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本海默》是一部庞杂、繁复而迷人的影片。
三小时的片长、不断跳跃的场景,人物之间密不透风的对话以及大量衍生的背景知识,会让不少观众产生迷惑和疲劳之感,很难说是一次轻松的观影体验。
但另一面,影片悲悯的主题核心,核科技画面的惊人呈现,以及主人公复杂的人生经历和不公遭遇,也会促使观众走出影院时开始思考,究竟核能对于世界发展意味着什么?我们是不是真正具备操控科技的能力,而不至于自我毁灭?全人类未来能否摆脱狭隘的政治和党争视野,真正走向更为文明和平的新纪元?
这些充满哲学意味的问题,就像《三体》或是诺兰导演的《星际穿越》一样,是优秀的文艺作品能给观众带来的启迪,使我们暂时从每日忙碌如工蚁般的状态中跳出,去引起一些更为深邃的思考。
《奥本海默》海报
这部影片对于诺兰导演来说也是一次全新的尝试。不仅是影片长度,包括故事题材也从他更为擅长的悬疑和动作类型,变成了更为贴近现实风格的人物传记片——当然,可以看到他对于影片结构的创作,刻意打破了以正常时序来讲故事的方式,仍然带有鲜明的、迷宫般的艺术特征。
同时这部影片也是诺兰导演因为流媒体事件与老东家华纳兄弟公司不再合作后,转投环球影业的第一部作品。艺术家仍然是同一个,但跳槽到不同公司后,工作方式都有不少变化,这同样微妙地影响到创作方向以及影片最后的呈现。
这个暑期档,《芭比》和《奥本海默》的联手成功,让美国网友自制了不少奇奇怪怪的《芭比海默》海报。
而投资1亿美元,现在全球票房接近8亿美元的结果,在商业上已经宣告了影片的大获成功。同时因为题材的优势以及制作精良,相信在来年奥斯卡上也会获得不少颇具分量的奖项。这都证明了这次创新是成功的。
这不是《盗梦空间》或《星际穿越》那样让观众惊叹不已的视觉作品,但在题材上却颇为厚重,标志着诺兰导演的风格日趋成熟。
以下有剧透!
以下从剧情角度,简单梳理故事脉络,为看过或没看过影片的观众提供一些参考。
故事开始于1954年关于奥本海默的一次内部听证会,即美国原子能协会来判定奥本海默是否还具备继续参与核工作的“安全资格”,可以简单理解为“政审”。这次会议的时代背景,是美国1950年代由于和苏联冷战,在国内“麦卡锡主义”的影响下,对大量关键岗位的核心人员展开了迫害式的“政治调查”,而造成了很多不公的结果。
这一部分在影片中是彩色的,有个小标题叫“裂变”(Fission),即制造原子弹的基本原理。暗示了奥本海默的一生成就和他的人生经历,如同核裂变一样,是不断冲撞的一种链式反应,直至核爆式的毁灭。
虎视眈眈的众人,对奥本海默进行内部审查。拿功臣开刀,荒诞的历史总是在世界各国轮番上演。
之后影片很快展现了黑白画面的另一处场景,小标题叫“聚变”(Fusion)。核聚变是制造氢弹的基本原理。美国于1950年代初试爆氢弹成功,可以看作是获得了比原子弹更为强大的武器。这进一步加剧了冷战年代的军备升级,同时也让奥本海默对于核科技研究的重要性事实上变得可有可无了。“飞鸟尽,良弓藏”,奥本海默在听证会后走向了人生下半场的郁郁寡欢,根本上是政治路线主导后,科研目标换代的结果。
黑白场景的主角,是美国原子能协会主席刘易斯·斯特劳斯。剧情中他正在参加1959年的另一场听证会,以决定他是否能升入议会,走上自己的人生巅峰。但他的嫉贤妒能,在1954年听证会中对奥本海默的刻意迫害,使他的升官梦想最终破灭了。
刘易斯·斯特劳斯,简单来说可以理解为故事中的反派。当原子弹成功爆炸后,奥本海默的声望已如日中天,故事中大体是反派的加害,使得“原子弹之父”被排挤出了原子能的后续研究,这是一件荒谬而悲哀的历史事件。
小罗伯特·唐尼扮演的反派,与他往日钢铁侠的银幕形象相差不少。
但另一方面来说,黑白画面的视角,刘易斯·斯特劳斯关于奥本海默的生涯评述,也代表了一种“更为客观的叙事立场”。如果说“裂变”的故事属于奥本海默的成长,他是自己故事中的英雄,盗火的普罗米修斯,那么“聚变”的故事则代表一种更为复杂的后世评价。
奥本海默在严谨的学者之外,是否也是一个具有钻营之心的科研和政治明星呢?他是否渴望通过制造原子弹,在科学史上写下自己的名字呢?对于核能研究方向的选择,对于最终促成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诞生,很难说奥本海默没有道义上的责任。联想到如爱因斯坦、玻尔这样的大佬都刻意远离了原子弹的研究过程,可以说奥本海默作为原子弹的领导者,除了二战中临危受命的爱国因素,还有复杂的渴求荣耀的动机。
