰富的旅游文化和独特的自然风光,让格尔木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这张名片更加靓丽。

此外,由中铁三局集团承建的敦格铁路全线铺轨工程全面完成,全长616.79公里,设计时速120公里,并预计将于今年9月30日通车。这条连通新疆、青海、甘肃、西藏四省区的最便捷通道,在全线通车后将与兰青铁路、兰新铁路、青藏铁路串联成我国西北地区的首条环形闭合铁路网络,对加快柴达木盆地资源开发,带动西部地区旅游业发展,助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力克艰难,血汗织就这条雪域天路

青藏铁路建设面临着多年冻土、高寒缺氧、生态脆弱“三大难题”的严峻挑战,工程艰巨,要求较高,难度相当大。多年冻土,意味着这些土在夏天会随着气温升高而融沉,冬天会随着气温的寒冷而冻胀,处理不好,路基有可能会坍塌。

高寒缺氧,环境恶劣意味着在这里施工的工人一边要重体力劳动一边还要抵抗高原反应。恶劣的环境,资源短缺,含氧量低,都给施工带来了巨大的不便。

青藏铁路穿越了可可西里、三江源、羌塘等中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因地处世界“第三极”,生态环境敏感而脆弱。零污染、零破坏的“环保先行”的理念贯穿建设始终,也给工程建设带来了更高的要求。

西方权威专家曾放言:有昆仑山脉在就修不了青藏铁路,有永久冻土层在火车就到不了拉萨。

为什么中国人一定要修青藏铁路?

被称为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昆仑山、唐古拉山、念青唐古拉山绵亘,地质构造复杂,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空气稀薄,加上大面积的冻土层,频繁爆发的地质灾害,被认为是工程禁域。青藏铁路卓越成就的背后,是重重艰险。

那为什么中国人一定要修青藏铁路?

1.青藏铁路作为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穿越冻土里程最长的高原铁路,是世界铁路建设史上最具挑战性的工程项目,它结束了西藏自治区没有铁路的历史。青藏铁路完善了中国铁路网布局,实现西藏自治区的立体化交通,为青、藏两省区的经济发展提供更广阔空间。

2.西藏处于中国的西南边陲,与印度、巴基斯坦、尼泊尔等国接壤,地理位置十分重要。青藏铁路的建成运行,使中国内地主要城市与尼泊尔贸易的陆路运输时间从12至18天缩短到一周以内,推动尼泊尔落后的北部山区的经济发展,帮助尼泊尔独立自主地出现在世界政治舞台上。同时,青藏铁路加强国内其他广大地区与西藏联系,促进藏族与其他各民族的文化交流,增强民族团结。

3.新中国成立后,解决通往西藏的交通问题在1950年和平解放西藏时就是我军面临的一大问题。部队需要的武器弹药、粮食给养的运输遇到很大困难。而康(川)藏、青藏公路等进藏的主要通道并不能满足藏区人民的需要和国防需要,因此修建青藏铁路势在必行。

海河传媒中心出品

来源:津云(参考资料:人民网、青海网、央广网等)

编辑:马扬洋

觉得此文有用,就点“在看”支持吧 ↓

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