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瀍河】《文化瀍河》第二章(第五节)中华文明史上重要王朝的都城遗址——汉魏洛阳故城(中)

第五节 中华文明史上重要王朝的都城遗址——汉魏洛阳故城

(四)帝都的扩张与辉煌——北魏洛阳城

西晋王朝灭亡后,北方陷入了长100多年的战乱。公元 439 年,鲜卑人建立的北魏王朝统一北方,中国历史进入了南北朝时期。公元493年,北魏孝文帝为全面实行汉化,完成统一南方大计,将都城由平城(大同)迁到了洛阳,并在洛阳城故基上重修洛阳城。

北魏洛阳城,规模比汉晋洛阳城大得多,形制也有重大改变,这主要是在宣武帝景明二年(501),筑坊323,明确形成了“外郭城”,而原汉晋城圈则成了内城。外郭城东西20里,南北15 里,如加上洛河南之四夷馆、四夷里,则南北亦为20里,平面略呈倒“凸”字形。

北魏洛阳新都的规划建设,以儒家经典《周礼》中《考工记》的都城规划为蓝本,借鉴魏晋洛阳城、南朝太康城、故都平城建设的成功经验并加以创新, 营缮了一座满足孝文帝汉化和争夺正统地位要求的洛阳新城。为确保都城建设规划的落实,孝文帝特地颁布了《都城令》,对洛阳城的宫殿、道路、水系、绿化以及官署、里坊、集市、寺院等城市要素的设计都提出了明确要求。

北魏洛阳城依魏晋洛阳城而修复、扩建,废弃了西城垣上的雍门(西晋时 期的西明门),北移约500米新建西阳门,西城垣北段近金墉城处又新辟一座承 明门,城门达到13座。新开西阳门后,西阳门与东城垣的东阳门之间形成直行大道, 并在宫城阊阖门前与御道丁字相交,构成了洛阳城的东西轴线, 主干道宽 40 米左右。

城内沿用魏晋以来的宫城布局和制度,北魏洛阳城的宫城南北长1398米,东西宽660米,主要宫殿和宫门的名称没有改动。北魏宫殿由蒋少游、王遇和董尔等负责,为表明北魏为继承正统王朝,宫殿多依魏晋旧基而重建,其宫城及主要城门依魏晋旧制。宫城正南门叫阊阖门,门外巨阙双立。阙前渠水淙淙,宫墙“皆施短椽”“以瓦覆之”。门桁榜题, 皆中书舍人(主管文书起草诏令的官吏)沈含馨以隶书成之,至宣武帝元恪时,又令江式用大篆书就。

北魏洛阳城复原示意图

宫城由永巷分为南北两部分,南部为皇帝处理政务及日常起居之所,宫中正殿太极殿。《魏书 · 列传》记载,蒋少游“又为太极(殿) 立模范,与董尔、王遇等参建之”,由此可知太极殿的主要设计者为蒋少游。早在定都洛阳之前, 拆平城宫太华殿改建为太极殿时,孝文帝就曾命蒋少游测量魏晋洛阳太极殿的旧基址,后又到南朝建康考察太极殿,因此十分熟悉魏晋宫室制度及其演变。宣武帝景明二年(501),北魏洛阳太极殿建成。太极殿建在高大的台基之上, 面阔十二间,是宫中最巨大的建筑。与魏晋一样,太极殿东西侧为东堂、西堂。东堂为皇帝处理日常政务之处,西堂为日常起居之所。太极殿后有式乾、显阳、宣光、嘉福等四殿。显阳殿之后、永巷之北即北宫,为妃嫔居住区。元乂、刘 腾发动宫廷政变时,曾封闭永巷, 幽禁灵太后胡氏于北宫主殿宣光殿。宫中还有含章、徽章、晖章、明华等偏殿, 其中明华殿乃是孝庄帝手刃逆臣尔朱荣之处。

宫城正殿太极殿、正门阊阖门和双阙、止车门、端门纵向排列,阊阖门前御道大街向南直通内城宣阳门, 构成了洛阳城南北轴线,并延伸到伊河边,魏晋时委粟山脚下的圜丘也被迁至伊河北岸,位于御道南端,使“君权神授”的愿景近在眼前, 进一步突出了“皇权至上”的思想,强化了宫城的城市中心地位。中央官署及太社、太庙集中设置在城内铜驼大街两侧,自北向南,西侧有右卫府、 太尉府、将作曹、九级府、太社,东侧有左卫府、司徒府、国子学、宗正寺、太庙、护军府。西阳门内御道北,有太仆寺、乘黄署、武库署。东阳门内御道北,有太仓署、导官署。建春门内御道南,有句盾署、典农署、籍田署 ;御道北有翟泉,泉北为河南尹,洛阳县治则在建春门外绥民里。

