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循环:高血压防治有了新靶点

高血压作为最常见的慢性病之一,是我国心脑血管疾病致死致残的重要危险因素,可导致心、脑、肾等重要脏器损伤。高血压的发病涉及环境、遗传等多种因素,目前仍不完全明确,临床尚无有效手段根治。因此,探索高血压发病机制和新靶点,对有效防治高血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认识微循环

血压是血液对血管壁的压力。收缩压是心脏收缩时,从心脏射出的血液对主动脉产生的压力;舒张压是心脏舒张时,血液承受的小动脉回缩时的压力。

影响血压的两大因素分别是容量和阻力,外周循环阻力增加是原发性高血压发生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总外周阻力约有70%由小动脉提供,即大动脉与静脉之间血压下降的大部分过程发生于该部位。该部位包括小动脉、微动脉、毛细血管、微静脉(微循环)。

微循环是决定外周阻力的最关键部位,是直径20~200微米的微血管网,占体内血管总数的90%。微循环的基本功能是进行血液和组织液之间的物质交换,合理分配组织内营养物质和氧气供应,并可通过调节微血管而避免毛细血管静水压力波动过大,对确定总体外周血管阻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此外,微循环还参与机体器官之间的能量传递(如三磷酸腺苷、磷酸肌酸等)和信息传递(如神经电信号、神经递质、激素等)。微循环障碍可能参与高血压发生、发展的全过程,既是高血压发病的原因,也是结果。

微循环已成为高血压防治的新靶点

微循环障碍通常分为功能障碍和结构障碍两大类。功能障碍是指微血管血流灌注减少或无血流灌注。结构障碍则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第一,微血管密度下降。微血管网状空间密度下降,单位面积微血管密度下降或单位长度微血管密度下降。

第二,微血管畸形。微血管扭曲变形,呈交叉状或麻花状。

第三,微血管管壁增厚。微血管管壁厚度增加并导致血管弹性下降,即血管收缩性反应增强或舒张性反应减弱。

第四,管腔狭窄。微血管内直径变短并导致血管壁、管腔比值升高,微血管中膜厚度与内腔比值升高。

微循环障碍与高血压常伴随发生,但二者之间的因果关系尚不明确。微循环结构障碍、功能障碍与高血压之间存在非常复杂的神经体液因素且具有相互作用。神经体液因素会引起血流动力学的反弹效应,而血流动力学改变会进一步影响微循环结构和功能,三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高血压患者存在微循环稀疏

近年来,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陶军教授率领研究团队在高血压发生、发展与治疗方面持续开展相关研究,深入探讨微循环血管病变在高血压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研究成果发表在《柳叶刀》子刊,并获得高度评价。该研究从临床出发,利用指襞显微镜检测指襞微血管密度和眼底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检查(OCT)检测视网膜微血管密度,进一步证实了高血压患者存在微循环稀疏。

该研究揭示了内皮祖细胞CXCR4/JAK2/SIRT5信号通路异常导致线粒体功能障碍介导的血管生成能力下降,从而引起高血压微循环稀疏,提出线粒体功能障碍是高血压微循环稀疏的机制之一,是高血压发病机制的重要补充。该研究同时为防治高血压微血管稀疏提供了新的治疗靶点和策略,对以血管病变为基础的高血压防治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和潜在应用价值。

如何提升降压药疗效

北京大学医学部韩晶岩教授于2019年10月在《生理学前沿》杂志上发表了一项最新高血压微循环研究成果,即养血清脑丸减轻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脑微血管渗出和神经元损伤的作用和机理。研究围绕作用于动脉系统的降压药依那普利、硝苯地平,及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治疗高血压头晕头痛的中成药养血清脑丸开展。

该研究证实了,养血清脑丸可抑制原发性高血压大鼠脑细静脉血浆白蛋白渗出、海马微血管周围水肿、脑水肿、微血管闭锁,并改善脑灌流量。依那普利及硝苯地平是扩张动脉的药物,但不能解除细静脉和毛细血管的渗出、微血管周围水肿和闭锁,而养血清脑丸可弥补依那普利及硝苯地平的不足。研究表明,养血清脑丸与依那普利、硝苯地平联合使用,不仅没有影响两者的降压效果,在改善动脉系统的同时,还可减轻毛细血管和细静脉的渗出。

文:夏希

原标题:《关注微循环:高血压防治有了新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