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曾任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记者、主持人,《新闻调查》记者、主持人,《面对面》记者、主持人、制片人,云南省丽江市副市长。2012年7月调入中国传媒大学工作,任校长助理、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央民族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中央民族大学网站“学校领导”最新信息显示,王志已任中央民族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公开简历显示,王志出生于1965年,湖南衡阳人,教授,博士生导师。
他曾长期在中央电视台工作, 曾任《东方之子》栏目记者和主持人,《新闻调查》记者和主持人,《面对面》制片人、主持人和记者。
据媒体报道,王志主持风格犀利,理性、挑剔但不轻狂的质疑,使王志获得“非常主持”的赞誉。
2008年10月,受中组部、团中央“博士服务团”委派,王志到云南省丽江市挂职副市长,还兼任云南省政府新闻办副主任、省委宣传部外宣办副主任。
2010年结束挂职后,他任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党支部书记、理事会理事,后任常务副理事长。
此后,他还任职中国传媒大学研究员、校长助理。
据学校官网介绍,中央民族大学是国家民委、教育部、北京市共建高校,1999年、2004年学校先后进入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2017年进入“双一流”建设A类高校行列;2022年顺利进入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民族学再次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
挂职锻炼,一年为丽江招商几十亿
据环球网此前报道,王志在任丽江市副市长期间,为丽江招商引资作出了成绩。
2009年,丽江共有149个招商引资项目,省外合作项目80个,到位资金98亿多元,比2008年增长94%,超额完成云南省下达的56亿元的任务。重点项目包括丽江市和中国国电龙源集团签署风力发电合作开发协议,总投资40亿元;永胜县松坪乡拿到了金额高达7000万元的整乡推进项目等。
中国日报2009年曾报道王志在丽江挂职一年后的成绩。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VCG11386470095
2008年10月22日,王志抵达丽江,在丽江市副市长的职位上挂职锻炼一年,同年11月5日,丽江市下发了市政府领导分工的通知,身为副市长的王志“负责招商引资、审计、政策研究和法制工作;协助分管文化、广播、电视工作。分管市招商引资办公室、市审计局、市政府研究室、市政府法制办公室。”
王志的央视著名主持人的名气显然有助于分管招商引资,王志自己也不讳言这一点。此前有媒体报道王志牵线搭桥,和中国国电龙源集团签署风力发电合作开发协议,总投资额高达人民币40亿元。
当时,丽江市招商办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龙源的项目负责人到云南考察,发现丽江适合风力发电,他们通过央视主持人李瑞英辗转找到王志副市长,很快促成了这个项目,现在有9个测风塔已经建立起来。这位工作人员说:“王志曾开玩笑,说他要用他那一张熟脸换一些真金白银进来,他这么说了,也这么做了。”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在国庆60周年招待宴会上,每位贵宾面前都摆了一个鲜艳欲滴的桃子,这些上了国宴的桃子就是丽江雪桃,丽江雪桃成了“国宴用桃”,很多丽江市民知道这和王志的大力推介有很大的关系。
2002年,距丽江市约100公里的永胜县被列为国家扶贫重点县。
永胜县松坪乡是王志的挂钩扶贫点。王志曾三次到这里考察工作,在他的努力下,松坪乡拿到了金额高达7000万元的整乡推进项目。谈起对王志的印象,乡党委的罗书记连说“务实”“朴实”:“对伙食一点儿也不讲究,就吃我们的职工食堂。”而工作人员还把当时王志过来时的照片珍藏在电脑里,记者看到,照片中王志表情严肃,几乎不见笑容。
以下内容为《新闻与写作》2021年1期刊发的《从记者到学者——专访中国传媒大学王志教授》
(文章有删减)
如果用一个关键词概括王志三十年的从业经历,这个词无疑是“采访”。从湖南电视台到深圳电视台再到央视,王志多次获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其独树一帜的质疑式采访风格在大众心中留下深刻印象,尤其是“非典”期间做的一系列深度报道,广受好评。
2012 年,王志进入中国传媒大学工作,虽然身份发生了很大转变,但仍然没有远离采访,他把自己积攒的二十多年的一线采访经验带进课堂,惠泽更多新闻学子。如何将丰富的实践经历融入学术研究?如何看待学界和业界的关系?大数据、5G等新技术对新闻采访、报道产生了哪些影响?带着上述问题,记者对中国传媒大学王志教授进行了采访。
“新闻因人而起,最后要抵达人心”
记者:如果我们将您作为记者、主持人时的风格关键词界定为“质疑”,您是否认可,您自己如何界定?
