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瀍河】第七节 中国古代南北交通的大动脉——隋唐大运河的中心

第七节 中国古代南北交通的大动脉——隋唐大运河的中心

隋炀帝登极伊始,即决定营建东都洛阳城,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就建成了规模宏大的洛阳新城, 并在当年迁都洛阳。同时, 他又接连征调民夫, 开通了举世闻名的南北大运河,使洛阳成了全国水陆交通的中枢。又由于建造众多大型粮仓和中西交通的恢复,洛阳一跃成为粮储丰实、布帛山积、商业盛极的国际贸易都会。这对于南北的经济交流和洛阳都市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隋炀帝开凿南北大运河与营建东都这两项艰巨的工程,互相间有着有机的联系。因为在营建东都的过程中,统治者发现工役实在繁重,运输也实在困难,如当时令百姓“往江南诸州采大木, 引至东都, 所经州县, 递送往返, 首尾相 属,不绝者千里”,每根大木,须2000人共拽,“而东都役使促迫,僵仆而毙者十四五焉”。在这种情况下,不仅不便于控制江南、河北的社会局势,也不便于 征运那里人民所创造的物质财富。所以在营建东都的同时开凿运河的工程就开始了。

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

2022 年 5 月 18 日,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开馆,展出了从众多大运河相 关文物中精选的近 400 件(套)文物精品,包括汴河文化层、隋代石狮子、西 周回字纹青铜鼎、唐三彩天王俑、唐盐铁使印、唐代仓窖遗存——含嘉仓 19 号 窖刻铭砖、回洛仓“大业元年”砖及洛阳运河一号、二号古沉船等, 为大运河文化遗产的保护展示提供了一个重要平台。

一、大运河的修建

隋炀帝时利用旧河道凿通运河计有三段 :

一是大业元年(605)“发河南诸郡男女百余万,开通济渠,自西苑引谷、 洛水达于河,自板渚引河通于淮”。又疏导邗沟,引淮水注入长江。这一段“自东都至江都,二千余里”,名为通济渠。

二是大业四年(608), 因“将兴辽东之役, 自洛口开渠达于涿郡(今北京), 以通漕”,这一段名为永济渠,“发河北诸郡男女百余万”,“引沁水南达于河”凿成。全长二千余里,可直通龙舟。

三是大业六年(610),从京口(今江苏镇江)引江水注入钱塘江, 以达余杭, 全长“八百余里”,“又拟通龙舟”。这一段名为江南河。加上早在隋文帝时从长安引渭水至潼关入河,长三百余里的广通渠,隋代共计开凿运河四段。

以上可以看出,在四段运河中, 除邗沟与江南河的衔接点在京口以外,其他三段的中心衔接点都在洛口。这样洛阳不仅可以“北通涿郡之渔商, 南运江 都之转输”,而且可以漕运江南、余杭地区的“鱼盐杞梓”和“丝绵布帛”。至于同关中的经济交流, 虽因开凿了广通渠, 但由于三门砥柱险阻, 漕运十分困难, 特别是大业七年(611)“砥柱山崩,偃河逆流数十里”,潼关以东的水路交通完全中断,因而从洛阳至长安关东一段主要靠陆路运输。

以洛阳为中心,北起涿郡、南至余杭的大运河,全长约五千里,成为南北运输的大动脉, 是漕运的主要干线, 促进了南北方的经济文化交流和生产的发展, 使洛阳成为全国最大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促进了洛阳的繁荣昌盛。大运河的开凿,加强了祖国的统一,也强化了隋王朝对人民的统治。

洛阳城内的通济渠主要利用洛水河道,横穿洛阳城。除了通济渠外,洛阳城内还有多条通济渠的分支河道, 比如通津渠、漕渠、南运渠、泄城渠、伊水等,贯穿于里坊区之间。由此形成洛阳城内“天下之舟船所集, 常万余艘, 填满河路,商旅贸易,车马堵塞”,带动了洛阳城经济和商业的繁荣。

隋朝为了保障京城的物资供应,储藏从农民那里征收来的大量粮食、布帛等财物,在洛阳附近建造了不少大型官仓。隋文帝时,为了解决京城长安的粮 食供应问题, 曾在洛阳至潼关的黄河沿岸,接连设置许多粮仓。在洛阳附近就有黎阳仓与河阳仓,用以“转相灌注”,漕运关东租粟,并在伊、洛等十三州招募运米丁。

隋炀帝营建东都时,又在洛阳城内,建筑了含嘉仓。据《元河南志》卷三载,在东城含嘉门“北即含嘉仓, 仓有城, 号曰含嘉城。其北曰德猷门,出外郭”。 这座仓城,经1971年勘探发掘,证明位置与文献记载基本符合,即在今洛阳老城的西北侧,北墙与隋唐外郭城的城墙相吻合。仓城内有地下粮窖,已知在42万平方米内分布着259座,估计全城有400多座。在已发掘的6座中,最大口径 14.6 米、深 6 米, 最小口径 11 米、深 7 米。窖壁及底部均经烘烤, 铺木板, 储粮时上下用糠、席、草,然后用土密封。据说这样可以使谷子保存 7 至 9 年不腐烂。特别惊人的是,在 160 号窖内,发现有约 25 万公斤谷子, 1000 多年后的今天,还含有 58.3%的有机物,防腐、防潮效能之高,出乎人们的预料。

据杜宝《大业杂记》载, 在宫城内右掖门“街西有子罗仓, 仓有盐二十万石 ; 子罗仓西有粳米六十余窖, 窖别受八千石”。这可能是一座储盐储粮, 为直接供应皇宫而建造的大型仓窖。

大业二年(606)在洛水入黄河处的巩县(今河南巩义)境内, “置洛口仓 于巩东南原上, 筑仓城周回二十余里, 穿三千窖, 窖容八千石以还, 置监官并 镇兵千人。十二月,置回洛仓于洛阳北七里,仓城周回十里,穿三百窖”。这些 仓窖“储米粟多者千万石,少者不减数百万石”。直至唐朝建国 20 年的 637 年, 这些仓窖的粮食仍未用尽。因此马周曾告诉唐太宗说 :“隋家贮洛口仓,而李密因之 ;东京积布帛,而王世充据之 ;西京府库,亦为国家之用,至今未尽。”

东都城内贮藏布帛的地方缺乏记载,但《元河南志》卷三说,在宫城泰和 门内有“左右藏库,左藏屋六重,重二十五间,总一百五十间 ;右藏屋两重, 总四十间”。这里可能就是贮藏布帛和珍贵物品的地方。东都“布帛山积,至以 绢为汲绠(井绳),然布以爨”。这些情况都说明隋代东都库藏有大量的粮食与布帛,也反映了隋朝国家的富裕程度。

美丽新瀍河

原标题:《【文化瀍河】第七节 中国古代南北交通的大动脉——隋唐大运河的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