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庆历史悠久,
文化底蕴深厚,
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
国家森林城市、全国文明城市、
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全国双拥模范城……
更被誉为“中国砚都”。
那么,
你对肇庆的了解有多少呢?
往下看,
小编带你全方位深入了解肇庆!
肇庆——广府文化发祥地之一
广府文化是指以广州为核心、以珠江三角洲为通行范围的粤语文化,它从属于岭南文化,是岭南地区三大民系(广府民系、客家民系、潮汕民系)中广府民系的代表文化。2011年,由广东现代化研究会、广东历史学会等进行的“广府文史考”确证,肇庆市封开县是广府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图丨欧镜开 摄
肇庆市封开县地处西江与贺江的交汇处,沿江向东可达今番禺,溯源向西可至今广西南宁,故有“两广门户”之称。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汉朝在今封开一带设立的广信县,为苍梧郡郡治,“广信”二字取自汉武帝诏书中的“初开粤地,宜广布恩信”之句。至宋代,广信以东划为广南东路,广信以西划为广南西路,广东、广西由此得名。
图丨张彬池 摄
西汉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汉武帝分天下郡县为13州,并设十三部刺史,广信县(即今封开县一带)由苍梧郡郡治升为交趾刺史部驻地,并凭借便利的交通和多元的文化逐步演变成为管治岭南的最高权力机构所在地和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唐大中五年(851年),封州(今封开地区)出了岭南地区第一位状元莫宣卿,开岭南文风之先。
肇庆市封开县一带,
还是粤语的发源地之一。
据考证,
古南越语和中原古汉语,
在封开一带交会相融,
后扩展到西江和珠三角各地。
今肇庆地区的粤语保留了大量古汉语的发音,
成为肇庆作为“广府文化发祥地”
的又一实证。
图丨张彬池 摄
三国时期东吴黄武五年(226年)
实行交广分治,
番禺成为广州首府,
逐渐取代广信,
成为珠江流域最大的文化中心,
以番禺为中心的广佛地区,
成为广府文化的发展地。
肇庆概况
地理位置
肇庆市位于广东省中西部,东部和东南部与佛山市接壤,西南与云浮市相连,西及西北与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和贺州市交界,北部及东北部与清远市相邻。全境位于北纬22°47′-24°24′和东经111°21′-112°52′。肇庆地处粤港澳大湾区,是大湾区与大西南唯一接壤城市。
行政区划
全市行政区域总面积148.91万公顷,设端州区、鼎湖区、高要区,辖广宁县、德庆县、封开县、怀集县,代管四会市,设87个镇、17个街道、1个民族乡、1255个行政村和299个社区。肇庆市政府驻端州区。
地形地貌
肇庆市地势西北高,东部和南部较低,整体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市境内既有珠江三角洲平原地带,又有粤西丘陵地带和部分山区。全境以中低山丘陵为主,平原较少,形成山地、盆地、丘陵、冲积平原等形态相间分布的山区地貌。山地和丘陵主要分布在北部的怀集、东北部的广宁和西部的封开与德庆等县,河谷、平原主要分布在东南部的四会、高要、鼎湖、端州等市(区)。
气候
肇庆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北回归线横穿其境。肇庆夏长冬短,雨量充沛,夏季始于4月中旬,10月底到11月初入秋,无气候意义上的冬季。年平均有霜日数约4天,年平均结冰日不到1天。肇庆气候主要特点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夏长冬短。
人口
截至2021年年末,肇庆市户籍总人口458.1万人,总户数1270852户,其中城镇户籍人口178.2万人。2022年末,全市常住人口412.84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215.25万人。
图丨来源 多彩肇庆
肇庆历史沿革
肇庆是岭南文化和粤语的
主要发祥地之一,
是中原文化与岭南文化、
西方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交汇最早的
地区之一。
肇庆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十四万年前区域就有人类生息繁衍,有逾二千二百年的建制史,春秋战国时期为百越地,秦建四会,汉置高要、统属交趾刺史部,隋立端州,宋徽宗再赐书易名为“肇庆府”,明清两代历时182年,更为两广总督府署驻地,成为岭南西江流域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重地。
图丨聂伟健 摄
史前
距今14万年左右,肇庆境内就有人类繁衍生息。约5千年前,肇庆先民已有锄耕农业、家畜饲养业、编织业及较先进的制陶业。
春秋战国
属百越地。境内的春秋晚期至战国墓葬出土的青铜器,有受中原商周文化和长江流域楚越文化影响的痕迹,也有岭南文化的显著特征。
秦
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秦平定百越,设南海郡、桂林郡及象郡。今肇庆地域分属桂林郡、南海郡。秦置四会县,是广东省四个最早的建制县之一,辖区包括今四会、广宁、怀集等市县的全部或部分区域,隶南海郡。
汉
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置高要县,包括今肇庆市端州区、高要区、鼎湖区,佛山市高明区和三水区西部、云浮市东部等地,隶属苍梧郡;四会县隶属南海郡。统属交趾刺史部。
南北朝
南朝宋元嘉三年(426年),分封阳县置开建县;元嘉十三年(436年)置怀集县,梁天监六年(507年)9月,高要由县升郡,置广州都督府于高要郡。
隋
隋开皇九年(589年)置端州,降高要郡为高要县,端州辖高要、端溪等县;开皇十八年(598年),设封川县;隋大业三年(607年),改端州为信安郡,时肇庆境域设十七县,分隶五郡。
唐
唐武德四年(621年),废信安郡,复置端州,辖高要、平兴二县;唐天宝元年(742年),改端州为高要郡;唐至德三年(758年),废高要郡,复置端州,仍以高要为治所。
宋
北宋元符三年(1100年),改端州为兴庆军;北宋政和三年(1113年),兴庆军升为兴庆府;政和八年(1118年),宋徽宗升兴庆府为“大藩”,并赐“肇庆府”额,意为“喜庆吉祥之始”,肇庆之名自此沿用至今。
元
元至元十七年(1280年),肇庆府改为肇庆路,辖高要、四会二县。
明清
明洪武元年(1368年)复称肇庆府;自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至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肇庆为两广总督府署驻地;清顺治三年(1646年),明宗室桂王朱由榔曾以肇庆府署为行宫,即位称帝,改元永历,在肇庆组织军民抗清。
中华民国
1912年,撤肇庆府,保留高要县治;1913年,在肇庆设肇罗绥靖处;1936年,置广东省第三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肇庆一直是高要县、肇庆市人民政府和肇庆地区政府驻地;1952年,封川县和开建县合并称封开县;1988年,肇庆市升为地级市;2015年4月,国务院批准高要撤市设区;至此,肇庆市辖端州、鼎湖、高要三区和广宁、德庆、封开、怀集四县,代管四会市(县级)。
第四届世界广府人恳亲大会
(“世广会”)
将于今年11月16日至18日在肇庆市举办,
这也将成为让全世界广府人知道肇庆、
了解肇庆、走进肇庆、
投资肇庆的良好契机,
肇庆这座城市还蕴藏着哪些惊喜呢?
“肇庆发布”将为大家持续报道,
敬请垂注!
来 源:肇庆文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