王志:我从1989年开始做新闻。从不为人知到为人所知,我从来没有想过要以一种什么样的风格去做新闻。即便“质疑”这两个字自《面对面》《新闻调查》之后就被很多人当作标签贴在我身上,而我似乎从来也没有获得自我认定的机会,但我不反感。我把它看作是大家对我的一种评价,或者说是我给大家的印象。
大家之所以把“质疑”的这个标签放在我的身上,可能是因为我在采访中给人印象“很冷”“很尖锐”,也有人认为“很尖刻”。当然,尖锐和尖刻,从形式到内容都是不同的东西。我所理解的质疑,可能和很多人对质疑的认知有所不同。质疑的本质就是用疑问的方式排除不确定性,而不是事先就抱着认可或否定的态度去认知。就此而言,质疑与新闻认识规律高度契合。
我们必须明确,质疑在新闻采访实践中的方式不只一种。其实,我们无时无刻不在质疑。冷峻的面庞、尖锐的提问是质疑,和颜悦色也可能是质疑,声泪俱下也可以是在质疑。从这个意义上说,把“质疑”的标签贴在我身上,我受之有愧。坦率说,我只是用我习惯、熟悉的认知方式在做我的采访工作。
记者:作为一名优秀的记者,您认为采访的秘密是什么?如何才能做好人物采访,可否结合您的采访经历具体谈一谈?
王志:所谓的“采访的秘密”,并非什么秘不示人或待价而沽的东西,我认为它就是一种采访工作的普遍规律认知。它从采访实践中来,终究要回到采访实践中去。
世间万事万物都是相关联的,新闻亦是如此。任何一条新闻都离不开人,故事因人而起,新闻最后要抵达人心。所有的新闻说到底都是通过采访人来获得,都是通过人传播,最后通过人去影响人。不知道这算不算新闻人本主义。
采访新闻事件离不开人物,采访人物不说事当然也不行。因为专业分工的需要,我们才把采访分成人物采访、事件采访等。我们还把人物采访进行长篇和短篇的区分。移动新闻直播、短视频新闻、大数据新闻等新闻形态不断迭代更拓展了人物采访的内涵和外延。万千变化,人物采访的关键一条,仍然是要注重人的感受,要挖掘人之所以为人、人不同于物的特性。这可能就是所谓人物报道,特别是长篇人物报道要特别留心的问题。
传受界限日益消融,受众的主体性增强。但我们还要从另一个角度进行考量:受众到底想要什么?我们为什么要把被采访者推给受众?受众、被采访者以及采访者三者靠什么关联?明确目的才能有的放矢地采访。此外,我们不可以忽略用语言构建新闻事件,形塑新闻人物,语言的魅力及张力的重要性就隐藏其中。这里面有一些共性的原则,也有个性彰显问题。比如:用提问勾勒出事件的逻辑;线索或明或暗,但要清晰有条理,并且适应不同媒介的叙事规则;在大容量、快节奏的信息环境下,碎片化传播无法避免,但专业的新闻报道原点与结果要贯通,可以碎片化,但要片片都是新闻,片片都有含金量才对。
“我的职业底色是采访”
记者:从2012年到现在,您已经回到大学任教多年,这段时间您为职业转换做了什么准备和改变?您认为当记者和做研究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王志:我很惭愧,因为我对自己的人生没有大家想象那么严谨、细致的规划,回到学校从事现在的工作不能说偶然,但细究也没有过多的必然。
做事于我而言,有两个问题绕不过去:第一,我想做什么,第二,我能做什么。
我最原始的想法是一定要做本职工作。所谓“到哪山唱哪山歌”,我当然想做跟硕导、博导身份沾边、契合度高一点的研究,但在传媒行业干了30年,我的职业底色其实就是“采访”两个字,所以研究采访自然也就成为我研究自主课题的首选。
还有一个现实功利原因是发现空白、填补空白。目前一些院校教授新闻采访的教师缺少新闻采访的实践经验,而在一线耕耘不止的同仁们哪里有时间、有精力、有兴趣来做采访学术研究。
做采访,表面上看只是搜集素材,完成一篇新闻作品,但实际上是发现事实、探知人心、接近真相并将之努力客观呈现出来。更进一步说,新闻采访工作不止于技能技巧,采访是门手艺活儿,但采访者与其他工匠不同的是他还要当好“瞭望者”,联结社会,传递感动和责任。做采访研究既要言之有理,又要言之有物,要把实践中规律性的东西总结出来又要回到实践中去接受实践的检验。
记者:我们了解到,您规划并已呈现的研究成果《质疑的力量》《采访课》《采访的秘密》《采访的艺术》是一个系列著作,您是怎样将自己前二十年的记者经历融入到现在的学术研究中的?
