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畹町”系傣语,意为“太阳当顶”。畹町很有名,是一座袖珍的历史名镇,曾是全国最小的边境城市。畹町很小,面积103平方千米。畹町接边,与缅甸九谷相邻,国境线28.646公里,被誉为“西南国门”。 1954 年2月,中央政务院批准设立县级畹町镇人民政府,是当时全国唯一的县级镇。1985年,在全国很多地方还不知道为何而为“市”何能为“市”之时,畹町就是一个名正言顺的县级市,并且成为全国第一批沿边开放城市。而当全国不少地方都纷纷设市、改市的时候,1999年,畹町却又成为一个镇了。时势使然,走了一圈,回到了“原点”。
畹町从市到镇,把辉煌留在了身后。1999年1月1日,国务院批准撤销畹町市,将其行政区域并入瑞丽市,把接力棒交给了瑞丽,而它自己重新以“镇”的身份示人。而这次,它是在更高层面上的回归。畹町以新的姿态、新的形象出现在世人面前。畹町目前是中缅贸易的重要通道,中部的畹町口岸、东部的广董通道和西部的芒满通道,与亚太交通对接,共同为中缅贸易发展和人文交流作出贡献,成为重要的节点。
历史的记忆
畹町有名,是因为畹町有很多历史的记忆,是因为畹町见证了很多历史事件。
20万血肉之躯筑就的滇缅公路在畹町对接。上世纪30年代,在滇西的崇山峻岭中修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一无技术、二无工具,完全凭一腔报国热情,完全靠人力和智慧。12个县的各族群众,自带口粮行李汇集沿线工地,如此庞大的人群和队伍,那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那是一个多么壮观的工地,那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仅凭最原始的工具、仅凭靠信念的力量,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硬是在绝壁深壑、高山峡谷中修筑了一条连接中缅的抗日生命线。滇缅公路翻越云岭、高黎贡山等崇山峻岭,跨越怒江、澜沧江等水系,全长1146公里。修筑滇缅公路仅用9个月时间,却付出了三千余人的生命代价,可谓是“一寸公路一寸血”。1938年8月31日,滇缅公路全线通车,畹町成为中国西南重要的国际交通要道。1945年1月,从印度的雷多,经缅甸密支那,分南北两线连接滇缅公路的“中印公路”胜利打通,从此滇缅公路有了一个新的名字,滇缅公路变成了“史迪威公路”。
在抗战最为艰难的时期,滇缅公路曾经作为中国唯一的陆上通道,承担着援华抗战物资的重要任务,是名副其实的“输血管”和“生命线”,畹町也就成为中美英三国盟军的大本营,物资的集散地,每天都有大量的物资从这里被运往内地,几十万中国远征军从这里走出国境,在缅甸的丛林里抗击日军。
滇缅公路是那个年代最为传奇的公路,是中国依然可以保持对外联通的唯一通道,也是一条让国人寄于极大希望的公路,更是一条对抗战胜利作出特殊贡献的功勋级的公路,能享受此殊荣实属难得。如今,滇缅公路已经被更为高效便捷的等级公路所代替,但它的历史作用已经永远刻录在了历史的丰碑上。
图:滇缅公路图
祖国召唤·告别南洋
滇缅公路开通后,有一群特殊的群体成为这条运输线上的重要力量,这就是“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服务团”,也就是南洋华侨机工。滇缅公路修通以后,为保证抗战物资及时运往前线,急需大量的机修工和驾驶员。应昆明西南运输总处请求,以爱国侨领陈嘉庚为首的“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发出公告,招募华侨机工回国效力。在南洋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号召下,众多爱国华侨积极响应号召踊跃报名,先后有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缅甸、越南、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国的3200余名华侨组成“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抗战服务团”,分九批回国支援抗战,与国内6000多名机工并肩作战,开动了滇缅公路上近三分之一的军车。1940年,陈嘉庚先生率团回国慰劳抗敌军民期间曾两次视察滇缅公路,并到到畹町,毛主席称赞他是“华侨旗帜,民族先锋”。南洋华侨机工辗转于中国西南各省、缅甸、印度等地,不畏艰险,出生入死,昼夜不停抢运军需,有力支援了人民抗战。1939年至1942年的三年时间,滇缅公路一共抢运了军需物资50多万吨、汽车15000多辆,以及其他大量的物资及用品,有1000多人为国捐躯。南洋华侨机工为抗战胜利作出了特殊的贡献,他们绝对是配得上“赤子功勋”之誉的。
