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来源于上海科普 ,作者上海科普
上海科普.
欢迎关注上海科普!上海科普旨在普及科学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展示新时代科技成就,培育全社会崇尚科学的土壤,持续提升上海公民科学素质。
不知大家有没有这样的感受,每当来到一尘不染的环境,自己就会小心翼翼,内心充满爱惜它的想法,生怕自己污染了它;而面对脏乱不堪的环境,意识就会放任自流,总觉得自己对此再制造点污染也没什么,反正都已经这样了。这种奇怪的现象,其实是犯罪心理学中的破窗效应。
什么是“破窗效应”?
1969年,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进行一项实验,以这项实验为基础,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琳提出了“破窗效应”理论,认为如果有人打坏了一栋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而这扇玻璃没有得到及时维修,这样就会纵容更多人去打烂更多窗户,长此以往,在这种麻木不仁的氛围中会极大可能滋生犯罪等行为。
警惕"破窗效应"
鲁迅在《再论雷峰塔的倒掉》中谈到杭州雷峰塔之所以倒掉,是因为当地人迷信,他们相信雷峰塔的砖放在家中,可以起到逢凶化吉、平安如意的作用,于是这个挖一块,那个也挖一块,久而久之,雷峰塔就倒了。
这是典型的破窗效应,正是因为有第一个人挖,才会有第二个第三个人去挖,最后落得西湖十景缺一景的感慨与遗憾。
日常生活中,也处处存在破窗效应。比如有一个人在地上扔了烟头或垃圾,很快就会有人随波逐流, 不久之后,烟头成堆,垃圾成山,只要不是第一个人,人们总会能想到各种借口脱词,比如“我扔的时候已经有很多人扔了”“我扔不扔其实无关紧要”。
俗话说:“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影响的大小并不能改变行为错误的本质,别人的错误也不能是我们犯错的理由。环境很容易影响人的行为,更多犯错的人会抱怨环境的恶劣,却很少反思自己为何会受到恶劣环境的影响。
社会有很多面,一旦深陷破窗效应,自己就会只盯着阴暗那一面,内心的凌乱也为社会的无序添了一把火,长此以往,心灵也会变得愈来愈狭隘与阴暗,最终成为社会上的一扇“破窗”。
如何避免"破窗效应"?
人很容易因为生活中的一点挫折而自暴自弃,甚至总想着破罐子破摔,就像早上赖床起晚了,已经知道自己必定迟到无疑,于是也就放弃了去奔跑、去追赶,反而悠闲自在的走着,一次迟到是这样,两次迟到也是这样,殊不知此刻消耗的时间是用金钱和信誉来抵扣的。那么如何避免日常生活中的破窗效应呢?
01
高度警觉小问题
小问题也有可能酿成大祸害。社会上的不良现象或多或少都会存在,面对这些现象,特别是偶发,轻微,个别的不良行为,我们需要高度警觉,切勿熟视无睹,甚至助纣为虐,更所谓“上贼船容易,下贼船难”。
02
避免出现第一个破窗
生活中大多数可能出现的破窗是可以提前预知或防止的。比如制定计划的第一天,第二天,其中的每一天,只要有一天不完成,都有可能出现第一个破窗,想要避免第一个破窗的出现就需要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完成每天的任务,面对困难,想办法解决,而不是懈怠与退缩。
03
及时修复破窗
出现破窗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出现更多的破窗,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及时修复第一个破窗。
俗话说“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一个小缺口没有及时修补,可以崩坝,造成极大的损失。日常生活中我们不仅不能做第N次打破窗户的人,更要努力做修复“第一扇窗户”的人。
原标题:《警惕生活中的“破窗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