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他用60年干了一件事,评院士时说自己没做...

本文原标题:《【致敬】他用60年干了一件事,评院士时说自己没做过重大的原始性创新》

在79年的人生路上,他用了60年,执着于一件事,并成就了这件事。

他是痴迷的炸药“烹调师”,是我国核武器高能炸药的“拓荒者”,对我国含能材料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他用尽一生,坚守科学与信仰,向国家和人民奉献着赤子之心。

他对物质和名誉无欲无求,一生甘做高能炸药领域的孺子牛。

他就是我国含能材料领域著名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董海山。

“完全是党和人民把我培养成为一名知识分子的。国家在我身上花了那么多的钱和心血,我一定要报答祖国对我的恩情。”

董海山经常说,是国家和人民培养了他,他要报答这份恩情。

1932年,他出生在河北滦县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在侵华日军占领的沦陷区度过童年,在颠沛和战乱中读完中学。

1951年,他以优异的成绩从高中毕业。尽管看中了国内几所名牌高校,但考虑家里的经济状况,他最终报考了全免学费的华北大学工学院(现北京理工大学)国防专业。

自此,他与炸药结缘,开始了钟爱一生的国防事业。

1956年,大学毕业,董海山被学校选派留学苏联,在列宁格勒苏维埃化工学院攻读炸药专业研究生。

20世纪50-60年代,与苏联老师合影

这样的机会,对他来说弥足珍贵,同时也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他肩负着学习国防高科技知识,振兴共和国国防事业的使命。

从报到那天开始,他就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学习中。

“苏维埃化工学院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如果说在国内读书为我奠定了搞研究的基础,那么留学则让我真正触摸到了炸药科技的最前沿。”

董海山关于炸药合成方法的笔记

快速攻克语言关,尽可能多的吸收专业知识,从刻苦学习的角度来说,董海山的四年留苏时光,和当年大多数中国留学生没有太多区别。

但在毕业时,他做了一个惊人之举。

1961年6月,取得了科学副博士学位的董海山准备回国。

时值中苏关系破裂,由于董海山所学的专业涉密,他在留学期间写的密密麻麻几乎一尺多高的学习笔记参考资料和笔记本,都不能带回国。

笔记带不走,但存在脑袋里东西,可以带走。

就这样,他凭着一股子蛮劲,把几年的所学所知悉数装进了脑袋的内存里。回国后,他更是凭着记忆,撰写出新中国第一部高能炸药合成指南。

他的这段经历,日后成了中国炸药界津津乐道的传奇。

1992年获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证书

“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他最大收获在于他的科研成果取得一个又一个的重大成功。每当看到我的成果被应用于实践,我就感到万分高兴,能否当院士并不是最重要的,因为荣誉早就在我心中。”

对于董海山来说,院士这个荣誉,来得有些迟。

从1991年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推荐他参评中国科学院院士开始到他当选院士,他用了十二年年。

评不上的原因很简单——他长期从事核武器用高能炸药合成与应用研究,这一工作属于国家机密,“隐姓埋名的”他不符合“在权威刊物上发表论文”和“获国家级成果奖”的参评条件。

一次次参评,一次次落选,旁人为董海山感到失望和惋惜,但却丝毫没有影响到他的工作热情。

所幸,天道酬勤,机会终于来临。随着我国国防科技改革的不断深入,一些国防科研资料渐行公开,董海山的成果频频获奖,论文得以公开发表。

1999年给青年科技工作者授课

2003年,董海山再次参评,凭着多年潜心研究积累的学识,他在候选人答辩中一路过关,顺利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这时的他,已经71岁。

“自己不好对自己进行评价,我一辈子没有做过重大的原始性创新,虽然首次合成过约二十个文献没有报道过的新化合物,但都没有得到应用。用于武器研究的那些炸药都是仿制外国的,虽然有些改进,某些性能比国外高,但都是在人家国外研制出十年以后才应用的,比国外晚了一二十年。”

这是董海山在院士评选答辩会上回答评委提问时说的一段话。

这番话朴实谦逊,而朴实谦逊,这也正是熟悉董海山的人眼中他日常的样子。

2011年2月3日,董院士因突发大面积脑梗在绵阳去世。

79载人生,他把自己的一生与中国的高能炸药事业紧紧联系在一起,使中国在世界炸药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他拥有海一样宽广的心胸和渊博的知识,山一样高远的思想境界和学术水平。

董海山,人如其名。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