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发展,如您所愿!

“家乡对我而言,

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归属感,

一回来就感觉深深融入。”

近日,周恩来侄女周秉德,

受邀回绍兴参会。

26年前,

她为探寻伯父周恩来的故事

首次踏上家乡的土地

26年后,家乡的各项发展成就

让她备感骄傲与自豪:

“如今的绍兴蓄势待发、大有可为,

而未来的绍兴

必定大展宏图、大有作为。”

人物名片

周秉德,1937年出生,中共党员,是周恩来胞弟周恩寿的长女。在周总理身边生活了十余年,是与周恩来、邓颖超关系最密切的晚辈。

周秉德曾任第九届和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新闻社副社长。现为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常务理事、周恩来邓颖超研究中心顾问、北京大鸾翔宇慈善基金会创始会长。

穿行古城 亲见家乡蓬勃发展

记者见到周秉德时,她刚从富盛镇匆匆赶回绍兴饭店。大会期间,她的行程安排得非常紧凑,但面对家乡媒体的邀请,她还是在满满当当的行程中,特意抽出时间接受了我们的采访。

一见面,她与记者谈起了在富盛的所见所闻,“江南大寨”上旺村所展现的未来乡村新面貌让她赞叹不已。“现在的农村跟我们年轻时真是大不一样了,”她感慨道。如今在上旺村,家家户户住进了整洁漂亮的小楼房,泥泞的乡村小路变身宽敞平坦的村道,村内街巷整洁有序,咖啡厅、面包房成了村民与游客休闲休憩的好去处。“古树、溪流、牌坊,有山有水有绿色。保留好乡村特色的同时,人居环境也不落后。家乡的乡村,村美、景怡、人和,‘八把山锄创大业’的奋斗精神,令人钦佩。”

这位绍兴女儿,60岁时才第一次踏上家乡的土地,从此“一发不可收拾”。20多年来,每次回乡都有新的感受与体验。“城市基建、产业布局不断完善,拔地而起的高楼、飞速发展的交通网络、茁壮成长的产业园区,无处不体现欣欣向荣的‘精气神’。这是一座蓄势待发、大有可为的城市。”说到家乡发展,她充满了自豪。

周秉德参加2023“同心·越城”大会暨越城区建区40周年大会。

悠悠古城,2500多年城址未变,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让每个绍兴儿女倍感骄傲。这几次回乡,周秉德走过古城不少地方,在黄酒小镇品味黄酒文化的魂与核,坐着乌篷船穿行在古城中,欣赏沿岸景色,又在老台门、旧弄堂里感受江南韵味。

“我们的城市,发展的同时不忘古城保护、历史文化传承。古城内很多地方既保留了传统文化底蕴,也融入了新观念、新技术、新设计,将古城之‘古’与现代技术之‘新’巧妙结合,这是令人意想不到的。”谈及于此她欣慰地点点头。

在一系列古城有机更新中,今年开放的北纬30度展示馆让她印象深刻,“这座展示馆展示了绍兴地处这条神奇维度线上的故事,艺术感的外观设计与走心的布展规划,也让它成为古城新地标。”

鉴湖越台名士乡,这座千年古城自古人才辈出,因而在绍兴有数不尽的名人故居。“绍兴人很聪明,名人文化是绍兴最大特色,几乎是隔几步路就能遇上名人足迹。”周秉德自豪地说,她拜访了绍兴不少名人故居、祖居,感受颇深,“这些名人志士无不饱含家国情怀,追求进步、勇于斗争。在走访过程中,我能真切感受到先辈身上的崇高精神品格。未来,绍兴的名人文化一定要持续发扬光大,年轻人应该有自豪感,学习继承先辈精神品质,为国家多作贡献。”

借着本次大会,86岁的周秉德再次踏上故土,与无数乡贤宾客一起共鉴千年古城的发展变迁。从资源小区蝶变经济强区,从千年古城跃升“千亿新城”,跻身“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区”,绍兴演绎着一个又一个历史之最,升腾起一个又一个“中华崛起梦”。

“我欣喜地见到,家乡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城市在蓬勃发展中欣欣向荣。如果大伯能见到今日绍兴、今日中国的繁荣景象,一定也会非常高兴。现在,我可以告慰大伯——家乡的发展如您所愿!”这一刻,她无比笃定。

她与绍兴 血脉相连情相通

“上世纪60年代,大伯给我们开家庭会议时告诉我们,老家在绍兴的保佑桥,所以我从小对家乡的水、桥有很深的记忆。”周秉德说。

周秉德所说的保佑桥老家,就位于绍兴越城区劳动路东首,如今在周恩来祖居的基础上,修建了纪念馆与纪念广场,周恩来祖居(纪念馆)是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人民的好总理周恩来,虽然并非在绍兴出生、成长,却一直强调“我是绍兴人”,将绍兴人身份刻入骨髓。他虽然不会说绍兴方言,却爱听绍兴戏曲,爱吃绍兴菜,梅菜扣肉就曾是他最爱的菜式。可以说,淮安的水土养育了周总理,但他的根在绍兴,他的血液中流淌着绍兴的文脉基因。作为他的侄女,周秉德与绍兴自然也是血脉相连。

周恩来与周秉德

“我是浙江绍兴人,新中国刚成立时我父亲给我报户口,户口本上的籍贯写的都是浙江绍兴,我的父辈们虽然在苏北淮安出生长大,但他们都忘不了祖辈根脉,因而仍以绍兴人自居。寻根溯源,我的根就在绍兴。非常遗憾的是,我并不是在这里出生,也没有在这里成长,没能见证这座城的过去。”周秉德娓娓道来。