为纪念那些毅然回国为祖国抗战服务的华侨赤子,1985年,云南省政府在昆明西山修建了一座“南侨机工抗日纪念碑”。2005年,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之际,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在畹町建立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抗日纪念碑,以纪念南侨机工回国抗战赤子功勋、彰显海外侨胞历史功绩。畹町还建有南洋机工纪念馆,让后人了解那些可歌可泣的故事,缅怀先烈英雄的壮举,铭记那段悲壮的历史。
图: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抗日纪念碑 图:《告别南洋》
畹町桥
在畹町桥头,陈列着一个当年筑路用的石磙,刻有:“万众筑血路,机工谱丹心。远征壮歌行,铸就抗日功。”的诗句,短短的四句诗,就把修筑滇缅公路的艰辛、南洋华侨机工的爱国之举、远征军的悲壮、对抗战的巨大贡献进行了高度的概括和生动形象的描绘。此时此刻,四句诗句似乎幻化成一幅幅画面在脑海中缓缓呈现,甚至是扑面而来,让你猝不及防,直击内心深处。了解那段历史的人,一定是会深深地受到震撼的,一定会想到远征军在缅甸丛林间艰难的岁月,想到国殇墓园9000多名的英灵;一定会想到滇西被日占领的情景,想到滇西大反攻;修筑滇缅公路的场面,想到滇缅公路上一眼望不到头的车队和那些为支援祖国抗战的南洋华侨机工。
在石磙旁边立有一石碑,上书“滇缅中印(史迪威公路)交汇点959KM”字样,在“959KM”这个点上是一座桥,这就是畹町桥。一条路在此交汇、一个车队在此出入、一支军队由此出征,一个国家的命运也与这一座桥紧紧地连在一起,那时的畹町是最为繁忙的地方,那时的畹町是全国关注的焦点。
图:滇缅铁路筑路石磙与滇缅中印(史迪威公路)交汇点959KM
畹町桥是一座抗战名桥,虽然曾毁于战火,但它却亲历了那段历史,记录和见证了那段历史。10万远征军踏过畹町桥入缅抗击日寇,无数援华抗战物资从畹町转运内地,送往抗战前线。日寇也曾从畹町桥窜入滇西,使怒江以西2万多平方公里国土沦陷。畹町桥也见证了1945年1月20日,中国远征军将日军赶出畹町国门,迎来了滇西抗战全面胜利的重要时刻。
图:畹町桥(2019年摄)
畹町见证了中缅胞波情谊的一段佳话。1956年12月15日,在结束缅甸访问后,周恩来总理与缅甸总理吴巴瑞肩并肩从缅甸九谷踏上畹町桥,步入中国畹町。在畹町桥头举行的隆重欢迎仪式上,中缅两国总理检阅了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队。之后,两国总理赴德宏芒市出席中缅两国边民联欢大会,谱写了中缅胞波友谊的一段经典乐章。在德宏期间,两国总理在芒市种下两棵象征中缅友谊的缅桂树,如今几十年过去了,两棵缅桂树枝繁叶茂,象征着两国人民胞波情谊常青。畹町见证中缅两国的胞波情谊,畹町桥成为连接中缅胞波情谊的桥,更成为中缅友谊的象征。
图:中缅友谊树(左为周恩来总理植,右为缅甸前总理吴巴瑞植)
2007年,有关部门在两国总理当年下榻休息的小楼建立了中缅友好纪念馆。当年中缅两国总理工作休息时使用过的家具等文物,还陈列了100多份反映50多年来中缅友好往来历史的图片及文献资料,这些文物和图片资料弥足珍贵,生动见证和纪录了中缅两国的胞波情谊,见证了畹町桥的一段佳话。
畹町桥是一座树立新中国和平外交形象的桥梁,新中国的和平外交从这里走向世界、从这里走进各国人民心中。
站在畹町桥头追思扶今,畹町的希望在前方,路在脚下。
畹町太阳正当顶!
(作者:张高原,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研究所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北京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院立场无关,文责自负。引用、转载请标注作者信息及文章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