北魏都城洛阳在东西20里、南北20里的范围内共有居民多达10.9万户,计60余万人口。宫室、庙社、府曹以外,每个里坊“方三百步”,开四门,置里正一人、吏四人、门士八人。在城市里建置有如棋盘式的里坊,按里坊制度布局管理,是北魏都城的一个新变化, 其后为隋唐长安城、洛阳城所仿效,这在城市建筑史上是一个很重要的新内容。

在城南洛水与伊水间筑四夷馆,以接待和安排东西南北四方来归之少数民 族和异国之人。南方吴人投国者,处金陵馆;北方来归者, 处燕然馆;东方来归者,处扶桑馆;西方来附者,处崦嵫馆。归附三年以后,即赐宅定居于四夷里。

北魏京都洛阳,布局上大致是宫城之外设有内城,衙署寺庙大多设在内城,达官贵人的府第亦多设于内城。外郭城范围广大,为普通百姓聚居之所。

伴随着城市经济贸易的发达, 北魏洛阳城设市场多处。城东设洛阳小市,地近租场,为全国各地贡赋聚集之处。这里仍是牛马牲畜、粟米粮食的交易场所。城西西阳门外四里御道南(今白马寺火车站北部一带)有洛阳大市,周围设8个里坊,专事贸易。

北魏洛阳城的规划建设有重大突破。一是修建了外郭城。宣武帝景明二年(501)增修外郭城, 在平面格局上形成了宫城、内城、外郭城三重城圈。二是改变了“前朝后市”的惯例,将内城原本是为皇室服务的贸易市场分置在外郭城内。三是创立了集中的宫苑区, 在宫城北部形成集中的宫苑区,使皇家园林 由秦汉时的粗放型转向了精细型。四是创立了完善的里坊制城市管理模式,全城设置了 320 坊。北魏洛阳城的里坊建设吸取了前朝经验,有计划地建立起形 制规整、等级分明、布局合理、管理有序的里坊区,使里坊制度基本完善。五是依中国古代不令外国人入城居住的传统,在洛河南岸沿御道两侧集中设置使馆区,修建了四夷里、四夷馆共 8 个里坊,用于安置南朝来客、异邦使节、质子和客商。这种按功能分区进行城市总体规划的制度, 把宫城区、宫苑区、军事防御区、行政办公区、外交公寓区、里坊居住区、市肆贸易区等进行分块布局,满足了当时社会的政治统治、帝王游乐、商业贸易和城市生活的需求。

公元 534 年,北魏分裂成东魏、西魏。东魏迁都邺城,将洛阳宫的石质建 筑构件等拆迁到邺城,以修筑邺南城。洛阳城遭到毁灭性的破坏,洛阳县治迁入金墉城。

北魏以后,北周曾以洛阳为东京。北周灭北齐后,周宣帝于大象元年(579)二月立洛阳为东京,迁相州六府于洛阳,称东京六府,常役4万人, 大治洛阳宫。次年五月,周宣帝驾崩,周静帝继位,罢东京之制,“停洛阳宫作”。据文献记载, 洛阳宫虽未完成,但其规模壮丽,远超汉魏。隋末唐初,瓦岗军首领李密在此屯兵,与洛阳城内的隋将王世充对峙,曾对金墉城进行了扩建。唐初,洛阳县和河南县的治所曾设在金墉城,贞观六年(632)迁至东都毓德坊内以后,该城址逐渐荒芜废弃。

汉魏洛阳故城,从目前发现最早建成的西周时期城址(约前11世纪)开始, 到唐贞观年间洛阳县与河南府治所从金墉城迁到东都城内毓德坊止,整个城市沿革史约1600年。这期间,有明确历史记载的,作为春秋晚期周敬王四年至战国晚期周慎靓王所都成周凡202年,如含周赧王徙至西周君所居王城以后而东周君仍继续控制成周的时间在内,则为261年。以后称洛(雒)阳时,定都于此的则有东汉光武帝至汉献帝时的196年,曹魏文帝至元帝时的46年,西晋武 帝至愍帝时的52年,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至武帝时的42年。全部合计在内都城史达537年或596年。此外, 西汉以及新莽末年绿林农民军拥立的更始帝,也曾建都于此。如果包括这些, 汉魏洛阳故城无疑是我国建都时间最长、建都朝代最多的古城之一。

汉魏洛阳故城最繁盛的时期应是从东汉开始,下传曹魏、西晋、北魏。这个时期正处于汉、唐两大盛世的中间过渡期,古代到中世纪的社会形态及文化形态转变即在这个时期逐渐成熟并完成,而且还出现了从黄河流域至长城地带 空前的民族和文化大融合。汉魏洛阳故城作为东汉、曹魏、西晋、北魏时期的都城,上承周、秦, 下启隋、唐,表现出了从先秦城市的非对称式不规则布局 向隋唐都城中轴线对称布局的过渡。汉魏洛阳时期中轴线的萌芽和形成,正是都城规划发生的一次转折性变化,并影响后代都城规划达千年之久。

美丽新瀍河

原标题:《【文化瀍河】《文化瀍河》第二章(第五节)中华文明史上重要王朝的都城遗址——汉魏洛阳故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