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报评论丨“哪吒”动画背后的家庭伦理

《哪吒2》票房一路高歌猛进,持续刷新纪录,一举突破百亿大关,这无疑是中国电影史上一座熠熠生辉的里程碑,令每一位国人都深感骄傲与自豪。从精美的动画技术到扣人心弦的剧情,《哪吒2》全方位展现了中国动画工艺与创意的巨大飞跃,彰显出中国电影日益强大的吸引力,以及中国文化蓬勃旺盛的生命力。

我们常说,无论走得多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对于《哪吒》系列动画电影而言,这“来时的路”,便是中国传统文化这一深邃的精神内核。历经数千年岁月沉淀的中国文化,家庭观念始终是其核心价值之一,深深镌刻在每一个国人的心底。《哪吒》系列动画电影背后所蕴含的家庭伦理,成为联通我们内心的情感桥梁,不仅搭建起观众与影片的情感共鸣,更传递了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

影片中,哪吒的父母为了孩子不惜付出一切代价,即便外界误解如潮、压力如山,他们对哪吒的爱与守护也从未有过丝毫动摇。这种深沉无私的父母之爱,与中国传统文化中“舐犊情深”的理念高度契合。与此同时,哪吒从最初的叛逆不羁,到后来对父母的理解与感恩,生动诠释了中国文化所大力倡导的孝道传承,让观众在角色的成长历程中,感受到家庭伦理的深厚底蕴与情感力量。

中国人的家庭伦理,是一种深入骨髓、双向奔赴的至爱亲情,它流淌在每个人的血脉之中,维系着家庭的和谐与温暖。而家庭伦理关系的动态变化,也传递出我们对父母与子女之间实现良性互动、共同成长的美好期许。

影片中,龙王的角色转变亦是一大亮点。从“将龙族复兴的重担全部压在敖丙身上”到“父王只是想用自己的经验为你谋个幸福,但父辈的经验,毕竟是过往,未必全对,你的路还需你去闯。今后,忠于自己内心的选择吧”,龙王从“掌控者”到“托底者”的蜕变,拆掉了束缚孩子成长的无形枷锁,让父母之爱回归到理解与尊重的本质。

《哪吒2》中的每一个家庭,都宛如一面镜子,映照出无数现实家庭的真实模样。或许曾有过误解的阴霾,或许给予过彼此压力,抑或发生过激烈冲突,但毋庸置疑的是,血浓于水的亲情始终占据主导,相互理解后的包容更是让家庭的温暖愈发醇厚。这种细腻入微的情感呈现,让观众在欢笑与泪水中,不自觉地重新审视自己与家人的关系,深切领悟到家庭所蕴含的温暖与力量。

导演饺子自身的家庭经历,为他在电影中诠释家庭伦理提供了深厚的情感基石。从药学专业转行自学三维动画,饺子的母亲始终给予他无条件的包容与坚定支持。这种对家庭的深刻理解与感触,以及对深沉无私的父母之爱的生动呈现,成为影片中最能触动观众心灵的核心力量。

近年来,中国电影市场佳作频出,《你好,李焕英》《流浪地球》《送你一朵小红花》等众多高票房电影,离不开对家庭伦理的精彩演绎。它们既有对传统家庭观念的坚守与传承,又有对代际冲突与和解的细腻刻画,更不乏对多元家庭关系的全面展现。每个人对家的情感,犹如刻在灵魂深处的眷恋,而那些能够深刻观照家庭伦理的电影,注定不会缺失共鸣与旺盛的生命力。

一部真正叫好又叫座的电影,绝非仅仅依靠炫酷的技术与华丽的特效堆砌而成,而是以触动人心的情感纽带和家庭伦理作为坚实基石。它宛如一座跨越时空的桥梁,让观众在光影交织的世界里,无论年龄、性别、地域,都能找到自己生活的影子,真切感悟家庭的温暖,觅得突破与成长的力量。

原标题:《女报评论丨“哪吒”动画背后的家庭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