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宣传 | 盐,你吃对了吗?

最近一些人“买盐”等话题被热议。海盐、湖盐、井盐、岩盐、低钠盐、碘盐、无碘盐……这么多种盐该怎么选?不同人群吃的盐也不同?

本周是“915”减盐周,让我们来学习一些关于盐的小知识,看看你到底有没有吃对盐!

种类繁多的食盐

食盐中97%的成分是氯化钠。食盐有多种分类方法,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

按照原料来源

主要分为四大类,即海盐、湖盐、井盐和岩盐。

海盐:是将海水引入盐田,经过日晒、蒸发、结晶而成,海盐约占世界产盐总量的七成以上。

湖盐:是以盐湖水为原料在盐田中晒制而成的盐。在我国青海省有众多的盐湖,其中察尔汗盐湖是总储盐量国内最大、全球第二的盐湖,它的总储盐量足够全球人口食用1000年以上。

井盐:地层中的盐质溶解在地下水中,打井汲出这种地下水,经加工后制成的食盐叫井盐。四川自贡是我国的重要井盐产地。

岩盐:主要是因为地壳运动所致,岩盐主要是由海水沉积物被地壳变动埋藏在地下形成的。

提醒:尽管不同来源的盐中所含矿物成分稍有差别,但一个人每天吃盐也就是几克,无论海盐、湖盐还是井盐、岩盐,营养价值几乎没有差别。

2

按照是否加碘

可分为碘盐和无碘盐。

我国自1996年起推广加碘食盐,添加碘酸钾、碘化钾或海藻碘,其中海藻碘吸收率更好。

3

按照钠含量的高低

分为低钠盐和普通盐。

低钠盐一般是以碘盐为原料,再添加一定量的氯化钾等,从而改善体内钠、钾平衡,预防高血压。

低钠盐适宜部分高血压、糖尿病等心脑血管疾病人群食用,但高血钾患者和肾功能异常的人群慎用。

4

按照是否纯化处理

可分为粗盐和细盐。

食盐原料经过纯化处理,成为杂质少、颗粒小的细盐,也称“精制盐”。粗盐则未经充分纯化,其杂质多、颗粒大。

是否需要吃加碘盐?

科学吃盐不只是适量吃盐,还包括吃什么样的盐。一日三餐离不开的食盐,虽然每次用量少,日积月累下来却对身体影响很大。

因为只要连续100天不补碘就会出现碘缺乏症,所以大部分国人都需要长期食用碘盐。

生活在高碘地区或非缺碘地区(例如生活在江苏、浙江、福建、山东等沿海部分地区)的居民需要吃无碘盐,而其他地区则应继续吃碘盐。

另外,还有因疾病而不宜食用碘盐的人,例如甲状腺疾病患者中的少数人,可不食用或少食用碘盐。

盐中的抗结剂有害吗?

食盐非常容易吸潮结块,结出的块很硬,难以打散。过去的盐不加抗结剂,经常结成大块,被称为“盐巴”,不便使用。加入抗结剂可以使食盐颗粒保持分散状态,使用起来更方便。

在盐袋常出现的食品添加剂“亚铁氰化钾”并不是我们认知中剧毒的氰化钾,而是符合我国制盐行业使用标准的抗结剂,每公斤添加量不超过10毫克。除非一个成年人一天吃150g(3两)的食盐,否则不会对身体有影响。

也有人担心亚铁氰化钾在烹饪时会分解释放出剧毒的氰化钾。

其实,亚铁氰化钾的化学性能非常稳定,要加热到400℃以上才会分解。在烹调中,即使是油炸或爆炒油温也难以达到300℃,达不到亚铁氰化钾的分解条件,所以我们可以放心食用添加了亚铁氰化钾的食盐。

在第5个中国减盐周到来之际,

让我们一起来践行健康生活方式吧。

这句话千万要记牢哦↓↓↓↓↓

不要超过5g盐

原标题:《科普宣传 | 盐,你吃对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