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间文史丨街镇史话之石湖荡镇篇(下)

作者介绍:马文辉,松江区政协委员

石湖荡地处松江西南,东濒小横潦泾,与永丰街道为邻;南临横潦泾、南界泾,与泖港镇、新浜镇隔河相望;西以青松港为界,与青浦区练塘镇接壤;北傍泖河、斜塘、沪杭铁路,与小昆山镇为界。境域内有2条铁路3条高速公路经过。全镇区域面积44.176平方千米,辖区内现设10个建制村、3个居民区。截至2021年,全镇实有人口5万人,户籍人口2.76万人。先后荣获上海市文明镇、第三届上海市农口级文明镇、上海市拥军优属先进街道(乡镇)、市一级卫生镇等称号。2021年东夏村被中国生态文化协会授予“全国生态文化村”称号,新源村获选第二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

唐天宝十载(751年),吴郡太守赵居贞奏请割昆山南境、嘉兴东境、海盐北境置华亭县,石湖荡属华亭县。雍正四年(1726年),石湖荡地区除东南部分隶金山县外,其余均属娄县修竹乡。民国元年(1912年),撤松江府建制,华亭、娄两县合并为华亭县。民国3年(1914年),华亭县改名松江县。石湖荡西部设张庄、石湖荡、夏庄、洙桥等4个乡,隶枫泾市(区);东部设李塔汇乡(后改鹤汇乡),隶松江城公所第一督导区;金汇、金胜和东港村东部隶金山县泖港区,仍沿用保图制。民国26年(1937年)至31年(1942年),日军侵占期间,日伪设各级维持会(后改伪政府),石湖荡西部地区隶五厍区。抗战胜利后,石湖荡、夏庄、洙桥3乡合并为松运乡。1949年松江解放后,废除保甲制,建区、乡、村政权组织。1949年11月,石湖荡西部设石湖区,东部隶城西区。1950年4月,石湖区撤归天昆区。1957年8月,松江县撤区并乡,石湖荡西部建古松乡,东部隶城西乡。翌年9月,建人民公社,后政社合一。1978年3月,古松人民公社分出7个大队建大港公社,分出3个大队与城西公社的9个大队建塔汇人民公社。1984年4月,松江县实行政社分设,撤公社为乡。1994年3月,撤乡建镇。2001年1月8日,撤石湖荡、李塔汇镇,合建为新的石湖荡镇。

位于石湖荡镇的“浦江之首”景区

(图源:“人文松江”微信公众号)

沪杭铁路桥和碉堡遗址

斜塘桥碉堡遗址,也就是沪杭铁路34号桥引桥遗址及其碉堡,位于石湖荡镇张庄村西北,斜塘江畔,张庄公路边。2013年被认定为松江区文物保护单位,被命名为“斜塘沪杭铁路戊申年引桥遗址”。

沪杭铁路34号桥,在当地老人口中被称为“大洋桥”。因为当时参与设计和施工的有不少外国工程人员,当地人分不清这些外国工程人员来自哪国,统称他们为“洋人”,洋人造的桥就被称为“大洋桥”了。其实,此桥为史量才在江苏铁路公司时监督建造,同时也是清末苏浙绅商拒借英款、自办铁路的爱国“保路运动”的历史见证。现在,在桥墩上还能看到“光绪戊申年建”等字样。

引桥遗址全貌

在1937年淞沪会战后期的松江阻击战中,沪杭铁路34号桥是防守上海西南门户的战略要地,中国军队曾在此英勇地抗击日军。1937年11月5日拂晓,日军第十军辖三个师团,分头于金山卫到平湖全公亭沿岸数公里范围内大举登陆。6日上午,东北军67军接到坚守松江三日以掩护上海战场国军主力撤退命令后,轻装从青浦白鹤港和嘉定安亭驻地赶赴松江。傍晚,67军将士抵达松江,随即沿黄浦江北岸设防。108师(师长张文清)沿黄浦江向西布防直至石湖荡一带,由刘启文322旅扼守34号桥,我军抵达后随即与日军前哨部队展开激战。

战至7日下午,敌援军大量开到,炮火猛烈,我军坚守铁路桥,团长王熙瑞阵亡。8日,在日军持续猛烈轰炸与炮击下,我军夜以继日坚守抗击,322旅的两个团都伤亡惨重,旅长刘启文阵亡。战至傍晚,108师几乎损失殆尽,师长张文清率残部突围。9日凌晨,67军完成守城三日任务,由北门向佘山方向撤退,至此松江失守,沪杭铁路被日军切断。12日,日军占领上海,淞沪会战结束。

一队日军在斜塘铁路桥下为宿营做准备

在松江阻击战中,斜塘铁路桥经常被敌机炸毁,桥一被炸毁,铁路工务段就急忙派人来修好。可是每次刚修好,第二天敌机又来轰炸,这是因为汉奸送了情报。如何迷惑敌机,保持铁路桥畅通,后来铁路局想了一个障眼法,充分显示了中国智慧。桥一旦被炸,立即抢修,即使桥修好,桥上的修理工人还是假装在修理。有军用列车过来,就快速从桥上开过,而旅客列车一律不准从桥上通过,要旅客下车步行过桥,过桥后另换一辆列车,双方旅客交换后,列车再回头行驶。用这样的障眼法,果然敌机不来炸桥了。

