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宝老街”这个叫法,是从什么时候出现的?丨闵行情

总有那么几条河,

因其“水脉合着史脉”,

观尽沿河的沧桑变迁,

形成独特的文化视角,

遂而成为一个地域的标志。

蒲汇塘就是这么一条河。

“发现闵行之美”系列丛书诵读活动的第四季,我们邀请了文来初中的青年才俊来诵读《蒲汇塘》。今天,你将听到的是《一条河,一座桥,一段时光的刻度》中的第二篇《老街:七宝文化的点睛之笔》。一起跟着声音,看看“老街”这个叫法是从什么时候出现的……

点击收听朗读

到七宝,很多人都要到老街走一走,似乎这里才是真正的七宝。街是老的,但“老街”的叫法并不老。

历史上,不同时期,七宝的行政地域范围也不一样。可是,基本上是指集镇南北大街及其为中心的四周支巷小弄。《蒲溪小志》这样描述:大约东西广一里,南北称之。

清道光年间七宝镇图(选自《蒲溪小志》)

根据记载,明嘉靖年间起,七宝以蒲汇塘为界,镇分南镇、北镇,一直到民国末期。这期间,七宝周围地区都有自己的地名,不与“七宝” 混称。20世纪60年代,七宝镇从七一人民公社划出,成为县属镇后,由于行政关系的相离,更强化了这点。到了1983年,原七宝镇又与七一人民公社合并,此后,“七宝”地名的指称发生了变化,泛化到七宝镇的行政区域全范围。这时候,“七宝老街”的叫法就出现了,成为原七宝的代称。

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中期,由于房产公司在老街周边造了不少房子,老街范围逐渐缩小,仅局限于青年路以南,浴堂街以东、富强街以北、横沥路以西,占地约86亩。90年代,在经济大潮中,老街也出现了拆除和保留之争,七宝人几乎众口一词,力挺保留之说。2000年,老街在大家的拥护下保留了下来,并进入修复改造阶段。

改造前的老街,房子几乎是清一色的“民国风”,颇有粉墙黛瓦的韵味。大多数砖墙以小青砖为主,瓦顶用小青瓦,而帖、梁、柱、椽、窗、门等基本上都是木件,青苔满墙,门栅吱嘎,如同七宝的史话。

现在,穿过熙熙攘攘的铺面,走到老街的内里,依然可以看到这些古朴的建筑,只是住在里面的人,换了模样。因为,老街改造的初衷就是:以修复为主,不大拆大建。那些零敲碎打的修复,就像一个平日不加打扮的女子,穿上了新嫁娘的衣裳,虽然粉饰有加,但神韵依然。

当然,老街修复改造后,大家也见到了许多新面孔,如张充仁纪念馆、蟋蟀草堂、棉纺织馆、七宝酒坊、老行当馆、七宝当铺等。这些景点很新,但内涵很深,都与七宝的过往息息相关。它们的出现,使得七宝的文化变成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体。因为老街的修复改造,七宝老街取代原七宝的称呼也就更为强化了。

民国三十六年(1947)七宝镇区域图(上海地政局绘)

日前,区政协办公室、区教育局、团区委和闵行区融媒体中心联合推出了“发现闵行之美”系列丛书诵读活动,将陆续邀请闵行区多所学校的青少年一起来读好书、善读书、懂历史、爱家乡,合力推动“闵行情”读书活动落到实处。

第四季,我们邀请了文来初中的青年才俊来诵读《蒲汇塘》。

蒲汇塘位于上海市的西南方向,跨松江、闵行、徐汇三区的部分地区,不算长,不到20公里,但它却是上海西部一条重要的河流。蒲汇塘的中端在闵行区的七宝镇。在这个千年古镇上,有一座横跨两岸的三孔石拱桥——蒲汇塘桥,是明正德十三年(1518),由当地人徐寿、张勋筹资建成,距今整整500年。曾备受战火洗礼,几经重修,屹立不倒。早在1963年就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如今,蒲汇塘桥上每天人流攒动,摩肩接踵,桥下静静流淌着的便是千年之河蒲汇塘。站在桥上,望西,是松江的九亭镇,泗泾镇。望东,则是闵行区的虹桥镇、徐汇的田林、漕河泾街道。细细探究,这里水脉相通、文脉相连、人脉相亲,有着农耕文明时代的足迹,使得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江南文化得以传播和弘扬,同时这里也有着近现代社会发展、东西方文化交融的印痕,是从闭塞乡村走向文明城市的希望之河,找到了通向光明的去路,海派文化熠熠生辉。

可以说,蒲汇塘一路上所经之处无不是人文荟萃之地。一条并不宽阔的河正因为蕴藏了丰富的文化历史底蕴,从而变得卓尔不凡起来,让潺潺流水声也如此清灵。

更令人肃然起敬的是,蒲汇塘还散发着“红色文化”的光芒。解放战争期间,国民党军队在蒲汇塘沿岸构筑了绵延数十里的碉堡阵地,在攻克过程中,许多解放军战士英勇牺牲,倒在了新中国成立的前夜。所以蒲汇塘是值得后人为她树碑立传的。

8月起,第四季正式开启,每个工作日的21:30,我们不听不睡!

一起聆听闵行声音,发现闵行之美……

作者:陈美玲

朗读:文来初中 七(1)班方奕璇、七(7)班李茉

编辑:汤婧娴

文字内容:明镜文化

转载请注明来自今日闵行官方微信

特别提醒:

如果您不想错过“今日闵行”,记得“星标”,并多点“赞”和“在看”,这样,每天新文章推送,就会第一时间出现在您的订阅号列表里啦:)

(点击图片查看)

原标题:《“七宝老街”这个叫法,是从什么时候出现的?丨闵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