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兰轩评 兰溪发布 收录于合集 #三江口 111个
为了某一庄公干,到了称之为“常衢港婺港之会,水运便利,贸易夙盛,为钱塘江上游之大都会”的兰溪。
这是民国时《论语文丛·东京花见》中《兰溪巡礼记》首段引文介绍兰溪的话,颇有意思。
在铁路还没有通的时光,地处黄金水运主干道的兰溪,的确是个“大都会”。衢江、金华江水浅多滩,大船容易搁浅,下游的船到了兰溪,需改为小型货船才能经衢江进入福建、江西,经金华江至温州、丽水。反之,从衢江、金华江过来的货物则需要改运大船。
因为地理位置的关系,兰溪在宋室南渡(1127-1279)建都临安之后,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快车道,繁华的市集也成了一抹亮色。
(一)
兰溪的市集,透着浓浓的烟火气。
随着建隆三年,宋太祖拆除坊墙的一道命令,很多人家就在沿街开设了店铺,排门屋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那时的兰溪,或许已经出现了这个独特江南小城现如今格局的雏形。宝祐年间的释道璨在《兰溪夜泊》中写道:“桥上趁墟人,往来彻清旦”,分明是兰溪百姓极为热闹的赶集场景。这类趁墟或赶集,是古代日中为市的各种翻版,各地多有留存,兰溪人谓之为赶会场,都有特定的时间规定,方便大家进行各种安排。
这些会场里,也留下了不少名人的印迹。
程门立雪的主人公——龟山先生杨时就用了一首诗,让我们再次看见兰溪老城的宋韵流转。
他的这首七绝《过兰溪》,首句是“纷纷朝市竞秋毫”。纷纷,写出了早市的忙乱、热闹;秋毫,意即秋天鸟兽身上新长的细毛,比喻最细微的事物,此处当指一分一毫的利益。为了多赚一分钱,为了节省一文钱,顾客和商家不断地进行着博弈。
杨时在兰溪碰到的是早市,他在诗句里写的叫“朝市”。当他漫步在热闹的早市里,关注的是“柴米油盐酱醋茶”这样的日常小事,关注的是商家和顾客讨价还价的平民百姓。在这浓浓的人间烟火气中,杨时也就再次活生生地走入了我们的视野。
江边的早市,自然还有卖鱼的。
明代的唐龙在其《兰溪八景·中洲渔火》中就曾写道:“捕鱼换酒笑呀呀,入市无鱼酒不赊”。“ 捕鱼换酒”自然是浸润过唐天官主观思想的表达,这种文人看来极为雅致的生活和升斗小民毕竟是有距离的。
但市集上的买卖却是真实的,透过他们的诗词,我们可以看到当年渔民的一些生活现状。
200多年前,“西泠八家”中的陈鸿寿的《兰溪早发》记下了他从住宿处走到码头的所见所闻:“鸡豚喧晓市,儿女聚通街”。
大大扁扁的竹编鸡笼里,刚从哺坊里出来的小鸡雏在里面挤得满满当当,每一只都在叽叽喳喳地叫着,声音只见清脆,并不闹人,若是离得远一点,那些清脆的声音就会淹没在街市的喧闹中,什么也听不到了。鸡笼边,围拢来的照例都是各家的主妇为多,还有不少的小孩子,口里都叫着喊着,挑着自己看上的小鸡雏。
小猪市场可就闹腾多了。到处是尖利的嘶叫,间或夹杂一些低沉的哼哼,都在充满汗味和猪屎尿味的空气里翻腾。一早赶来的乡民忙着在各个猪笼里挑挑选选,家里的猪栏空了,趁这个市日抓几只回去,过几个月就可以有年猪了。
这也是笔者小时候的记忆,上世纪七十年代的热闹,竟然和诗人所写的没什么区别。
(二)
兰溪的市集透着浓浓的进取心。
兰溪古城的天妃宫遗址附近,有一段保护展示中的兰溪古城墙。
城墙下,散落着大大小小的码头。老人都说,兰溪曾有三十二码头。想想也是,水运越繁荣,码头自然就越多。水运的繁荣,自然离不开繁华的市集。
到了20世纪的80年代,兰江沿岸尚存9处码头,依次是驿前、南门、水门、西门、柳家、朱家、张家、王家和下卡码头,台阶由条石砌成,最多的达三四十级,垂直高度十多米。分别与城垣北、西、南3处正门和5处便门相连并直通街道巷陌,与街面店铺和行栈仓储紧密衔接。
明代东阳人李能茂登横山时,写过这样的诗句:“凭阑万户依城阙,绕坐千樯下海潮。”
“千樯下海潮”,这是何等的气势,凭着水运的优势,兰溪的市集也就有了更大的舞台。
康熙年间的《金华府志》说兰溪有契税、牙税、当税、烟酒税、杂税等八项,府属八县共征银2418两,兰溪独占29.37%。其他商税,兰溪所属香溪课税(征税)局,年课税即达887锭4贯,仅占全县所征的21.1%。而在贡赋方面,金华府八县每年共征银19095两,兰溪一县征4287两,占22.45%。
清宣统年间,兰溪县衙曾做过一次调查,得出的结论是:县城附户,即外省、外县来兰溪经商未正式入籍者,占县城总户数的28.6%。
这数字,很牛!
