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和雪梨“深耕”亿元共富路

近日,在云和县元和街道梨庄村“梨山映景”的苏坑梨园,漫山的老雪梨成熟上市,这些被客商预订过的老雪梨将发往全国各地。一大早,种植大户雷宗明就在自家的梨园里忙活有一会儿了。半天时间,梨园里装满雪梨的筐连成一片,圆滚滚的梨子绿中透黄,散发着阵阵甜香。这样丰收的场景,从每年9月上旬开始将持续一整个月。这是梨农们,最忙碌而幸福的时候。

“苏坑老雪梨”是“云和雪梨”的一张金名片,苏坑梨园出产的老雪梨因个大、汁多、味甜、香脆等优势特点,一直深受消费者喜爱,远销杭州、福建、上海等地。据雷宗明介绍,苏坑梨园雪梨有1400多亩,今年产量喜人,预计产量可达到1400多吨,产值可达5200万元。

云和山清水秀,是国家级生态县,境内生态环境优美、气候优势明显。历代梨农的智慧和汗水,培育出现如今的“中华名果”——云和雪梨。目前,云和全县共种植云和雪梨1.75万亩,总产量维持在每年6500吨左右,年产值达到1.96亿元;从业梨农近1200余户,人均增加收入1.2万元。这颗小小的云和雪梨,成了全县百姓的致富金果。

近年来,通过农业、林业相关部门的技术指导,培训和跟踪服务,加上自身实践摸索和经验积累,云和县的雪梨种植户们已基本掌握了云和雪梨的栽培技术和管理方式,雪梨产量和梨果质量均得到了快速提高,不少年轻人也开始投身到雪梨种植中来,让雪梨种植产业焕发勃勃生机。

云和县正在实施云和雪梨集成创新三年行动计划,计划三年新增1万亩,积极打造中国高端梨产业创新示范区、中国东南丘陵最大的梨种质基因库,把云和雪梨产业打造成10亿级产业链。

近日,在石塘镇村民陈明跃家20多亩的茶园里,他正在算一笔经济账,在茶园里套种雪梨,预计每亩地的收益可增加5000元左右。“去年我就种了400多棵,明年将进行大面积套种,再过几年,大家都能品尝到甜度高、口感好、风味独特的云和雪梨了。”

去年以来,石塘镇就搭乘云和雪梨集成创新三年行动计划的东风,聚力发展雪梨产业。在成功创建小顺村老旧板栗林为200亩雪梨基地之后,石塘镇本年度计划新建示范基地4个,分别位于湖滨村、黄庄村、高畲村、竹子坪村,实现新增云和雪梨种植面积2500亩以上。

实施扩量提质行动是云和雪梨集成创新三年行动计划的第一步。云和县还通过雪梨种植基地“数字化”管理,精准提升雪梨种植管理水平。“实施‘数字化’管理后,可及时掌握云和雪梨产业情况,精准提供生产农事操作提醒、气象预警、重大灾害预警、销售数据分析等服务,强化全程质量安全与风险控制,实现雪梨从果园到市场全过程监管,全方位提升雪梨管理水平。”该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云和县还积极打造“云梨共富”数字化应用体系,集成云和雪梨产业一张图、雪梨古树保护管理、梨园数字化管理体系、云和雪梨云上认养、梨农补贴一件事等服务模块,推动云和雪梨全产业链数字化发展。

“我们启动实施‘云和雪梨产业创新集成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目的就是从雪梨产业种植、加工、销售、品牌打造等方面全面挖掘雪梨产业发展潜力,多措并举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云和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该县正在研究制定云和雪梨地方标准,建立统一种植标准、统一管理要求、统一营销品牌、统一宣传口径的“四统一”品牌运营管理机制,将云和雪梨打造成为华东地区乃至全国有较高知名度和美誉度的优质农产品品牌。

同时,云和县还积极畅通雪梨产销渠道,通过招商引资、发展村集体经济联建项目等,引进以雪梨酒、雪梨糕、雪梨干等农产品加工和新产品研发为重点的雪梨精深加工企业,进一步延长云和雪梨产业链,提升品牌价值链,实现生态产品价值高效转化,有效拓宽雪梨的受众和市场,给云和雪梨注入了新的活力。

加速推动云和雪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做好农文旅深度融合大文章,是云和雪梨集成创新三年行动计划的最终华章。对此,云和县通过实施梨文旅融合行动,结合雪梨产业发展和革命老区乡村振兴示范带等布局,以小顺安溪雪梨乡村风景线、元和街道云和雪梨特色强镇为重点,依托小顺、长汀、安溪佛儿岩风景区,全面实施以“六个一批”为主要内容的雪梨文旅融合工程,即创建一批雪梨休闲观光区(点)、培育一批雪梨主题民宿(农家乐)、打造一批雪梨文化展示窗口、建设一批雪梨乡村节点、选树一批雪梨乡村营运师、培养一批雪梨文化传承人,形成点线面、村景业、农文旅融合的乡村共富新业态,构建雪梨乡村共富大场景,打造具有云和辨识度的乡村共富“金名片”。

原标题:《云和雪梨“深耕”亿元共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