在影片中,借助刘易斯·斯特劳斯的不少台词,对于奥本海默的行事方式也做了很多探讨。诺兰导演试图通过这条叙事线索,平衡“英雄”的形象,在传记影片中呈现更多具有争议性的人物侧面。
《奥本海默》剧照
主客观两条线索的交织,构成了影片的总体发展脉络。现实世界不是非此即彼的黑白两色,人物在灰色地带中摸索和前进,才是更为真实的生活常态。
其后大量的场景和桥段,诺兰导演也是以这样的方式推进的:展现人物的决断、魅力和意志力,同时也毫不避讳人物的性格缺陷、欲望和内心挣扎。
比如在开篇奥本海默的求学生涯中,影片很典型地选取了“用毒苹果害导师”的情节。这毫无疑问有现实回忆录的依据,展现出奥本海默青年时代的强烈自尊心、不稳定的精神状态,以及有些胆大妄为的行为特征。
影片第一部分在类似场景中不断跳跃,走马灯展现了奥本海默在青年求学生涯中与大量物理学家的结识和研讨的片段,也说明了他决定回到美国发展,以及积极参与美国左翼政治运动的原因。
本片出现的配角众多,据说很多优秀演员都自愿降低片酬来出演。
其中比较重要的情节是他与海森堡的一面之缘。海森堡,后来变成了纳粹德国原子弹研究的主要领导者,即与奥本海默隔空相望的竞争对手。关于海森堡的故事,以及1941年他向导师玻尔的求助——这次会面在本片中的玻尔也有所提及——可以参看另一部赫赫有名的话剧作品《哥本哈根》,其中关于科技和伦理的探讨,科学家的自我拷问,会比本片更为深邃。
科研成果不是从真空中直接变出来的,需要大量人力和资金的投入。具体该投入到哪个方向?很多时候科学家既是身不由己,也可能消极对抗。海森堡没有抢先研究出原子弹,是否也有他个人道德的动机?这里面都包含了极为复杂的科学家的选择。
玻尔(右)对核能的研究有着巨大的贡献和铺垫,是奥本海默和海森堡的前辈。
影片第一部分虽然看起来很跳跃,每场戏的联系性不强,却很丰富地展现出奥本海默和周遭世界的变化。大量关于现实政治环境的背景描写,能让观众感觉到科学家不是书本中的书呆子,而是真实的,关心时事的知识分子;大量闪现出的幻景画面,展现出奥本海默对未知的探索冲动,以及艰难思考寻求突破的精神状态;甚至他对女性的追逐和爱慕,也是人物自然冲动和欲望的一部分。
所有这些段落,让奥本海默成为了影片中异常鲜活的人,而不是后世评定的空洞符号。
当奥本海默对着新结识的女朋友用梵文念《薄伽梵歌》:
“而今我成了死亡,成了一切世界的毁灭者。”
他在想什么呢?
奥本海默不是完人,他复杂的感情生活也是他生活的一部分。影片毫不避讳这一点。
眼前裸体的女性伴侣,有没有让他联想到“湿婆”,一位兼具生殖和毁灭意味的印度教神祇?“湿婆”是半男半女的神祇,传说中他创造和毁灭世界的过程,在精神上确实影响到了奥本海默。“生本能”和“死本能”的精神冲动,促使他如飞蛾扑火一般最终走向了原子弹的研究——同时在这场戏中,奥本海姆和女友恰恰也谈到当时世界中精神分析学派的进展,为这种精神的潜移默化影响做了注解。
大量复杂的背景文本交织,包含了众多历史学、物理学、社会学、精神分析的内容。如果能了解到更多知识点,就能看懂诺兰导演想要表达许多内容。否则影片只会变成人物之间不知所谓的闲聊天,而变得沉闷。
本片其实也是一部内容爆炸,信息量极大的知识型极客电影。二刷三刷后会有更多的发现。
马特·达蒙扮演的中将,是奥本海默主要的支持者。
来到影片的第二部分,随着美军中将莱斯利·格罗夫斯的招募,奥本海默从加州伯克利大学的教授,变成了整个曼哈顿计划的负责人——毫无疑问是一次荣耀的“升迁”,却也意味着更为艰巨的责任。
于是观众可以看到奥本海默为了推进科研,要负责选址和建造营地,划分部门协调进度,组织讨论会,为顶尖的科学家们营造更有创造力的工作环境。这里有一些有趣的小戏:比如奥本海默换上一身不合时宜的军装,又在朋友建议下换下,说明他也在调试着自己的角色和工作定位;百忙之中他要关心科学家们妻子的安置,让她们能在工作中人尽其才,扮演好后勤支援的角色;甚至因为营地孩子出生过多,还得考虑“托儿所”的问题,说明科学家们也都是凡人,有着七情六欲。这些繁琐的衣食住行,其实都是科研工作的基础保证。奥本海默不仅是学术带头人,也在努力扮演着整个行政系统管理者的角色。