800多年历史的兰溪中医药,在清乾隆年间进一步扩大规模,形成合力,成立了瀫西药业公所,建造了药皇庙,同时筹建了瀫西药业公所码头。这个码头,赋予了兰溪东南沿海主要药材往来集散地更健全的功能。
在今天迎春巷对面的大阙口下卡码头,浙江省厘金局曾在这里设有厘金卡,这是清代至中华民国初年专门对商人征收的一种商业税。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征收的税收六万九千六百八十七千五百七十四文,茶银五千零三十两九钱五分六厘,这吞吐量在当时是相当惊人的。
在繁盛商业影响下的兰溪人还借鉴了西方的股份制形式对码头进行管理,于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在当时的知县苏锦霞手里,正式出台了《西门码头号簿》,刊行了《兰溪码头股份制》。这无疑是处在更大舞台中心的兰溪市集催生出来的。
这一种锐意进取、勇立潮头的精神,一直在兰溪人的骨子里流传。
(三)
兰溪的市集透着浓浓的创新力。
《兰溪市志·国内贸易》中有这样一段话:
明代,兰溪中心市场经济贸易向南扩展到闽、赣、两广,向西扩展到四川、两湖,向北扩展到苏、皖、豫、鲁和北京,几乎涵盖全国所有经济发达的省区。经营的商品包括食盐、米谷、木材、酒类、鱼类、肉类、油类、布匹丝绸、药材、广货、京货、山杂货等14大类。商店行铺繁盛。还出现了具有商品经济特色的“假贷以取息”的全新业态金融业和“负担以糊口”的仓储物流业。这是浙中经济史和金融史上一个非常值得重视的信息。
据史料记载,兰溪的第一个钱庄是同治十二年(1876)在水门一带的宝成银楼开业的义和钱庄,在其引领下,清光绪六年(1880),瑞亨钱庄开业,光绪十年(1884),穗茂钱庄开业。至清末民初,水门宝成银楼声名远扬,除了义和、瑞亨、穗茂,还有同亨、宝泰、裕通源、泰亨、源亨、义源、长源、万亨、泰源、豫泰、鸿裕等十二家钱庄,总计十五家。
这些钱庄的开业,无非证明一点,兰溪作为长三角重要的贸易港口,在商品交易中,需要钱兑汇划和资金调度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数字。
除了最初的货币汇兑,兰溪的钱庄还拓展到多元化经营,吸引存款、放款,连金华府行家批售商品价格,也以“照兰发兑”。
光绪三十四年(1908),清政府颁行《银行条例》。条例规定银行的诸多业务,如票据贴现、短期拆息、存款放款,买卖金银、代收票据、发行汇票等,钱庄都在经营。此外,钱庄还从事买卖有价证券,保管贵重物品,仓库业务,以及政府委托和特许的业务。
在兰溪古城云山路,还留有一座钱业公所,精美的建筑足以看出实力的不俗。这是清末至民国初,由绍兴帮、宁波帮以及本埠的钱业商人联合成立的。其时,每天上午进行同行议息,同行各家或其他商家在沪杭的存款、欠款都在上午买进卖出,贴息七分至八分或至一角,当场办好“汇划”手续,收付汇率。现款紧张的时候,也有倒贴息的,都在上午结算完成。这种制度性的安排,近似近代金融业票据交换制度。
如今,兰溪三江六岸的风景远非昔日可比,雁齿而列的帆影也已消失在历史的长河里,江上鱼贯而过的货运大船,正在一声声长长的汽笛声中,飞快地向前……
原标题:《三江口丨解码兰溪古市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