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书记于立忠: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底气和源动力

日前

《瞭望》特刊 新华社客户端发布文章

《海安市委书记于立忠:

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底气和源动力》

全文如下

海安紧紧围绕“枢纽海安、科创新城”战略定位,紧紧抓住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统筹推进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等各项工作,经济运行呈现回升向好态势。

——枢纽海安,首要在交通。盐通高铁、宁启铁路、新长铁路、海洋铁路等四条铁路在此交汇,可直达北京、上海、南京、杭州、重庆、深圳等大城市。海安至东盟国际班列列入铁路列车运行图,稳定开行。

4月25日,江苏首趟中老铁路(海安—琅勃拉邦)国际货运列车化肥专列驶出南京货运中心海安货运站(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许丛军 摄)

两条高速(启扬高速、沈海高速)、三条国道(328国道、204国道、228国道)、三条省道(226省道、353省道、430省道)在这儿交错,形成“四纵三横一联”的公路骨干网。

水路方面,连申线、通扬线等高等级航道交织于此,沟通长江、淮河两大水系;海安凤山港是南通市唯一的千吨级内河集装箱码头。

——枢纽海安,核心在转化。近年来,我们不断探索,积极构建公铁水多式联运、期货交割、保税物流、现货贸易四大功能平台,将枢纽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金融优势。

海安产业优势明显,1-9月,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110亿元、增长6.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5.5亿元、增长12.5%;工业开票销售1745.5亿元、增长3.7%;服务业开票销售896.6亿元、增长17%。

作为传统农业大市,海安锚定建设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新时代“苏中新鱼米之乡”战略目标,立足一粒米、一滴油、一只蛋、一条鱼、一根丝“五位一体”产业格局,不断夯实传统优势特色产业转型基础。

3月28日,江苏省海安市李堡镇中凌村农民驾驶植保机械进行小麦病虫害防治作业(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翟慧勇 摄)

没有过时的产业,只有落后的观念。海安是建筑之乡,面对房地产行业下行及部分头部房企暴雷等多重超预期的困难挑战,我们成立专班全力服务建筑企业纾困解难工作。目前,建筑业总体呈现风险可控、困难见底、转型加快的局面。

——枢纽海安,创新是源泉。科技创新,是一座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底气和源动力,也是我们海安的第三大优势。我们强化顶层设计,创造性构建“1+13+1”科创体系,成为首批国家创新型县(市)。

以前,相关部门推动企业和高校院所进行产学研合作,企业不感兴趣,相关部门只能拖着他们跑合作。而现在,企业主动提需求,相关部门积极对接服务,通过举办“创新创业在海安”“两院院士走进海安”等主题活动,邀请长三角高校院所专家教授来海指导。今年,在主题活动上,10条产业链牵手“大院大所”。同时,积极探索与高校院所共建科技创新平台,赴海成立研究基地等。

2022年7月15日,江苏省海安市南莫镇一家纺织公司生产车间内,工人在生产线上工作。新华社发(翟慧勇 摄)

发展是硬道理,也是永恒的主题。结合我们的特色优势,找准发展方向和发展路径,上下齐心,我们海安将全力以赴聚力稳增长、促投资、增后劲,为南通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勇挑大梁、多作贡献。

▎来 源:新华社

▎编 辑:周瑞萌

▎校 对:梅 玲

▎责 编:缪 凡 许小健

▎审 核:周颖亚 杨 鹏

▎声 明:凡“海安发布”原创稿件,转载或引用请注明来源及原作者!部分素材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关注海安发布

了解更多资讯 ↓

原标题:《市委书记于立忠: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底气和源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