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风尚】门前一尺春风髻:鬓边脑后的新花样(一)『明月几时有』(165)

今天是太空与您相伴的【第1908期】

发式的变化,往往最能体现时代特征。

宋代女子的发型总体上呈现出一派淡雅清秀、清新自然的风尚,虽然也流行过类似于唐代的高髻,但在更长的时期内,简约精巧、端庄大方的款式才是主流。

宋代发髻的款式十分丰富,而且往往可以直接反映出本人的身份地位,贵族女子有朝天髻、同心髻、双蟠髻、盘福龙髻、椎髻、大盘髻、小盘髻等等,侍女有双丫髻、三丫髻、双垂螺髻,民间女子盛行包髻(当然,贵族也有包髻,只是在装饰风格上要比民间丰富得多)。

除了发髻,前区与后区的处理也在宋代有了突飞猛进式的发展,“云尖巧额”的梳发成为了宋代最富代表性的鬓边风景,而脑后的“燕尾”也从宋代开始出现雏形。

✦ +

+

宋代发簪款式

宋代女子的发髻大致可以粗略分为两类:一种低髻、一种高髻。民间妇人常搭配低调实用的低髻,而贵族女子由于不事生产,所以承袭唐风,更偏爱华丽的高髻。

《宋史》记载:“理宗朝,宫妃系前后掩裙而长窣地,名‘赶上裙’;梳高髻于顶,曰‘不走落’。”曳地的长裙搭配上盘结在头顶的华丽高髻,是贯穿整个宋代的宫廷女子典型装束。这种风气也影响到了民间,张耒《赠人三首次韵道卿》诗中写道:

可是相逢意便深,为郎巧笑不须金。

门前一尺春风髻,窗外三更夜雨衾。

别燕从教灯见泪,夜窗惟有月知心。

东西芳草浑相似,欲望高城何处寻。

诗应当是写给一位歌女或者自己的情人的,“门前一尺春风髻”,写的就是高髻在民间的流行。

当然,在妆容发型上一向颇有心机的宋代女子,绝对不会照抄前朝的造型,她们创造出了各种简洁精致、端丽清雅的发髻新梳法,甚至各个高门贵族的家中,女眷们的发髻也都是不一样的。

《齐东野语》记载:宣和中,童贯用兵燕蓟,败而窜。一日内宴,教坊进伎。为三四婢,首饰皆不同。其一当额而为髻,曰:“蔡太师家人也”。其二髻偏坠,曰:“郑太宰家人也”。又一人满头为髻如小儿,曰:“童贯大人家人也”。问其故。蔡氏者曰:“太师觐请光,此名‘朝天髻’。郑氏者曰:“吾太宰奉祠旧第,此懒梳髻”。至童氏者曰:“大王方用兵,此三十六髻也。”蔡太师正当权得觐见圣人,歌姬梳朝天髻,郑居中太宰归乡里居,歌姬梳懒梳妆,童大人刚完打仗,所以梳了个三十六髻(计)。这些精巧的发髻,与宋人在衣、饰、物上的审美一脉相承,形成了宋代女性形象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 +

+

朝天髻

《宋史》记载:“建隆初、蜀孟昶末年,妇女竟治发为高髻,号‘朝天髻’。”这种始于五代的发髻,却在北宋时期发扬光大,成为了最富宋代特色的一种高髻。晋祠中有着大量梳着朝天髻的仕女形象,这为我们了解朝天髻的形态结构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从这些雕塑上可以看出,朝天髻是一种反绾式高髻,具体做法是,先将头发梳至头顶,固定后编成两个圆柱形发髻,将发髻朝前反搭,伸向前额。为使发髻前端高耸,通常还会在髻下衬以簪钗珠翠甚至鲜花加以支撑,而这些首饰的选择,自然也体现了主人的身份地位与审美高下。

朝天髻传说是蜀后主孟昶妃子李艳娘的发明,李艳娘为与花蕊夫人争宠,把一头青丝梳成“朝天髻”,引得蜀中妇女争相模仿。不久后,蜀主孟昶臣服大宋,入京朝君。于是,当时的人们认为“朝天髻”之“朝天”暗藏“称臣”之意,为不祥之名。把亡国之罪推给女子,也是中国历史上荒唐却屡见不鲜的事情。

+✦ +

+

同心髻

同心髻是由朝天髻演变而来,但其造型的步骤要比朝天髻简单许多。梳同心髻只需将头发绾到头顶,盘成一个圆形高髻即可,在四川成都、江西景德镇、山西太原等地宋墓所出土的陶俑、瓷俑都见此种发髻。

陆游在《入蜀记》中描写到“未嫁者,率为同心髻,高二尺,插银钗六支,后插大象牙梳,如手大。”由此可见,同心髻是盛行在情窦初开的少女间的发型,用来祈愿得遇良人,夫妻同心。不过,根据传世的绘画作品来看,大概是由于这种发髻简易而美观,从少女到老妪,在日常生活中都常梳同心髻,只不过高度上显然没有二尺这样夸张,也省略了银钗。

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无论多么简洁素净的发髻,脑后的插梳都是必不可少的,因为这把梳子并不是简单的装饰品,而是具有非常重要的实用功能,一方面,它可以用来加固发髻结构,为发髻提供足够的支撑力,保证高耸的发髻不会倾倒,另一方面,它也能保持后脑勺碎发整洁。

这种发梳的用法从唐代起就非常流行,如今在少数民族的发型中仍可见到踪迹。笔者有一位苗族邻居,年龄较长,不甚茂密的头发亦是照此梳理,一把木梳别在脑后,时常取下归拢碎发,然后重新插回发髻根部,颇有古风。

来源 | 我们的太空(ID:ourspace0424)

原标题:《【千年风尚】门前一尺春风髻:鬓边脑后的新花样(一)『明月几时有』(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