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宁县:“竹经济+绿引擎”跑出山区县发展加速度

当肇明高速的筑路机械轰鸣着凿穿群山,当碳普惠交易的电子屏刷新全省纪录……2024年的广宁答卷力透纸背:地区生产总值历史性突破200亿元大关,5.2%的经济增速领跑全市。在这片1786平方公里的热土上,每寸竹林都在萌发新绿,每个数字都在讲述山区县突围的传奇。

2024年,广宁县以“百千万工程”为牵引,在高质量发展赛道上全速奔跑,多项经济指标增速领跑全市,一幅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县域发展新画卷正徐徐展开。

广宁力量:制造业当家激活经济发展动能

2024年,广宁县锚定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以“招商引资强引擎、产业集群筑根基、创新驱动增动能”为主线,全年新引进项目43个、计划总投资48.77亿元,新增规上工业企业22家,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237.2亿元,工业创税首破4亿元大关,交出了一份产业提质、动能澎湃的经济答卷,为粤港澳大湾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广宁力量”。

园区建设提速增效,项目攻坚夯实产业根基。广宁县聚力打造高水平产业平台,高新工业园(二期)全面开发,39家企业入驻,32家竣工投产;天河—广宁产业转移工业园获对口帮扶资金6033万元,区域协作效能凸显;竹产业示范园区首期A区路网建成,二期土地平整完成60%。全年盘活闲置土地300亩、厂房6.8万平方米,为产业项目落地腾出空间。

广宁工业园区航拍图。记者 吴勇强 摄

“421”产业链聚势突破,多元产业协同发力。当前,现代农业与食品加工产业规模扩大。依托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产品肇庆配送分中心,推动油茶、生猪、肉鸽3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提质增效,综合产值达37亿元。康养旅游与休闲竞技产业蓬勃发展。绥江两岸特色文旅项目列入“10+2”省级水经济试点,翡翠湾白天鹅温泉度假酒店被评为广东省2024年金品级乡村酒店(民宿);全县接待游客约521.5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21亿元,广宁入选“中国康养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百强县”。绿色能源与新型储能产业发展加快。共引进重点绿色能源项目21个、总投资255.6亿元,其中总投资86.7亿元的肇庆浪江抽水蓄能电站完成年度投资超20亿元。循环经济与新材料产业成效明显。推动华南产业园区转型升级,产业集聚效应初见成效,金盟再生资源等循环经济项目建成投产,现有循环经济与新型材料产业规上企业34家,全年实现工业产值59.37亿元,增长8.32%。

竹产业加速崛起,打造全国示范标杆。广宁县聚焦“中国竹子之乡”优势,发布《竹产业发展规划(2024-2030年)》,总投资21.5亿元的科密科创零碳产业园等8个项目落地,“三区一基地”产业格局成型。成立竹签协会,制定全国首个《广宁竹签》团体标准,竹子传统加工示范基地进驻企业3家,“以竹代塑”产品亮相香港国际环保展。全年收储竹林20.67万亩,新增竹笋种植1万亩,竹产业产值达45亿元,增长12.5%,竹经济“绿色名片”愈发闪亮。

2024年,广宁竹产业和塑料再生产业集群总产值突破100亿元,成为推动广宁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广宁县举办第十八届全国武术之乡比赛(精英赛)。记者 李考考 摄

广宁方案:绘就城乡融合新图景

古水镇竹海碧道旁,改造后的农房白墙黛瓦,与万亩竹林相映成趣;赤坑镇“生态鱼”养殖基地年产值突破300万元,被评为“省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2024年,广宁县以“百千万工程”为笔,在城乡融合发展画卷上“挥毫泼墨”,7.26亿元投入撬动镇村蝶变,178个行政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部突破15万元,走出山区县乡村振兴的特色路径。

在“百千万工程”的带动下,广宁县的城乡迎来了蝶变。全域推进“城市更新+生态治理”,17个老旧小区改造惠及1.2万户居民,9公里污水管网让南街河水质从Ⅳ类提升至Ⅲ类。新型城镇化“广宁方案”被编入全省县域发展案例集,为粤东西北县城提供可复制的“3.0版本”。

率先在全市开展典型镇村建设等五大攻坚行动,党员干部助力人居环境整治5万多人次,发动群众完成5200间农房微改造,打造4条总长26公里的风貌示范带。创新“央地合作”模式,带动横山、宾亨等镇获省级规划奖项,3个典型镇和25条省候选典型村完成建设任务。

