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焦,一个有着30多年工作经验的老消防,借助这个平台与大家共同关注消防安全,普及火场避难、求生逃生知识。唯愿天下无火灾,祝愿人人都安全。
“发生火灾时,用湿毛巾捂口鼻孔逃生?你死定了!”“火灾中用湿毛巾穿过烟雾不科学”“火灾时用湿毛巾捂口鼻,错了!”
一段时间以来,类似的视频在互联网、微信朋友圈广泛流传,点击数量多达千万。这些信息的发布者还是专业人士,有很强的权威性。
长期以来,我们接受到的火场逃生宣传,都是一旦发生火灾,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迅速逃生。这些消息的标题与我们日常接受的消防宣传教育差别很大,所以引起了很多网民们的议论。
火灾现场用湿毛巾捂住口鼻逃生,是对还是错?这个问题一句话两句话说不清楚。这里,我整理了一些资料,也做了一些简易的试验。希望用这篇文章,把关于湿毛巾与火场逃生的问题说透。
01
首先,我们要了解火灾过程中,影响人们逃生甚至导致人员死亡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一是高温。研究显示,人体感受到45℃左右的温度就会感到疼痛,温度达到70℃时,皮肤就会产生烧灼伤。在100℃的空气中超过9分钟,就会导致呼吸道严重灼伤。而火灾现场的温度则会更高。据某科研所试验,楼道里一楼堆放的杂物起火后3分钟左右时,二楼的温度就达到284℃;6分钟左右时,温度高达658℃;8分钟左右时,温度达到了可怕的1105℃。在这样的温度环境中,一些金属都会被融化,何况是肉体凡胎。
二是浓烟。火灾当中,我们看到的烟气,实际上是物体燃烧产生的悬浮固体、液体粒子和气体的混合物,其粒径一般在0.01至10微米之间。火灾烟气中的固体颗粒物,吸入人体后会导致肺部发炎、肿胀,阻碍氧气吸收。烟尘和烟雾还会对眼睛造成刺激,引起流泪、红肿、发痒等不适症状,即使火灾过去多年,未清理的残留物仍然会导致这些不适。烟尘还会刺激人的呼吸系统引起剧烈的咳嗽,这种情况下,人的呼吸频率就会变快,短时间内吸入有毒气体的几率也会更高。在逃生过程中,烟气往往比温度更早达到令人难以忍受的程度。
三是毒气。火灾中,物体燃烧会释放出大量的有毒气体。这些气体根据燃烧物材质和房屋装修材料的不同,成分复杂、差异很大。如木材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碳、甲酸、乙酸等;家庭装修中常用的塑料、纤维、橡胶、粘合剂等合成高分子材料燃烧时会产生氯化氢、光气、氰化氢、氧化氮及其他形形色色的毒性成分。
四是缺氧。所谓燃烧就是可燃物与氧气的化学反应。烟气中的氧含量往往低于人们生理所需的数值。正常空气中氧气占空气的体积百分比是氧浓度21.7%,当空气中氧浓度降低到15-6%时人就会四肢乏力,思维障碍;当氧浓度低于6%时,人们就会因缺氧而导致窒息死亡。火灾中,燃烧必然会消耗大量的氧气。数据表明,火场中氧浓度最低可以达到3%,人们如果不及时迅速撤离火场,危险性可想而知。
据消防救援部门统计,真正在火灾中被烧死的人是很少的,80%以上的遇难者都是先被滚滚的浓烟呛晕,导致呼吸困难窒息而死,或者是窒息晕倒失去逃生能力被火烧死。
02
其次,我们要了解湿毛巾在火场逃生过程中的作用有哪些?
