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级建设国家高新区!市长“点名”,天河今年这样干→

2月20日上午,广州市市长孙志洋在广州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在报告中,天河智慧城、广州国际金融城等天河区多个重点发展平台以及重大项目被“点名”。

优化重大发展平台开发建设,推进天河升级建设国家高新区、办好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涉及这些关键问题,广州市政府工作报告划重点。

经济大区挑大梁

新的一年

广州市对天河有哪些期待?

天河又有哪些新布局?

一起来看看

“点面结合”

提升发展平台承载力

政府工作报告提到,将优化重大发展平台开发建设,推进天河升级建设国家高新区。

今年,天河区将“点面结合”提升发展平台承载力,打造高质量发展主战场,其中,天河智慧城和天河智谷片区全力推动国家高新区扩区落地。

在重大发展平台开发建设方面:

天河区将在9000多万平方米现状建设量的基础上,新增2600多万平方米建设量;

同时计划新增高品质产业载体,未来3年再新建或升级改造科创载体超800万平方米、高标准工业厂房超200万平方米。

强化资源要素供给

重大平台提速推进建设

报告提及推进天河智慧城建设。

天河智慧城是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和广州科技创新轴核心节点,是天河实现“双引擎”协同发展的重要平台和载体。天河区智慧城核心区内的2112工园成为区域优化现代化产业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

今年

天河科技园管委会

将聚焦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推动智慧城营收超1500亿元

增长超10%

天河将攻坚打通一批主次干道、支路和断头路,推动智慧城核心区和智谷片区完成8宗62公顷用地收储;

推进2112工园完成3宗地块出让,建设集成式综合服务中心等一批产业配套,为全区建设800万平方米科创载体、200万平方米高标准工业上楼厂房贡献力量。

全力建设金融强区

报告提及将加快广州国际金融城建设。

广州国际金融城是广州推动金融业高质量发展、增强国家中心城市功能、建设国际化大都市、提升国际影响力的重要发展平台。定位主打“金融+数智经济”,分起步区、东区、西区、北区四个片区。其中,以金融方城为中心的金融城起步区正着力打造综合金融总部集聚区。

金融城积极推动金融创新与产业深度融合。除了传统金融机构持续集聚,新兴金融业态如金融科技、数字金融等蓬勃兴起。凭借强大的总部经济效应,金融城吸引了超60家世界500强金融总部进驻,形成了产业集聚的强大磁场,推动区域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今年

天河区将提速增效

推进广州国际金融城建设

依托广州国际金融城等载体平台,以及广期所等功能平台,招引优质金融主体,力争金融业增加值超1600亿元,持牌金融机构突破300家。

将围绕“强主体、优服务、思创新”工作主线,不断提升科技金融、数字金融、普惠金融赋能实体经济质效,奋力建设金融强区。

以最高标准、最严要求、

最实作风做好服务保障

报告在2025年工作安排中,将办好“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单列一节,提出做好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服务保障,努力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办出精彩。

办赛事就是办城市。 回溯六运会助力天河崛起、九运会带动城市东进、亚运会焕彩国际舞台、每一场体育盛会都是托举广州转型发展、向上突破的重大机遇 。

今年,天河区将迎来建区40周年,也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和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举办之年。站在发展新的十字路口,天河全力以赴,步履铿锵。

突出科技创新引领

报告提及推进环五山成果转化基地等科技成果转化试点建设。

2022年,广州市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环五山创新策源区”的概念。2024年的广州市政府工作报告更是三次提及。环五山创新策源区是天河科技创新动力之源,也是广州重点推进改造的四大片区之一,区位优势突出、战略地位重要。

近年来,广州市、天河区协同推进环五山创新策源区发展,成立了全省首个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广州(国际)科技成果转化天河基地,发起全省首个区域类创新联合体环五山协同创新联合体,推动政策、人才、资金等要素向企业集聚。

今年,天河将突出科技创新引领。进一步传承发扬“科韵路精神”,充分释放资源优势、创新潜力,实现从科技强到企业强、产业强、经济强。点燃科技创新澎湃引擎,纵深推进环五山创新策源区更新发展,与高校科研院所建立更加紧密的深度对接机制,大力支持大学科技园建设,发掘更多“硬科技”的宝藏技术,推动更多科研成果就近转化和产业化。