富民兴村产业持续壮大。26个参赛村同台竞技,掀起“加压奋进”建设热潮。洲仔镇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案例获评全市乡村振兴驻镇帮镇扶村工作十大典型案例。

广宁竹乡:绿美生态建设成效显著

过去一年,广宁县以“绿美广东”生态建设为引领,整合资金9095万元推进城乡绿美建设。

作为生态示范亮点的“广宁竹海”建设成效斐然,竹海公园125亩种质资源示范带全面落成,进一步夯实“中国竹子之乡”的生态底蕴。同步建成的竹海大观至罗锅村段2.9公里漫步碧道,成为市民亲近自然的新地标。

竹海公园。通讯员 江先梅 摄

城乡绿化品质也在持续升级,广宁大道绿化带建设1.5公里,省、县、村道绿化提升190公里,10座口袋公园焕新开放,推动绿美县城迈向“特色美”。以古水美丽圩镇为样板,全县新增圩镇绿化面积8.8万平方米,绿化植树18万株,打造竹荫大道38公里,实现圩镇从“点状美”到“全面美”的蝶变。

污染防治攻坚纵深推进,蓝天碧水擦亮生态底色。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占比99.2%,综合指数为2.14,全市排名第二。水环境持续改善,南街河年均水质达Ⅲ类标准,绥江干流广宁段水质保持Ⅱ类标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成效显著,2747个自然村完成治理,治理率84%,人居环境显著提升。

幸福广宁:绘就民生福祉新图景

全年民生支出31.16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80.64%;集竹乡文化展示、自然知识科普、休闲健身娱乐于一体的竹海公园开园;建成“美丽农村路”41公里……2024年,广宁县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群众急难愁盼,扎实推进社会保障、教育提质、医疗升级、文化惠民等民生工程,交出了一份温暖厚重的民生答卷,书写了“幸福广宁”新篇章。

社会保障坚实有力,托起群众“稳稳的幸福”。广宁县以就业创业为民生之本,全年新增城镇就业3962人,为重点群体发放就业创业补贴759.07万元,惠及3393人次。民生基础不断夯实,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99.56%,规模化供水覆盖60.68%农村人口。肇明高速(广宁段)即将实现功能性通车,投资7.1亿元的北环路全线开工,完成低等级省道升级改造53公里,城乡路网通达水平持续提升。

教育强县步履铿锵,优质资源惠及千家万户。广宁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扩容提质项目将于2025年秋季学期竣工开学,新增优质学位3000个。“双百行动”成效显著,广宁县中职学校“三二分段”贯通培养全面铺开。

广宁县江屯镇美丽圩镇新貌。

健康广宁提速升级,“家门口”享优质医疗服务。全市首个县级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投入1.15亿元)建成投用,央企捐资1600万元助力11家基层卫生院焕新升级。健康县建设经验入选全国优秀案例。全县形成“15分钟医疗圈”,群众看病就医更便捷、更舒心。

文体事业百花齐放,体育强县再创辉煌。新增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6个。成功举办第十八届全国武术之乡比赛(精英赛)。广宁健儿在全国各类武术赛事斩获112枚奖牌。广宁籍运动员朱沅铃、曾文蕙征战巴黎奥运会滑板项目分别获第九、第十二名。

平安建设纵深推进,社会治理更有温度。广宁县连续三年平安建设考评“优秀”,首夺全市“平安鼎”。深化“网格+N”治理机制,南街护国社区、江美村“邻里先锋”项目成为全市示范,北市镇“睦邻廊道”建设成为市域治理样板。

亮点看发展

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实现历史性突破,达到201.2亿元,同比增长5.2%,增 速排名全市第一。

工业经济增势喜人。全年新增规上工业企业22家,完成市目标244.44%, 增长46.67%。规上工业总产值实现237.2亿元,增长8.2%。

广宁竹产业和塑料再生产业集群总产值突破100亿元,成为推动广宁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178个行政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部突破15万元,走出山区县乡村振兴的特色路径。

全年民生支出31.16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80.64%。

14.6万吨碳普惠核证减排量竞价交易额创全省近两年新高,为107个村集体增收532万元。

来源:肇庆+ 广宁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