1997年,适逢周总理百年诞辰前夕,为了讲述周总理在老家的故事,为12集电视专题片《百年恩来》收集素材,周秉德第一次回到家乡绍兴,当时她已经60岁。

“我很晚很晚才来到绍兴。”周秉德说,20岁左右时,她曾因工作到杭州出差,与“梦里水乡”只有一步之遥,“杭州距离绍兴其实很近了,我非常想来绍兴老家看一眼。但当时大家的组织性、纪律性特别强,就觉得我现在是在工作,没有这个任务(去绍兴),就不应该私自前来。”如今说起来,她还是有些遗憾。

时隔数年,她对第一次回“家”仍记忆犹新,粉墙黛瓦、小桥流水,处处彰显江南风情,就算到了冬天还是“绿绿汪汪”的,与北方是截然不同的风景。“这里对我而言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归属感,这里的风景和建筑非常美,这里的人格外友善,让我一回来就感觉深深融入。”

往后的二十多年里,她几乎年年回乡,重走伯父走过的路、见证家乡新变化。乡情如同陈年老酒越来越浓,故乡越发刻入心头。

1939年3月,周恩来以祭扫祖茔、寻访亲友的名义回到绍兴,进行抗日宣传工作,其间留下许多动人故事。80年后的2019年,后人周秉德和妹妹周秉宜,以及周恩来生前秘书、全国各地党史研究专家、学者等再访故地,重走周恩来当年视察绍兴之路,重温这段红色记忆。

“当年,我沿着大伯曾经的足迹,重访了绍兴唐家岙周家祖墓、绍兴龙山越王殿等地,与故乡的人们再续情谊,共同怀缅先辈。这一趟探寻之旅,我沿着祖辈的足迹触碰古城文脉,深深沉醉在深厚悠久的历史文化中,绍兴与我的联结越来越多。”往事历历在目,对周秉德而言,故乡早已是人生中不可分割的部分。

践行清正家风 续写奉献篇章

家风正,则为官清;家风劣,则为官浊,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风向标。作为与周恩来关系最密切的晚辈,在周总理言传身教的影响下,周秉德为人正直,品行端正。

“家风、家训是伯父给我们留下的最宝贵的财富,多年来我一直这样要求自己和身边人。”周秉德说。如今,已到耄耋之年的周秉德,始终坚持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个人感悟,向社会各界讲述周总理的家风、家训与家规,致力于让老一辈革命家精神代代相传。

这次回到家乡,她应邀在绍兴越城区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会暨“传承红色家风 弘扬革命精神”专题报告会上进行了专题辅导报告,以自己的人生经历和点滴感悟,搭配一张张生动的照片、一个个鲜活的故事,用最深情的语言讲述了温暖而又充满力量的“周恩来家风故事”,生动再现周总理崇高的精神风貌、伟大人格魅力与清明严正的家风,让大家深受洗礼,深有感触。

在周秉德的记忆里,伯父周恩来做事始终秉持公私分明的原则,对亲者严、疏者宽,“大伯的性格平和,但对家人的要求极为严格。他要求家里的每个孩子从小就要做个普通人,不论任何事都要靠自己的努力与奋斗,绝对不可以仗着他的身份搞特权。”

周秉德回忆,在北师大附中读中学时,每到周末放假,同学们中有的有汽车接送,而她总是坐公交车或走路回家。那时尚且年幼的她心理还有些不平衡,伯父却很严肃地告诉他,车是公家的,绝不能私用。“这在我心中树立下一个规范,我不能沾他一点光,不能因为他的关系得到任何好处,我要得到什么必须靠自己的努力。”

1952年,周秉德中学毕业,成绩优异的她本可以继续深造,但她却决心做一名乡村教师。“当时受苏联电影《乡村女教师》的影响,非常憧憬成为一名教书育人的教师,就去学了师范。”毕业后她主动申请前往农村小学,开始教师工作,然而才两三个月,就被调到了区委机关。

“伯伯看我去了机关就问我,做小学老师不应该在基层吗?你怎么跑到机关来了?是不是因为我周某人的关系?”她连忙解释,原来当时区委需要党员参与运动,而中小学中党员很少,周秉德便被抽调了过来。“听完后他说,那没办法了,但你还是要多在基层锻炼为好。”周秉德一直将这番教导牢记于心,后来,她选择与丈夫一同前往贵州山沟沟,在那里工作多年。

2021年7月11日,周秉德在天津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讲述周恩来家风故事。

几十年来,周秉德不仅是在讲述伯父周恩来的家风故事,更是在以实际行动践行伯父的谆谆教诲。她现在居住的楼房是一栋近70年历史的老房子,“当年分配住房时,我是符合申请条件的,但周围同事比我更需要住房,就一直没有申请。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在中新社工作时,负责管理单位职工的分房福利,但为了让其他困难职工分到房子,我依然多次放弃了分房机会,所以这么多年以来,一直居住在这里。”周秉德笑着说。

2016年,为了更好传承和弘扬周恩来精神,周秉德作为创始人,成立非营利组织大鸾翔宇慈善基金会。“大鸾”“翔宇”分别取自周总理的乳名和字,以此寓意基金会不忘初心,传承先辈未竟之事业,秉承“怀慈善之恒心,献福祉于民众”的使命与宗旨,将无边大爱洒满人间。

如今,基金会走进黔东南贫困地区,为大山里的孩子开拓一条向外求学的路;来到西部高原牧区,为当地百姓送去光伏电源设备,点亮美好生活……一桩桩慈善义举,也常能看到家乡绍兴爱心力量的身影。她将人间大爱不断传递,以亲身行动,践行清正家风,续写奉献篇章。

原标题:《家乡发展,如您所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