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加:如何在“北方巴黎”city walk

拉脱维亚首都里加是波罗的海三国最大城市,上世纪30年代,享誉世界的英国作家格雷厄姆·格林游历波罗的海三国后,将里加称作“北方巴黎”。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一代代里加人一步步扩大城市外延,通过规划塑造城市肌理,终于构建出今日的里加。

相比一般的欧洲老城,里加更为多元,老城与新艺术街区交相辉映,1998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整体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而且一路上吃吃喝喝走走停停,也让里加更为契合city walk的真谛。

在中央市场吃个豪华早餐

相比里加老城和新艺术街区,中央市场相对偏僻,距离老城有二十分钟步行距离。一条宽阔大街,两侧都是欧洲老城市临近铁路或港口区域常见的仓库式旧建筑,中央市场就在路的尽头,临河而建。

中央市场落成于1930年,是欧洲最大室内市场,由五个大圆棚组成,最初是停放德国齐柏林飞艇的机棚。当飞机逐渐成熟,齐柏林飞艇没落后,这里就被改造为市场,总面积达七万多平方米。

旧时机棚。本文图片均由作者拍摄

市场内部

里加中央市场的摊位达三千多个,以鱼市大棚最具特色。里加并不靠海,但拉脱维亚有绵长海岸线,最近的海滨城市尤尔马拉距离里加仅仅二十公里。里加人酷爱海产,各种鲜鱼让人眼花缭乱。因为海产丰富,人口少,所以更多的鱼被制成熏鱼和腌鱼。在最常见的鱼生中,三文鱼和吞拿鱼比例最大,一块块大如枕头的三文鱼肉,在保鲜膜下透着光彩,比它更艳丽的则是大盆装的三文鱼籽,晶莹剔透、红如胭脂。这些食材虽常见,可一旦海量呈现,视觉效果极其惊人。

一个摊档

不过这些都得拿回家烹制后才能吃,作为游客只能过眼瘾。若要找早餐,得走出鱼市。在鱼市和菜市两个大棚间的过道上,有一家不起眼但相当棒的快餐店。

这家店主打鱼生,还主打颜值,玻璃柜里摆满以面包铺底的鱼生,各有搭配。三文鱼配普通白面包,鱼肉上还长了颗眼睛,那是青橄榄。肥嫩的鲭鱼配黑麦面包,撒上碎薄荷。希鲮鱼配燕麦面包、西红柿、生菜和鸡蛋,之所以配料最多,是因为它油脂丰润,铺多几层方可确保不渗漏。三款鱼生各有滋味,都极其鲜美,但最好吃的却是希鲮鱼下的燕麦面包,鱼油强行渗入面包,原本粗砺的面包饱含汁液,口感变得绵软甘香。

食店里的食物

里加老城:因商业而生

相比吃吃喝喝的中央市场,里加老城显然更有历史底蕴。拥有八百多年历史的它,陈旧古朴但并不颓败。

步兵市场是多数游客进入老城的起点,它旁边便是市政厅广场,与市政厅相对的是里加最著名建筑——黑头宫。

黑头宫

黑头宫内部大厅

里加自古已有人类聚居,1201年获得城市权,1282年加入汉萨同盟,成为波罗的海最重要的贸易中心之一。1918年,拉脱维亚终结了长达七百多年的外族统治,宣布独立,里加成为首都。1991年,拉脱维亚再次独立,里加仍为首都。

里加市政厅

眼前的市政厅是2002年依照旧时形貌仿建而成。1334年,里加在这里建起第一座市政厅。18世纪时,新市政厅在原址上建起,但二战期间被毁。拥有华丽的红色梯形立面、被视为里加第一象征的黑头宫同样毁于二战,1941年6月28日在德军空袭中沦为废墟,目前的建筑于1995年到1999年间按旧时图纸重建。黑头宫大门上方刻着一句“如果有一天我倒塌了,必会浴火重生”,里加人实现了这句誓言。对于里加人来说,市政厅象征的行政权力,从来都不及悠久商业传统,这多少拜汉萨同盟时期的辉煌所赐。