打造有全国影响力的

低空经济产业集群

报告提到,全球首家“三证”齐全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企业出自广州。

作为广州的经济强区,天河区拥有雄厚的产业基础、优越的区位优势和良好的创新环境,为低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今年,天河区全力构建“12126”现代化产业体系。其中“12”指全力打造8个战略性产业集群和4个未来产业。低空经济与航空航天正是其中一个战略性产业集群。天河区将进一步完善低空经济产业链条,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低空经济产业集群。

以政策引领抓企业主体培育

优化完善服务体系

报告提及加强国家数字服务、文化出口基地建设。

2018年,天河区被认定为首批国家文化出口基地。2020年,广州天河CBD入选首批12家国家数字服务出口基地名单。

数据显示,2024年1月至11月,全区实现文化产品、文化服务进出口“双增长”。其中,实现文化产品进出口16.19亿美元,同比增长58.3%;实现文化服务进出口11.47亿美元,同比增长66.96%。

天河区紧抓高标准建设国家服务外包示范城市机遇,做大做强天河中央商务区国家数字服务出口基地,累计培育12家广东省数字贸易龙头企业,推动外包产业向高附加值、高品质、高效益转型升级。2024年1-11月,天河中央商务区国家数字服务出口基地出口额22.84亿美元,同比增长32.22%,业务涉及30多个国家和地区。

接下来,天河区将以政策引领抓企业主体培育,优化完善服务体系,加快保障体系建设以及统计体系建设,继续高质量建设天河区文化出口基地、国家数字服务出口基地。

以营商环境“高分值”

赢得产业发展的“高质量”

报告提到,广州6个区入选全国投资竞争力百强区。

去年,在全国投资竞争力百强区榜单中,天河区位列全国第二。连续18年经济总量稳居全市第一,经济大区挑大梁,营商环境是“一号工程”。

天河有240多万常住人口,日活动人口超350万,集聚企业61.2万家、占全市26.3%,其中总部企业、“四上”企业、科技类企业数量均居全市第一,吸引着各路英才、各类企业在天河扎根成长壮大。

今年,天河将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号工程”,把最好的资源、最优的服务、最温馨的笑容给企业,以营商环境的“高分值”赢得产业发展的“高质量”。

努力为企业提供最贴心的服务,提高行政审批效率,规范行政执法和司法行为,让各类企业放心投资、安心发展。

努力为人才提供最适宜的发展环境,落实新一轮重点人才激励办法,让天下英才在天河大展拳脚、安居乐业。

努力为企业家提供最尊崇的礼遇,让优秀企业家在政治上有荣誉、事业上有舞台、社会上受尊重。

大力支持首店首发经济

标高举办促消费活动

报告提到,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大力发展首发经济、赛事经济等业态,继续办好国际购物节、国际美食节、直播电商节等主题活动。

天河持续加快落实《广州市鼓励发展首店首发经济的若干措施》,引导企业积极申报扶持资金,错位出台区级首店首发扶持政策,增强对品牌首店设立独立法人销售公司主体的扶持力度,形成市区政策联动,增强首店首发支持力度,实现首店首发“虹吸效应”。

同时,天河积极落实《天河区商贸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文件要求,以政策导向、多部门协同方式,开启品牌首店服务“绿色通道”、助力品牌首店落地选址和推广、打造全球品牌首发首秀首展展示平台等若干措施,协调并解决首店落地落户过程中的问题,为商家提供便捷通道。

将天河北部片区

打造成高品质生态文明示范区

报告提到,推进绿美生态建设示范,加快构建以华南国家植物园为核心、迁地保护示范片区为主体的城园融合体系。

在天河构建的“一芯一带两轴”发展空间格局中,“一芯”指依托华南国家植物园—火炉山森林公园打造城央公园、绿美之芯,推动生态资源与7个重点发展片区融合共生,实现以园塑城、以园兴产、以园聚才。

天河开展“华南国家植物园—火炉山城园融合示范区”概念规划,重点打造“华南国家植物园—火炉山”生态绿核,进一步构建生态多样性,全方位提升区域功能品质,将天河北部片区打造成为广大市民亲近自然、感受生态的高品质生态文明示范区。在2025年前,天河将高质量完成串联贯通“火龙凤”三山的40公里森林步道。

原标题:《升级建设国家高新区!市长“点名”,天河今年这样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