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之中、华夏之源、功夫郑州。
几千年前,古人种下文明之火,中华文明的熊熊火炬在中原大地延续。如今,古老的建筑伴随着城市的成长,在时间长河的映衬下,承载着不同历史时期的人文特色。
当古建筑遇上“二十四节气”,空间与时间堆叠在一起。在二十四节气里,寻迹×手绘郑州古建筑,品碧瓦朱檐间流露着的独特韵味,寻隐藏在文化遗产里的智慧与美。
秋高寒露至,
寻迹荆王石塔
荆王石塔原位于郑州市新郑龙湖镇荆王村,现迁新郑市博物馆。该塔建造于唐开元、天宝之际(公元713年—755年),为石质唐塔。
▲郑州市文物局 王羿 摄
荆王石塔原为两座,且造型相同,东西相对,东西相距约15米。1988年8月,中原石刻艺术馆(现并入河南博物院)将所弃构件征集收藏。原西边的一座石塔,也已移至新郑市博物馆保存。
▲郑州市文物局 王羿 摄
荆王石塔的造型和建筑风格与清林寺石塔基本相同。
荆王石塔为四方体密檐式,七级青石。塔由台基、塔体、塔顶组成,通高3.25米,边长0.55米,基座1.05米×0.85米。底层往上各层高度、边长逐级减少而内收。塔刹为直径30厘米的青石莲花宝顶。
▲郑州市文物局 王羿 摄
塔身正面辟佛龛,券门呈长方形,门口宽44厘米,高35厘米,门口深(壁厚)22厘米,由门额、立颊及门砧组成。佛龛门上方及两侧上部刻有塔铭,正面及两侧面线刻人物画四副,线条流畅柔美,反映了盛唐绘画用线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堪称石刻线画珍品。
▲郑州市文物局 王羿 摄
塔身之上为七层塔檐,檐上下雕刻正反叠涩七层,檐宽自下而上逐渐收敛,正面辟小佛龛,第一级塔身有塔铭及线刻供养人,罗汉像。塔身刻有“班若波罗密多心经”一卷及供养人、罗汉像等。塔的外轮廓呈曲线,塔刹上部残缺,直径30厘米,石雕莲花,四角突起绶花。
▲郑州市文物局 王羿 摄
荆王石塔制作巧妙,造型美观,是石雕建筑的优秀代表,也是研究唐代佛塔建筑的重要参考。
今
日
寒
露
二|十|四|节|气|之|一
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七个节气,秋季的第五个节气。斗指辛;太阳到达黄经195°;在每年公历10月7日-9日交节。寒露,是深秋的节令,干支历戌月的起始。寒露是一个反映气候变化特征的节气。进入寒露,时有冷空气南下,昼夜温差较大,并且秋燥明显。
寒露,是干支历酉月的结束以及戌月的起始。夜晚,仰望星空,会发现代表盛夏的“大火星”(心宿二)已西沉。寒露后,太阳高度继续降低,气温逐渐下降。寒露与白露节气时相比气温下降了很多,寒生露凝,因而称为“寒露”。《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此时气温较“白露”时更低,露水更多,昼夜带寒意。
寒露习俗
登高赏菊
寒露时节,露水增多,而且气温更低。此时有些地区会出现霜冻,北方已是深秋,偶见早霜,南方也秋意渐浓,蝉噤荷残。农历九月又称菊月,菊花为寒露时节最具代表性的花卉,登高赏菊成了这个时节的乐事雅事。
斗蟋蟀
白露、秋分和寒露,是北京、杭州等地市民斗蟋蟀的高潮期。蟋蟀也叫促织,听见蟋蟀叫通常就意味着入秋了,天气渐凉,人们该准备过冬的衣服了,也就是“促织鸣,懒妇惊”,《诗经·七月》中的“九月授衣”也是这个意思。
秋钓边
在南方,寒露节气炎热已退,阳光和煦,不仅适宜出游、赏菊,也是钓鱼的好时节。此时气温下降迅速,深水处太阳晒不透,鱼会游向水温较高的浅水区,因此有“秋钓边”的说法。
▲摄影:李新华
寒露诗词
《咏廿四气诗·寒露九月节》
【唐.元稹】
寒露惊秋晚,朝看菊渐黄。
千家风扫叶,万里雁随阳。
化蛤悲群鸟,收田畏早霜。
因知松柏志,冬夏色苍苍。
▲摄影:李新华
寒露物候现象
在公历每年10月8日或9日,太阳到达黄经195°时,时称为寒露,它代表秋季时节的正式开始,北方已是深秋景象,南方秋意渐浓。我国古代一些著作将寒露分为三候:
01
初候,鸿雁来宾
鸿雁白露节气已经开始南飞了,此时是最后一批,古人称后至者为"宾"。
02
二候,雀入大水为蛤
深秋天寒,雀鸟都不见了,古人看到海边突然出现很多蛤蜊,并且贝壳的条纹及颜色与雀鸟很相似,所以便以为是雀鸟变成的。
03
三候,菊有黄华
《礼记·月令》:“季秋之月,鞠有黄华。”古人提到的黄华是一种野菊花,在秋季最后一个月的季秋盛放。在那个年代,菊花都是野生种,花是黄色的。
▲摄影:李新华
风凉气清
莫忘添衣保暖
共赏这斑斓秋色
共待那美好新生
原标题:《寻迹郑州古建筑 | 秋高寒露至,寻迹荆王石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