王志:《质疑的力量》是我从1300篇长篇人物访谈中精选出来的采访实录合辑,采用了场记、札记加简单的人物简介这种方式加以编著。之所以选择场记,不仅仅是因为版权,更是因为现场。它不同于电视成片,它是一种另类直播,是原汁原味的在场记录。高度还原现场,最大程度呈现真实。采访记者现场的状态,提问的语气、语态、内容、顺序一览无余。学习采访,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观察和模仿,新闻现场最真实的问答交锋,未被修饰的一问一答就是最好的课堂。诚然,我们会在场记中比较容易看到采访者的瑕疵,但真实的力量一定会触发更多深度的思考,孰重孰轻,一目了然。
互联网时代的新闻之变
记者:您认为现在的媒体环境与20年前相比,最大的变化是什么?这些变化对做好新闻报道是帮助还是冲击?
王志:今天的媒介环境较20年前,如果用正面的话语来表述可能是媒体生态丰富且多元,用一个中性词来概括应该是更复杂了。一方面广播电视等所谓传统媒体遭遇渠道失灵的焦虑与自我怀疑,另一方面互联网去中心、多点链接又为内容传播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与可能。
对传媒人而言,要积极思考的是如何适应这一形势,而不是简单地说好或者坏。好的内容一定会形成知觉记忆,并且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变或者降级。新技术的浪潮扑面而来,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让人眼花缭乱,媒体当然要与技术“携手同行”,开创新闻传播的更多可能性。但我们也必须清楚技术的进步最终指向何处,是否有规律可循。
正如黑格尔“螺旋式上升”所揭示的那样,技术推陈出新,但其基本特征仍是前进、曲折又有周期和规律性。人类不断利用新技术实现传播在时间以及空间轴上的突破,迭代升级的新媒介之所以受到青睐还是因为其相对传统媒介而言更有利于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交流和亲近对话。只有弄清技术进步的基本逻辑,明晰主动性不断跃升的用户的深层诉求,新闻报道的靶向才会跃然眼前。
记者:您如何看待大数据、5G等新技术对新闻采访、报道等各方面的影响?您如何看待包括短视频、慢直播等在内的各类新兴报道形式?
王志:黑格尔说“存在即合理”。技术照进新闻传播是事实客观存在,不能视而不见。不可否认,报道方式的推陈出新,报道形态的丰富多样满足了异质用户不同场景下多样化的信息、社交、服务等多方位的需求,但作为专业新闻工作者的我们要明确:人们对新闻的终极需求到底是什么?技术之于新闻的支撑点是什么?我们的新闻传播基础理论过时了吗?
记者:结合多年来的传媒从业经历和近年来的教学科研工作经历,您对当下传媒业的发展有哪些感悟、判断,对未来趋势有哪些把握?
王志:我进入新闻行业不过三十几年,新闻业已数次迭代升级。变是绝对的,而且明天一定会比今天变化更快。但我对传媒业有信心,我们无时无刻不活在传播网络之中,传媒业已经在政治、经济、文化、技术多方竞合中形塑了自身的适应能力,新闻人也必将在多重逻辑中找到契合点,并在更大的范围和更深层次满足受众需求。未来已来,我无法精确预知,但一定美好。
编辑|何小桃 杜波
校对|程鹏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中央民族大学官网、环球网、中国日报、政事儿 、《新闻与写作》等
每经影视获邀,入驻网易号、搜狐账号、头条号、企鹅号、百家号、一点号等平台
|每经影视 meijingyingshi 原创文章|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镜像等使用
如需转载请向本公众号后台申请并获得授权
原标题:《任中央民族大学副校长 央视原主持人王志:我的职业底色是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