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调解面对面,邻里纠纷终化解

平安锡盟

治安调解是基层派出所最基础、最贴近群众的工作,调解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人民群众对公安机关的满意率和信任度。邻里矛盾、口角争执……这些看似鸡毛蒜皮的小事,如果得不到及时、妥善的解决,便可能引发新的纠纷,甚至激化矛盾。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

和睦的邻里关系

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剂良药

邻里噪音惹纠纷,民警化解促和谐

楼上小孩儿天天跑来跑去,声音“震天响”,严重影响我休息。

3月24日,二连浩特市乌兰派出所接到陈女士报警,称自己居住的小区楼上住户经常噪音扰民,且多次沟通劝说无果,请求派出所处理。民警立即到达现场了解情况,陈女士与楼上住户郭女士因噪音问题,一直以来未得到有效处理,导致两家出现邻里矛盾纠纷。因双方积怨已深,现场一时难以调解成功,民警随即将双方当事人约至乌兰社区警务室进行耐心劝解。社区民警与双方诚挚交流,缓和双方情绪,了解双方诉求。经深入了解,楼下住户陈女士称,经常在休息时间被楼上噪音影响,而楼上住户郭女士称休息时间她家小孩也在休息,并不存在扰民的问题。随后民警从邻里和睦、互帮互助等方面入手,并适时引用法律法规条文,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进行耐心劝解。经过民警的调解劝导,双方当事人都认识到了自己的问题,保证以后的生活中不影响到对方及周边他人生活休息,并对派出所民警的耐心劝导表示感谢。

邻里五年积怨,民警调解终化解

3月26日,锡林派出所接到张某报警称,有人醉酒在其父母家门口骂人,与其父母发生争吵,请求警方帮助解决。接到报警后,民警第一时间到达现场了解情况,闫某和张某均年过70岁,同住一个小区,两家平日来往较少,二人曾在五年前因物业费问题发生过矛盾,当日闫某醉酒后想起此事,于是再次找到张某理论,张某女儿回家后立即报警。民警看到闫某当时处于醉酒状态,于是分别安抚闫某、张某夫妇,让他们先回家休息,等闫某酒醒后再行解决。

次日,派出所民警分别来到张某、闫某家中,本着“邻里和谐、以和为贵”的原则,会同当事人子女对张某、闫某二人进行劝导调解,并从法律的角度对闫某的行为进行批评教育。经过民警两个多小时的调解,闫某深刻认识到自己醉酒骂人的错误行为,并向张某进行了诚恳道歉,双方握手言和,解开了多年的“心疙瘩”,也对锡林派出所的工作表示了真诚感谢。

以理服人、以情动人

二连公安始终以服务群众为中心

对各类矛盾纠纷

早发现、早处置

切实解决群众诉求

竭力化解矛盾隐患

让辖区群众切实感受到

幸福就在身边

平安就在眼前

原标题:《矛盾调解面对面,邻里纠纷终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