黑头宫始建于1344年,当时里加受益于地理位置和汉萨同盟,商贸极为发达。城中海外单身商人(主要是日耳曼人)组成行会,名为黑头兄弟会。

黑头宫展品

他们所信奉的“黑头”,是公元3世纪罗马帝国军人莫里茨。因为拒绝罗马帝国皇帝下达的屠杀基督徒命令,莫里茨于公元287年被处决,后被封为基督教圣徒,在汉萨同盟时代成为日耳曼商人行会的主保圣人。因为这位守护神是黑人,所以行会便起名黑头兄弟会。

黑头宫最初形貌已不可考,如今精美外墙的原版,最早出现在16至17世纪,主打文艺复兴风格,立面的山墙上有精美石雕和金属装饰,1622年安装了镶金外饰的天文钟。

旧时行会组织与市政厅分庭抗礼,在当年的商业城市中可算常态。在德国北部(如不莱梅等城市)常可见到的罗兰雕像,在里加市政厅广场上同样存在,面向市政厅,背朝黑头宫。作为公正与自由的象征,它也被视为商业保护神。

罗兰雕像

在以建筑闻名的里加老城,黑头宫只是行会建筑探寻的起点,老城里的知名中世纪建筑多半都与商业有关。

堪称忘年交的“三兄弟”是仅有的例外。这是三栋不同年代的建筑,相邻而建。最右侧的白色建筑年代最久远,建于15世纪,也是目前拉脱维亚最古老的民居。它的山墙立面层层向上,窗户极小,这是因为当年征收“窗户税”,窗户越大,收税越高。中间的黄色建筑在17世纪时得到整修,带有浓厚的文艺复兴风格,并于1746年再次修整立面。最左侧的蓝色建筑则诞生于18世纪。当年的里加,人们在狭窄街道中竭力利用空间,于是便有了一座座这般狭窄的小楼。

“三兄弟”

如果要找宏大建筑,除了教堂,便是行会建筑。沿着狭窄老街前行,走到里加最漂亮的里维广场,就可以见到昔日商贸都市的辉煌过往。

以新哥特式风格矗立的大基尔特之屋,是里维广场四周最宏大的一幢建筑。1330年,由日耳曼富商组成的大基尔特行会组织成立。19世纪,行会在哥特式旧建筑基础上,改建成这栋新哥特式风格的大基尔特之屋,如今是拉脱维亚国家爱乐管弦乐团的演奏大厅。

大基尔特之屋

有大就有小,大基尔特之屋对面的小基尔特之屋,同样在19世纪改建而成,一直是工匠行会的所在地。

不过人们来到里维广场,最喜欢看的不是它们俩,而是抬头找猫——就在斜对面的路口,有一座黄色墙身的五层大楼,豪华气派,两侧塔楼顶端各立着一只猫。

猫之屋

这座被称为猫之屋的建筑,同样属于商人,但这位商人却不属于行会。话说这位德国富商因为生活不检点而被大基尔特行会组织拒绝,他因此大怒,自建了一栋豪宅跟大基尔特之屋打对台戏。不但房子建得漂亮,还在顶端弄了两只怒猫雕像,屁股和竖起的尾巴冲着大基尔特之屋。

面对这种羞辱,大基尔特自然不能忍,双方还为此闹上公堂,一直闹到一战爆发。如今看来,应该是这位一个人挑战一个组织的德国富商作出了让步,他楼上的两只猫都变了方向,改成头朝向大基尔特之屋。

里维广场可算是里加最童话的地方,尤其是那一排高低错落、颜色各异的斜顶小屋,清一色的餐厅和咖啡馆,从早到晚都很热闹。

里维广场一角

登顶圣彼得大教堂,可以见到最好的里加

拥有72米高塔楼、总高度123米的圣彼得大教堂是里加老城最高的建筑,它建于1209年,1721年毁于大火,彼得大帝下令重建。二战时,教堂再次毁于战火。二战前,它是欧洲最高的木制建筑。几百年来的多次整修,使它兼容哥特式、罗马式和巴洛克式等多种风格。最具特色之处是廊柱支撑的大门,门框上有精美浮雕和雕像。

圣彼得大教堂

教堂顶端的公鸡雕像最为抢眼。这种鸡身两侧分别是金色和黑色的镀金公鸡可不是装饰之用,它最早被当地居民视为辟邪之物,中世纪时成为非常重要的风向鸡。因为里加有河又有海,船只来往频密,人们靠教堂顶端的风向鸡来判断风向,这个习俗一直延续到1985年。

