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人类来讲,讨厌便便好像是大家的共性。即使我们对婴儿的爱常常会战胜对婴儿便便的厌恶感,但依旧没有人真的会喜欢换脏尿布。就连在美国的baby shower上那些用干净、未使用的尿布吃巧克力的游戏都会让参与者感到恶心、厌恶。许多动物和我们一样讨厌粪便,然而也有许多动物会积极主动地寻找粪便——这一发现凸显了我们对排泄物明显的本能反应背后的进化逻辑。
在室内下水管道发明之前,厕所往往是和人类的居住空间完全隔离的,为的就是通过结构和设施远离排泄物。我们对“便便”的厌恶甚至延伸到了其他物种的“便便”上:宠物狗随地排便后不进行清理的狗主人就要面临巨额罚款。
美国心理学家史蒂文•平克在他的著作《心智探奇》(How the Mind Works)中写道,厌恶可能反映了人类对微生物学的某种直觉。他说:“由于细菌可以通过接触传播,所以某物接触了令人作呕的东西后,本身也会永远令人作呕的想法就不足为奇了。”
不只是我们,其他一些物种也相当明智地喜欢在远离粪便的地方觅食。例如,奶牛不会随便吃草。避开了被粪便污染的区域觅食后,它们吃掉的寄生肺虫幼虫数量要少得多。绵羊也是如此。英国阿伯丁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实验展示了相比起那些含有粪便的地方,绵羊有多偏爱未受粪便污染的区域。这些动物无法区分哪些粪便含有寄生虫,哪些粪便没有寄生虫,因此按照"避免所有粪便"的宗旨进行活动。马也会避开有粪便存在的区域,野生驯鹿和许多灵长类动物也一样。
研究人员进行了三组不同的实验,以观察鼠类是否真的更喜欢靠近这些臭气熏天的排泄物。第一次实验让他们了解到,与羊一样,鼠类无法分辨同类的粪便中有无感染寄生虫。但第二个发现却完全出乎意料:鼠类更喜欢待在有粪便的地方,而非更清洁之处。就连选择筑巢絮窝的建材时,它们也更喜欢其他老鼠曾经用过的棉花,而不是没有使用过的棉花。也许最令人惊讶的是,老鼠甚至更喜欢有寄生虫的棉花。
真正有趣的是,为供实验室使用或宠物交易而驯养的鼠类,喜欢主动远离粪便。由于野生驯鹿和灵长类动物也喜欢远离粪便,因此可以看出是否由人工驯养并非关键,那么关键究竟是什么?
沃尔什和他的同事们认为,对于野生鼠类而言,其他老鼠的粪便出现在潜在的筑巢地点或食物附近,表明那里很安全,不会受到捕食者的威胁。而一旦选错地方,就有可能成为大型动物的美餐,两者相比起来,被粪便感染的风险就没那么重要了。
原文标题:Why do humans hate poo so much?
原文链接:http://www.bbc.com/future/story/20131111-hate-poo-theres-good-reason-why
作者:Jason G Goldman
译者:Yee君
编辑:Yee君
基于创作共同协议(BY-NC)在译言整合发布
本译文仅用于学习和交流目的。图片源自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非商业转载请注明译者、出处,并保留文章在译言的完整链接。商业合作请联系editor@yeey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