奥本海默的妻子,是他在精神困顿时主要的支持者。
这部分的核心剧情,主要还是奥本海默基于工作效率的要求,和军方严格保密的规章产生了不少冲突。甚至还有“苏联间谍”查内鬼的戏份,造成不少曲折的矛盾。影片在这一部分中穿插了1954年奥本海默“政审”的进程,形成了过去和现实的交织。以相对客观的立场,使观众了解到奥本海姆周围有一些始终支持他的挚友,也有一些后来背叛他的“敌人”。
同时他的感情故事,婚外情女友的自杀身亡,妻子的酗酒颓废,甚至秘而不宣的情人,也是影响他人生变化的重要部分。这一切既是事实,在故事中也是奥本海默逐渐走向更为成熟的人生状态,以实现最大的突破。
影片第三部分的剧情相对简单,一句话就能说明白:
原子弹试爆成功了。
这部分是诺兰导演最为擅长的风格,也是整部影片最为高光的部分。
即使观众都知道试爆不会失败,但作为故事上的悬念,导演仍然很好地描述了整个准备过程,营造了紧张和焦灼的氛围,使观众和人物一样,始终揪着一颗心,去倒数最后的爆炸。而最终如梦幻般火焰升腾的蘑菇云画面,也让人大为惊叹。核能展现出的惊人力量,让观众体会到这是多么了不起的成就,也理解了科学家们辛勤工作三年后的集体雀跃。
然而奥本海默的精神状态却不是停留在成功上,而是迅速转化到了对自身的道德诘问。随着两颗原子弹投在了广岛和长崎,本应是成功后的工作表彰会,奥本海默却仿佛看到了无数被毁灭的生命,哭诉的幸存者,以及欢庆的跺脚声如时代狂奔的列车,裹挟着他身不由己地往前飞奔。
原子弹爆炸的画面,都是诺兰导演最喜欢的实拍。虽然炸弹比较小,但烟火效果是真的。
这一切是应该这样的吗?科学家可以安慰自己说只负责研究,如何使用是更高层做出的决定。但作为杀人武器的制造者,如果不怀有一些愧疚之心,这和对面集中营里负责按下毒气室按钮的“平庸的恶”,又有什么区别呢?
这是人物回答不了,甚至观众也回答不了的问题。
奥本海默只能相信“原子弹的投放加快了二战结束的进程,牺牲了22万平民,却拯救了更多人的生命”;他也只能选择不再投入后续氢弹的研究工作,转而呼吁政府停下军备竞赛的脚步;甚至面对总统的召见,他说的是“我觉得双手沾满了血”,而被杜鲁门斥责是软骨头。
这些是奥本海默真正的悲剧来源,第一个盗火者,为人类带来了光明,也必须背负着火的罪责。
主演基里安·墨菲和真实奥本海默的对比。一样消瘦、坚硬,充满着不安。
在第四部分中,影片开头两条主要的叙事线索终于收了尾。观众在这里得以清楚了解到两场听证会到底是怎样的来龙去脉。
奥本海默在故事中的结局是失败了,虽然后来还有平反的画面,但他基本算是失败了;而他主要的政敌,原子能协会主席刘易斯·斯特劳斯,其实也失败了。在大的政治动荡中,他们的命运都不是自己能够把握的。不管他们有过什么样的成就。这是一遍遍重演过的人类历史。
爱因斯坦和奥本海默在湖边的对话。狭隘者看到非议人事,智慧者看到未来,奥本海默看到的是宿命。
影片最后的结尾,落在了爱因斯坦颇具禅意的一段话上。大神爱因斯坦,其实早就看穿了:人一旦被架到了某个位置上,很多事就不是自己能决定的了。不是英雄造时势,而是时势造英雄,同样也会毁灭英雄。
“从原子弹投放开始,这个世界就毁灭了”。
原子弹和核能等现代科技的进步,相比于过去的科技发展,带来的最大威胁是人类终于掌握了足以毁灭自身的力量。如果过去失败了,顶多房塌山崩,但现在我们一不小心,世界就真的没有了。
而历史告诉我们,大多数时候人类都是过于雄心勃勃而缺乏谨慎的,愚蠢的行为要远多于智慧的决策。科技虽然带来了进步,但就像本片所展现的,“进步”大部分时候是从混乱无序中诞生的,是外部政治和经济环境的推动,个人追求和欲望交织结合的产物。而这些进步的成果被仓促投入到现实生活中,更是蕴含了大量潜在的危险。
影片中一些充满神秘的光影画面,展现出了未知而略带危险的微观世界。
现实世界本就是魔幻的。作为核武器最大的受灾国日本,却把核污染水投入了海中,引发了周边国家的抗议。各种问题永远层出不穷。《奥本海默》提醒着我们必须要保持警惕,主人公从一个带头伐木者最后变成了植树人,就是一个值得深思的寓言。
宇宙终有塌缩的一天,一切都会走向毁灭。我们只能寄希望于在那之前,人类谨慎地向前进步着,不会因为步子迈得太大,自己先毁掉了自己。
【上海文艺评论专项基金特约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