从1491年起,里加人就一直在与圣彼得大教堂的塔楼金属顶端和风向鸡较劲。因为建设难度太大,不止一次发生风向鸡掉下来的事故,甚至还有整座金属塔坠下砸死人的悲剧。截止到1941年,圣彼得大教堂曾有过六个风向鸡,其中四个毁于暴风雨,还有一个自行倒下,最后一个则跟着塔楼倒下。直至1970年,第七个风向鸡出现,并竖立至今。

登顶圣彼得大教堂塔楼,是欣赏里加的最好角度。与大多数教堂必须气喘吁吁爬几百级台阶才能上去不同,圣彼得大教堂是欧洲少有的可电梯登顶教堂。1970年,里加政府为教堂安装电梯,可以让人们轻松登上塔楼顶端。

里加老城

俯瞰里加,一片片红瓦建筑间是蜿蜒狭窄的道路,可见四通八达的脉络。里加老城的路都由石头铺就,而且石头来自许多国家,其中以英国和瑞典为最多。英国石头都是未经加工的鹅卵石,原本是货船的压舱石,当货船在里加码头装满货物返航时,就会将这些石头留下铺路。瑞典石头则是条石,但并不是打横铺路,而是竖着插入地里,形成极坚固的石板路。

里加老城的其他高耸建筑也都是教堂。圆顶的圣玛丽亚大教堂在1211年接受主教授任仪式后,就成为里加主座教堂,它也是波罗的海国家最大的中世纪教堂。1883年,德国管风琴公司为这座教堂建造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管风琴,共有6818支不同大小的管子组成,最长的音管达10米、最短的仅有13毫米,如今仍然是欧洲最大、世界第四大管风琴。当年为了致敬这座管风琴的落成,李斯特还专门创作了一首《赞颂上帝》。

圣玛丽亚大教堂

教堂的彩绘玻璃则描绘了里加历史上的各种重要事件,但可惜目前只保存了北面部分,南面花窗毁于二战炮火。1641年安放的巴洛克式木雕讲坛,雕刻着耶稣与十二使徒像。与圣彼得大教堂一样,圣玛丽亚大教堂的顶端也有一只风向鸡。它的尖塔也历经多次雷击而被迫重建,如今所见的塔楼是1776年所建成。

拥有80米塔楼的圣雅各布教堂,是里加老城中唯一仍保持着哥特式塔楼的教堂。它原先有一座大钟,但与一般教堂的钟楼不同,大钟并不在钟塔内,而是挂在外面。为了遮风挡雨,钟的上方还加盖了一个小屋顶。不过在一战期间,大钟被俄国人掠走。外形简单、新古典主义风格的拉脱维亚国会则在教堂对面。

老城之外是里加的母亲河——道加瓦河。几座大桥横亘于河面上,对岸是里加的新区,还有大片茂密森林。拉脱维亚的森林覆盖率高达44%,即使是首都中心区也不例外。道加瓦河自古以来就是非常重要的贸易路线,是维京人通往拜占庭的德维纳-第聂伯河航道的一部分。也正是依托道加瓦河,里加在中世纪早期就发展为维京贸易的中心。

目力所及之处,还有里加的新艺术街区,如果说老城见证着中世纪的荣光,新艺术街区则是里加的昨日记忆。

一河两岸

新艺术街区——逛街也能治颈椎病

从老城前往新艺术街区,步行不过二三十分钟,二者之间隔着里加自由广场和大片绿地。

说起新艺术风格,许多人会想到西班牙,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里加老城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时,在评语中单独提到了里加的新艺术建筑,指其是“世界上独一无二且最大的新艺术风格建筑群”。

新艺术风格建筑

所谓新艺术风格,主要受英国“工艺美术运动”影响,发端于法国,盛行于19世纪80年代到20世纪10年代之间的欧洲。它摒弃繁琐的维多利亚风格装饰,也厌恶工业时代的粗糙,倾向于流畅、婀娜的线条运用。它强调完全自由的创作,通过幻想元素表现出艺术审美。

