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6月10日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2023年活动主题为
加强非遗系统性保护
促进可持续发展
节日相关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源自文化遗产日,是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中国文化建设重要主题之一,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保护文化遗产的高度重视和战略远见。目的是营造保护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提高人民群众对文化遗产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关注和保护文化遗产,增强全社会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
文化遗产日,从2006年起设立。2016年9月,国务院批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同意自2017年起,将每年6月第二个星期六的“文化遗产日”,调整设立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从2009年国家文物局创设主场城市活动机制以来,每年的文化遗产日国家文物局都选取一座城市举办文化遗产日主场城市活动。
文化遗产
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包括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画、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历史上各时代的重要实物、艺术品、文献、手稿、图书资料等可移动文物;以及在建筑式样、分布均匀或与环境景色结合方面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以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
我国自1985年加入世界遗产公约,截至目前,共有56个项目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中包括世界文化遗产38处(文化景观4处),世界自然遗产14处,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4处。让我们一起来领略这些文化遗产的魅力吧!
壹
长城
长城修筑的历史可上溯到西周时期,秦灭六国统一天下后,秦始皇连接和修缮战国长城,始有万里长城之称。长城主要分布在河北、北京、天津等北方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961年3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7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贰
秦始皇陵及兵马俑
《史记》记载:秦始皇陵由丞相李斯依惯例主持规划设计,由大将章邯监工,修筑时间长达39年之久,而兵马俑是修筑秦陵的同时制作并被埋入随葬坑内。1974年兵马俑被发现,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1987年,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叁
大足石刻
大足石刻开凿于唐代,并延续至明清两代,是世界八大石窟之一。大足石刻代表了公元9至13世纪世界石窟艺术的最高水平,从不同侧面展示了唐、宋时期中国石窟艺术风格的极高成就,具有前期石窟不可替代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1999年,以宝顶山、北山、南山、石门山、石篆山“五山”为代表的大足石刻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肆
青城山-都江堰
都江堰始建于公元前3世纪,是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前人鳖灵的基础上组织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由分水鱼嘴、飞沙堰、宝瓶口等部分组成,解决了调水、灌溉、排水、除沙及治洪控流等问题。
青城山是中国道教的发源地,被道教列为“第五洞天”,以幽洁取胜,与剑门之险,峨眉之秀,夔门之雄齐名。2000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伍
福建土楼
福建土楼产生于宋元,成熟于明末、清代和民国时期。主要以龙岩市境内的永定土楼,漳州市境内的南靖土楼、华安土楼 、平和土楼等最为著名。土楼通常为多层,建筑内沿为圆形或方形,最初是为防御目的而建造,围绕中央的开放式庭院建造,体现了人类居住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福建土楼于2008年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原标题:《【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一起来了解这些关于文化遗产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