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 | 千年摩诃池,元点成都韵

摩诃池,是成都历史上一处重要的历史文化景观,又名龙跃池、宣华池、宣华苑,是隋唐至两宋时期成都城内著名的池苑园林景观,北宋开始消亡,清朝最终不复存在。鲜为人知的是,在远远比纽约建城更早的年代,在中国西南内陆的中心城市——成都,也曾经拥有过这样一座“中央公园”,它同样占据了城市的核心空间,为居民提供了游憩之所,赋予人文以灵感,赋予生活以品质,却也随着城市的变迁而兴衰起伏、消亡重生。

成都天府文化公园摩诃池是成都天府文化公园的一大亮点和一期首先呈现的景点。位于公园的中心位置,是一个宽广而平静的水池,给人一种宁静和祥和的感觉。(图1)摩诃池的名字来源于佛教经典中的“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其中的“摩诃”意为大、广、宽广。池内水面宽广,给人一种广阔的感觉,象征着佛教中的智慧和博大胸怀。一期占地66.3亩,保留原生态基地大树营造予人畅想的唐风园林,成为市民喜闻乐见的游览胜地。

△ 图1 天府文化公园鸟瞰图 资料来源:作者自绘

场地内现状植物资源优越,分布着多棵长势良好的原生大树,一遍遍推敲场地与大树的位置关系,避让大树的同时,让其成为场地内可进行观赏的视线焦点。在现代景观设计中融入历史叙事表达,在游客、公园以及“公园的故事”三者之间建立联系,营造一个以观赏者感知体验为核心的生态复合型公共空间。既保留遗址的历史感,又具备纽约中央公园一样的休闲功能,让市民来感受现代的生活和历史的空间格局,在市中心高密度中心城市发挥生态修复与社会公共功能。(图2-3)

△ 图2 天府文化公园摩诃池平面图 资料来源:作者自绘

△ 图3 天府文化公园摩诃池效果图 资料来源:作者自绘

不聚焦于呈现某个时代的摩诃池,也不复原任何时期的比例与尺度,而是最大程度地理解其对于成都这座城市及市民的意义。提取其不同时代,都给与人民与人畅想的诗意氛围,重现其作为市民喜闻乐见的游览胜地的意义,创造一个属于当代市民的诗意园林。公园串联不同时期的成都的历史遗存,形成城市发展的时间记忆。通过景观公共空间整合周边道路交通、市政地铁、历史遗存等多要素;让多处历史建筑与遗迹的保护与利用,活化场景古今共融;最后形成高密度城市中心的公园绿地,发挥生态修复与社会公共功能。在设计中通过古诗词的描绘,将景点一一进行展现。(图4)

△ 图4 摩诃池实景鸟瞰图 资料来源:维希摄影

时光交错折叠新生

设计核心不聚焦呈现某个时代复刻,而是从摩诃池对成都这座城市和市民的意义出发,让人徜徉期间感受在不同朝代人们对于摩诃池美好的畅享,以七个生态诗意园林场景为载体。跟随古人的浪漫沿着“海棠花发盛春天,游赏无时引御筵”摩诃故径信步花道,行至“才人出入每参随,笔砚将行绕曲池”中古树树荫下的小憩畅饮之地,享受碧水吟诗之乐。也可立于柳桡台,感受杨柳拂岸,荷塘夏风之景尽收眼底的“画舸轻桡柳色新,摩诃池上醉青春。”在芙蓉阁前闭目追忆“锦城上起凝烟阁,拥殿遮楼一向高。” 如今承载着无数老成都人的烟火记忆的白果苑,也已与摩诃池融为一体,场地内留存十余株百年银杏,其中一株已有约四百年树龄,重现诗词歌赋于百年银杏林,林下形成诗词胜景。林畔的宫墙遗址原址复原与摩诃池不同朝代演变介绍让市民可感知历史,宫墙采用明代灌浆古法砌筑考古分层揭露展示,让文物活化可感知。“花重锦城风光好,摩诃池上柳色新。”摩诃池畔我们都能与千年前的古人共享。

△ 图5 摩诃池七景之一“白果苑”实景 资料来源:张静摄

△ 图6 摩诃池七景之二“信步花道”实景 资料来源:鲍捷摄

△ 图7 摩诃池七景之三“摩诃挹翠”实景 资料来源:鲍捷摄

△ 图8 摩诃池七景之四“宫墙遗址”实景 资料来源:张静摄

△ 图8 摩诃池七景之五“芙蓉阁”实景 资料来源:张静摄

△ 图8 摩诃池七景之六“摩诃池遗址演变”实景

资料来源:杨昇豫

△ 图8 摩诃池七景之七“柳桡台”实景 资料来源:维希摄影

预计2026年完成骡马市tod和东华门遗址内场,2030年全面呈现天府文化公园古今共融场景,形成多处历史建筑与遗迹的保护与利用,活化场景融合考古、文化、空间三大要素叠加,构建独一无二的城市中央公园,一池、一园、一心、一环、一廊、一台、一坊。(图9、10、11)

△ 图9 天府文化公园总平面 资料来源:作者自绘

△ 图10 一池、一园、一心、一环、一廊、一台、

一坊空间结构 资料来源:作者自绘

△ 图11 天府文化公园其余六景点 资料来源:作者自绘

2035年持续助力成都老城复兴。(图12)

△ 图12 天府文化公园分期呈现 资料来源:作者自绘

成都中心天府文化公园是打开承载成都数千年历史与文化的“容器”,助力成都高质量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让更多市民了解“成都元点”,更好地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未来让人们“游一园”而“恋一城”,体验成都历史烟火,畅享城市美好未来。

原标题:《作品 | 千年摩诃池,元点成都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