新艺术风格风靡欧洲时,里加正是中东欧贸易往来的重要枢纽,港口地位重要,工业发展迅速,商业高度繁荣,是整个波罗的海沿岸的第三大城市。

也正是依托经济发展,它正经历一场新的造城运动。早在1856年起,里加就像许多欧洲大城市那样,陆续拆除中世纪时期的防御工事,以扩大城市外延。城墙被拆除后,林荫大道与新式公园陆续建成,城市规划呈现代化的网格状推进。

与巴黎一样,里加的新城规划有非常严格的规定,要求建筑不能高于六层或21.3米。也正因此,当我在圣彼得教堂的塔顶望向新艺术街区时,它几乎没有高低起伏,没有任何建筑凌驾于其他之上。

从1897年到1913年,里加城区面积增加了88%,人口高速增长。新艺术风格建筑在这一期间拔地而起,糅合了装饰艺术与浪漫民族主义。1901年是一个建设高峰期,这是为了庆祝里加建城700周年。而在1910年至1913年间,里加每年有三五百座新建筑在新街区拔地而起,其中大量都是新艺术风格。

如今,里加仍然完好保存着八百多座新艺术风格建筑,是新艺术风格建筑保存最多最完整的城市。它们主要集中于阿尔伯特大街、伊丽莎白大街和斯特拉涅库大街。

新艺术风格在建筑领域的最典型呈现,就是外观上随处可见的繁复浮雕。这种浮雕主要集中于建筑的门楣、窗顶、层间墙面和山墙上,有别于文艺复兴风格,崇尚夸张手法,大量利用古希腊人物头像和魔兽形象。

新艺术风格建筑细节

建筑顶端山墙很特别

新艺术街区或许是里加最适合漫步的地方,相比游客集中的老城,这里人少得多,两侧总有惊喜,仰着头东张西望就行。都说去教堂看穹顶可治颈椎病,在这里逛街也有同样效果。

唯一可惜的是,最精华的阿尔伯特大街颇为狭窄,即使拍摄马路对面的建筑,也很难拍出全景。这条大街上多是民宅,外观新旧杂陈,浮雕各有不同。不可错过的是阿尔伯特大街12号的新艺术风格博物馆,始建于 1903 年,它原本是建筑师康斯坦丁·贝克森的私人住宅,以螺旋大楼梯而闻名。博物馆收集了大量 20 世纪初新艺术风格的家具、餐具、钟表、灯具、墙饰、雕塑和织物等,布置成昔日中产阶级住宅的模样。

伊丽莎白大街要宽阔一些,里加经济大学和里加法律大学都在这里,建筑立面极其华美。也有不少仍是民宅,底层有公司、商铺与名牌店。各种象征主义的幻想元素、自然主义的植物与动物元素都随处可见。

伊丽莎白大街的民宅,典型的新艺术风格建筑

这些新艺术风格建筑中,有六成出自拉脱维亚本土建筑师的设计。但也有不少出自俄国建筑师米哈伊尔·爱森斯坦之手。这位建筑师还有个比他名气大得多的儿子——被誉为“俄国电影之父”的导演谢尔盖·爱森斯坦。据说后者的蒙太奇手法,就是少年时代在里加居住时,受父亲建筑思维所启发。

阿尔伯特大街就有多座建筑为米哈伊尔·爱森斯坦所设计,包括2号、4号、8号和13号等。其中2号建筑建于1906年,是里加最后一批新艺术风格建筑之一,土黄色外墙,红色和蓝色瓷砖点缀,立柱上的两个手持火把的女神雕塑和入口两侧的狮身人面像最为抢眼。4号建筑顶端则有三个美杜莎头像,是典型的希腊元素。8号建筑的天蓝色外墙非常清新,外立面中间是凸出的环形阳台。13号建筑的外墙相当复杂,包括各种头像、面具、花朵、蔓藤和几何图形。

兼容中世纪古城和新艺术风格街区的里加,本身就是极幸运的历史交汇产物。如今的它,还拥有19世纪的林荫大道与周围的旧郊区,还拥有两侧均有绿化带的城市运河,典型的矩形街道网络,建筑和公共空间和谐共存。

作为汉萨同盟重镇,里加在中世纪已经高度繁荣。但在建设过程中,它并未被城墙等因素困扰,老城与新城并未截然分开,始终在拆旧建新中自我融合,并记录着欧洲的贸易、文化,乃至东西方的碰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