滋味昭通 | 桐子叶粑粑:用树叶包裹的文化与乡愁

牛街镇位于云南省昭通市彝良县东北部,是一个有着千年历史的古镇。牛街始建于东汉时期,是茶马古道出滇入川的重要集镇,“拉不完的昭通货”在这里集中,“填不满的叙府城”从这里启运,商贾马帮云集往来,十分热闹。早年间就有许多外地的商人在这里经商,把各个地方的文化带到这里,使古镇具有独特的地域文化。

白水江畔,雨热同期,这里非常适合油桐树生长,桐子叶具有独特清香,且有防腐的功能。牛街镇南厂村马鞍山村民小组是桐子叶粑粑的发源地,在熟食不能长期保存和运输的年代,这里的老百姓用当地盛产的油桐树叶包裹石磨磨成并且发酵过的米浆来制作粑粑,大家发现用桐子叶包裹的粑粑在炎热的夏天放上几天也不会变味,于是制作桐子叶粑粑这一技艺就流传开来,桐子叶粑粑的制作,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

桐子叶粑粑的制作要选用当地生产的大米,一部分洗净后用冷水泡3个小时,一部分煮熟制作熟芡,二者合二为一,再用石磨磨成米浆,放入容器里面发酵。发酵好之后加入熬制过的红糖或者白糖,根据荤素口味,按照比例加入猪油,再用桐子叶包好放入蒸锅,用猛火蒸30分钟就可以起锅了。

吴诚会是牛街镇南厂村人,从小就跟着婶婶学习做桐子叶粑粑,至今已有40多年。她做的桐子叶粑粑色泽鲜艳、通体晶莹、香味浓郁,吃起来软糯香甜,口齿留香,深受食客的喜爱。

“最开始我们是在摊位上定点售卖,2013年沙湾公路通车后,销售规模逐渐扩大,除了桐子叶粑粑,还销售本地黄粑、豆豉、豆腐干、火草粑等特色产品。除了售卖给当地人和路过的游客,我们还通过真空包装进行网上销售。”现在,吴诚会和她的弟媳一起经营着老吴家特产店,年收入可达40万至50万元。

彝良牛街桐子叶粑粑因制作材料可以就地取材,成本低,且油桐树叶有保鲜防腐的作用,便于携带,在发酵类粑粑中销量一直位列前茅,给牛街本地的农户带来了可观的收入。现如今,牛街桐子叶粑粑已经成为昭通名特小吃之一。

今日推荐

来源/学习强国昭通学习平台 彝良县融媒体中心 宋丹 谭光吉 李怡

监制/胡华玉 编审/保进 校对/严家佳 编辑/张若涵

投稿/822996965@qq.com

@微昭通 域内铁粉群建设中,欢迎添加管理员微信号(wzhaotong),添加好友请备注县区市名称+姓名+联系电话(如:水富市张小珏180XXXX0201),无完整备注不予验证通过,感谢支持,谢谢配合!

警告:即日起,“微昭通”微信公众号(wei-zhaotong)所推发图文信息,未经许可,严禁任何媒体平台、自媒体账号等以任何形式自“微昭通”转载推送,一经发现,严肃追究。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滋味昭通 | 桐子叶粑粑:用树叶包裹的文化与乡愁 微昭通 轻触阅读原文

微昭通

原标题:《滋味昭通 | 桐子叶粑粑:用树叶包裹的文化与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