1938年,驻扎在松江的日军到附近几个村子里抓壮丁,修建了斜塘桥碉堡和油墩港碉堡(在河中小岛上)。斜塘桥碉堡群是一座中大型碉堡,设有储藏、坐卧、炊灶、厕卫和水电等设施,能满足守军长期驻守的要求。据《石湖荡镇志》记载,民国27年(1938年)农历3月17日深夜,泖河土匪头目沈伯云、孙四根伙同黄炳生、柴顺富等数十人,与日军驻34号铁路桥部队发生冲突。孙四根等抵挡不住日军的反攻,向坟头村、庄浜方向往西北逃跑。翌日清晨,日军出动大批部队到坟头村报复,当场用刺刀戳死农民钱金楼,枪杀小东浜农民钱金龙。放火烧毁坟头村民房300余间,整个自然村瞬间只烧剩二间半房屋,致使该村农民无家可归,拖儿带女外出逃荒。

在斜塘桥附近设卡,对过往的中国平民进行搜身检查

1945年9月,日军无条件投降后,国民党驻上海警备司令部派2个排兵力接管,分别驻扎在33号、34号和37号铁路大桥。1949年农历4月16日,国民党部队败退时,炸毁33号、37号两座铁路桥。7—8月修复通车。1949年5月13日松江解放后,中国人民解放军上海警备司令部派1个连的兵力接管了沪杭线铁路33号、34号、37号和41号(新浜镇境内)四座铁路大桥。至1985年底,守桥部队全部撤走,此处碉堡由解放军移交铁路部门管理,现由铁路部门和黄浦江上游堤防(泵闸)管理所共同管理。1988年,由于沪杭铁路复线建设,在原铁路桥南侧平行建造了34号双轨新桥,于1991年12月25日通车,2002年11月旧铁路桥被爆破拆除,现仅剩引桥遗址。

碉楼近景

(鸣谢史志爱好者夏逸民提供素材)

“浦江之首”和东夏村

黄浦江的源头在浙江安吉,其干流则形成于上海松江。其三大支流中的两条,圆泄泾、斜塘江在石湖荡镇东夏村境内于黄浦江汇合,形成300余米宽的干流段河面。此汇合处即“三角渡”,为黄浦江干流起始点,“黄浦江零公里处”的界碑在此矗立,标志着母亲河黄浦江从这里开端,俗称“浦江之首”。

“三角渡”(来源:松江区水务局)

“浦江之首”(来源:松江区水务局)

“浦江之首”又名“浦江源头”或“浦江源”,是著名的松江二十四景之一“浦江烟渚”。据史料记载,在唐代松江建县之前,“浦江之首”是苏州州府官吏巡视和官兵抗击海盗的通衢大道。如今,鸟瞰“浦江之首”,如停靠在水上的一条船,船头有一座塔形的航标灯塔,是指示上海至江苏与浙江的分叉航道标志。

“浦江之首” “疏流利运”宝塔和“春申堂”(来源:松江区水务局)

“浦江之首”景区北至斜塘江、南至圆泄泾、西至影视路、东至横潦泾,占地面积约为4万平方米。2020年12月,“浦江之首”获批成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2022年10月,石湖荡镇第五届农耕文化节“浦江首选,农耕市集”活动在“浦江之首”举办。景区以水文化为主题进行建设,成为一个兼具生态功能和文化内涵的特色景区。东首建有“疏流利运”宝塔,塔内有镇水龙王,面向浩瀚的黄浦江,右前方有一块刻有“浦江之首”的巨石。游客可以身处“黄浦江零公里处”看三江汇流的潮涌碰撞。仿古建筑“春申堂”里林立着12幅木雕作品,刻画了“源起德清”“中西会晤”“世纪雄姿”等上海地区重要的历史时刻,更有“春申君治水图”和“黄浦江水系图”的人文地理描述,置身其中追寻上海历史足迹,了解浦江水文、水景、水情。位于“春申堂”地下的“水文化展示馆”展陈了上海地区与水有关的地理面貌、历史沿革、文化兴盛等内容。馆内还有复原的汉代水井、唐代圩田、宋代古船、元代水闸与清代城景等模型。从中略览古代松江因水而兴,因漕而盛的历史。

东夏村(来源:石湖荡镇)

“浦江之首”地处东夏村。东夏村于2019年被评为上海市第二批乡村振兴示范村。借助乡村振兴战略,石湖荡镇以农民集中居住为突破口,释放出土地等生产要素的活力。浦江之首乡野公园、农民集中居住等项目先后上马,分两期新建的农民宅基房保持乡村肌理,体现江南风貌特色。从“美丽生态”到“美丽经济”,再到农民的“美丽生活”,东夏村“三美”融合的乡村振兴美丽图景已经展开。以“浦江之首”为核心,围绕黄浦江起始点的水文禀赋,建设“浦江之首1800亩·生态人文乡旅融合社区”,打造“荡里有米”IP和“荡里有米产业社区”,弘扬松江“米文化”。其间穿插“有米社区”米文化农文旅体验,让游客在田间地头“好好吃一顿饭”的同时,也能一览稻田风光,体验乡村之美。2022年8月,文化和旅游部、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联合推出128条“乡村是座博物馆”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石湖荡镇“荡里浦江,有米有你”体验之旅入选。

浦江首胜地,荡里鱼米乡。当前,石湖荡镇正着力建设长三角G60科创走廊智慧物流功能区、松江枢纽长三角多式联运资源配置中心、浦南绿色发展实践区。充分发挥好松江西南门户区位优势,规划松江新城发展“窗口”,抢占松江枢纽发展“风口”,多式联运交通网正与沪苏湖铁路同步建设。结合沪昆铁路南移、石湖荡4台10线建设和塔汇城中村改造项目,着力打造产业高新化、特色突出化、管理高效化、产业集群化的多式联运港。同时,围绕农业农村“三个价值”,加快发展富民兴村产业,努力让人民群众更多更好地共享发展成果,建设有全市影响力的宜居宜业宜游“浦江首镇”。

原标题:《云间文史丨街镇史话之石湖荡镇篇(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