一是湿毛巾可以部分过滤或吸附火灾中产生的有毒物质。据测试,当含水量达到毛巾自身重量的3倍时,折叠8层,除烟率可达60%。折叠16层,除烟率可达到90%,但呼吸会有很大困难。湿毛巾过滤掉的大部分是烟尘颗粒物,如果这些颗粒物被吸入人体,会沉积在肺泡上,人体会因此失去呼吸功能而丧失生命。
二是湿毛巾可以防止呼吸道和肺部烧灼伤。在高温环境中,我们身上的衣服可以在短时间内保护身体不受损害,但裸露的面部和不受保护的呼吸道则极易受到灼伤。湿毛巾的主要作用之一就在于降温,降低高温环境对身体裸露部分的危害。但这只能在短时间内起作用,时间长了,即使专业的防护服也会没有用。
三是湿毛巾有利于保持镇静。处在有毒有刺激性气体、烟尘的环境中,湿毛巾主要对付的是刺激性气体和烟尘,其实更大的作用是有利于让人保持镇静,让逃生者少受干扰地完成逃生自救行动。如果有一条湿毛巾捂住口鼻,在烟量不浓、温度不高的情况下,可以起到镇定头脑和抵挡刺激性气味的作用,也能让人的呼吸频率更加平稳,可以有效地缩短逃生时间,提高逃生效率。
综上所述
我们可以得出结论:
1、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可以减少烟气的侵害,湿毛巾过滤的主要对象是影响呼吸的炙热烟尘、气溶胶和燃烧产生的可溶性毒气,笼统地说是防止吸入性烧伤,而不是一氧化碳中毒!
2、火场逃生的时候,弯下腰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迅速冲出火场,这是正确的做法。特别是在初期火灾环境中,湿毛巾绝对有胜于无。但在高温和浓烟环境下,湿毛巾起不了多大作用。
3、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不能完全阻止烟气的侵害,湿毛巾只是一种临时无奈的替代品,真正有效的必须是专业设备:火场逃生面罩和防毒面具等。
需要注意的是,湿毛巾虽然能够发挥一些作用,但我们在使用过程中要澄清几个误区:
1、防止因寻找湿毛巾耽误逃生时间。逃生过程中,时间是以秒来计算的。在初起火灾环境中,使用湿毛巾是必要的,但要注意寻找毛巾的时间不能太长,否则浪费了宝贵的逃生时间,即使有毛巾也于事无补了。2013年6月,在台湾凤山市一栋透天厝(塔楼,相当于中国南方的通天楼)火灾,单亲妈妈被火烧碎玻璃的声音惊醒,起床打开房门,迎面一阵浓烟袭来。妈妈赶紧一边叫醒睡在身边的儿女,一边跑到浴室里拿了两条毛巾蘸了水,打算回来交给儿女。但就在这几秒钟的时间,浓烟充满了浴室和卧室,已经救不了儿女。她只好从浴室的窗户爬出,跳到相邻人家阳台逃生。如果她叫醒儿女一起逃生或一起去找毛巾,可能她们会有一线生机。
2、防止使用错误的逃生姿势。有些人说,火场中高温有毒的烟气由于温度高、密度小,大多集中在空间的上部,靠近地面的地方还有新鲜空气,因此火场逃生时应当匍匐前进。这种观点,前面的道理是对的,但匍匐前进就错了。试想一下,当你手拿湿毛巾捂住口鼻,如何匍匐前进呢?我们都不是特种兵,全副武装,仍然能够快速匍匐前进,显然是不现实的。火场逃生,争分夺秒,只要条件许可,能跑多快跑多快。高温、有毒的烟气,不会长时间停在空间上部,短时间内就会蔓延到整个空间。匍匐逃生,确实是找死的节奏啊。
3、湿毛巾并不是含水量越大、层数越多越好。理论上讲,毛巾的含水量越大、折叠层数越多除烟效果越好,但层数越多、含水量越大,透气阻力也会增大,会造成呼吸困难。我自己也用4块不同的毛巾现场实验了一下。有棉制品,也有竹纤维的,有厚一点的,也有薄一点的。用水浸泡,再把水拧干,折叠三次,即8层,捂在口鼻上,呼吸已经比较困难了;折叠四次,即16层,呼吸很艰难。如果在心情紧张、高强度运动下,呼吸频率加快,呼吸的难度会更大。所以,含水量不能太高,一定要拧干。一般建议以8层为限。如果没有毛巾,用其他浸了水的织物也可以,效果可能不如毛巾好,但总是有胜于无。
原标题:《“焦”点“防”谈|火场逃生,湿毛巾到底有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