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子园画传》的西行简史

自《芥子园画传》成书以来的近两个世纪,它一直都是西方流传最广的中国画画谱。在哈佛燕京图书馆研究员裘开明博士于20世纪80年代整理的《〈芥子园画传〉北美刊集》中,借这本画谱的法语版翻译拉斐尔·帕德里奇的话,说出西方人对《芥子园画传》的基本认识——“中国绘画百科全书”。这本“百科全书”西传主要落点是法国、德国与美国。本文便从本书的译本、收藏流通及由其开创的中国艺术研究传统,勾勒出《芥子园画传》的西行简史。

《芥子园画传》的欧洲译介和译本

欧洲最早介绍和选译《芥子园画传》,应从1912年荷兰出版的《通报》开始,这是西方最早对于《芥子园画传》的介绍与研究。这个法语译版的质量并不尽如人意:按裘开明博士的说法,帕德里奇在卷五只选取一半仿历代名画入册,其母本还是印刷质量低劣的上海版;并且原著中的随画小诗都没被翻译过来。但从影响上看,帕德里奇的这个译本着实不可小觑。自1918年巴黎劳伦斯出版社的第一版以来,1999年画家艺术馆再版三次,2000年巴黎友丰书店再版四次,直到2005年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2007年11月魁北克大学希库蒂米校区保罗·艾米尔大学图书馆又推出电子版。以WorldCat与GoogleRead的数据来看,本书于1918年至2007年间被全世界至少147个图书馆收藏,地域覆盖美国、加拿大、英国、保加利亚、德国、丹麦、荷兰、瑞士、意大利。而从其法国亚马逊的销售情况看,2004年友丰书店版至今依然在售并且受到好评。

1937年,《通报》发表《〈芥子园画传〉中的人物画》,将《芥子园画传》与德国汉学家、历史学家维克多利亚·贡塔格联系在一起,也是以此为起点,开启了德国《芥子园画传》研究与译介的传统。这篇论文同年经由E.J.布瑞尔出版社出版,成为德国第一部介绍《芥子园画传》小册子。虽然全书只有76页,但却引发德国著名的设计师杨·奇赫德的注意,并由此开创了影响后世的《芥子园画传》与印刷术的研究传统。

奇赫德在1941年至1945年间先后出版《〈芥子园画传〉中的中国彩色印刷》(1941)、《〈芥子园画传〉与〈十竹斋书画谱〉的彩色印刷》(1943)、《当代中国的彩色印刷》(1945)。在第一本书中,奇赫德介绍了《芥子园画传》的由来,并且对其在欧洲的传播做了简介。他比较了《芥子园画传》最早的芥子园拓版和19世纪的版本中对于图式三维表现手法的不同,同时还将《芥子园》与更早的《十竹斋书画谱》进行比较。在1943年的书中,奇赫德讨论了先后使用雕版印刷术与石版影印术的《十竹斋》一书,认为后期虽产生了更有效的印刷术,但印刷质量却不如胡正言早期精心雕制的木刻版来得细致精美。到1945年的第三本书,整个讨论便由《芥子园画传》和《十竹斋书画谱》上升至对整个书籍印刷术的讨论。奇赫德认为书籍印刷并不是绘画,在其整体呈现中印刷术事关重要。

这三本小册子于1952年与1953年分别在伦敦和纽约出现了英译版。1952年在伦敦的艾伦·伍因出版社出版《〈芥子园画传〉——附介绍与16幅原幅插图》,此为本书在英国的第一个版本。该书被英国伦敦大学金·史密斯学院和亚非学院图书馆收藏,同时被法国国家图书馆、瑞士圣·加勒图书馆、新西兰国立图书馆、澳大利亚国立图书馆收藏。

同名画册于次年(1953)出现在纽约,成为该书在美国的第一个版本,奥都·麦讯作为授权译者出现在纽约碧诗赫特出版社的英译版中。这个版本被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图书馆,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伯克利分校、洛杉矶分校,伊利诺伊州立大学等众多世界名校的图书馆收藏。在布鲁克林的公共图书馆中也能找到这本书。

1989年,在意大利出现以英语译本为母本转译的意大利语《芥子园画传》。以亚马逊意大利站和好读者的数据,该版本至今仍是意大利语《芥子园画传》的唯一版本。在比萨大学图书馆、意大利国家中心图书馆、瑞士的国家建筑图书馆与荷兰格罗宁根大学图书馆中,均藏有这个版本。2016年,米兰的路尼出版社重版了这本书。这个版本主要在意大利、瑞士与荷兰流传。

《芥子园画传》的北美译介和译本

《芥子园画传》在美国传播最广的是施美美译本。施美美以《绘画之“道”——附〈芥子园画传〉翻译》为名,分上下两册译介这套书。上半册主要介绍中国绘画与中国哲学中“道”的关系,下半册为《芥子园画传》英译。1956年纽约潘瑟恩出版社的“柏霖艮”(BollingenSeries)系列中出版这套书,于1963年再版。到1977年,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决定重版施美美的译本。只是在这次的普林斯顿版本中,施美美讨论中国哲学中“道”与中国绘画关系的上半册并没被出版,只有下半册即《芥子园画传》的翻译被出版了。该普林斯顿版本因此更名为《芥子园画传》。1978年,《〈芥子园画传〉——1887—1888上海版选译》由迈克尔·希斯克斯和施美美二人合著,普林斯顿出版社出版。该版本如今在美国、荷兰、德国、土耳其、马耳他各大图书馆均有馆藏。同时,这个版本是现今能通过美国各大公共图书馆和Proquest电子书中心、亚马逊Kindle商店,下载到的唯一英译本。

在1956年的《绘画之“道”》之后,施美美于1959年出版《中国画法:17世纪〈芥子园画传〉之理念与技法选译》,交由纽约兰登书屋复古书出版,并于同年再版。2001年、2009年,兰登书屋第三、四次再版此书。这本书几乎就是1956年《绘画之“道”》的翻本,在学界的认可度并不很高。但从WorldCat世界图书馆馆藏数据来看,这个版本应是当今世界范围内图书馆馆藏最多、流通最广的版本。这个版本被489个图书馆馆藏,其地域覆盖了美国、加拿大、荷兰、法国、比利时、瑞士、瑞典、德国、西班牙、意大利、以色列、卡塔尔、南非、菲律宾、泰国、新西兰、新加坡以及澳大利亚。

综上,20世纪初《芥子园画传》的影响几乎遍及整个欧洲大陆和北美。流通最广的是英译版和法译版,而在其流通的区域,又属美国各地的藏书数量最丰,语种类别与版本最全。这也和后期《芥子园画传》数量颇丰的英语论文研究形成呼应。而在研究方向的开创中,德国独树一帜。在后期《芥子园画传》的研究论文中,有一支为数不小的力量是从中国印刷术的角度介入研究《芥子园画传》的。而这个传统的开创者就是1941年的德国著名设计师杨·奇赫德。

总体来说,作为20世纪对西方影响最大的中国画谱,《芥子园画传》不仅影响了西方学界,更成为普通人了解中国绘画的重要窗口。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文明互鉴视域下中华审美文化对近现代西方的影响研究”(17ZDA016)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外文学院)

精彩推荐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责任编辑:黄琲 排版编辑:黄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