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5月是社会救助宣传月,“江苏民政”微信公众号特别推出“社会救助创新实践成果”专题,推介获评全国、全省社会救助领域创新实践优秀案例的经验做法,进一步展现温情救助工作成效,提升最新救助政策知晓度,让困难群众求助有门、救助及时。
“332”工作法打造社会救助共同体
推动救助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常州市民政局按照“保基本、兜底线、救急难、可持续”的总体思路,以全国“党建+社会救助”改革创新试点地区建设为契机,在“五化”智慧救助体系建设取得积极成效的基础上,针对基层服务力量不足、“物质+服务”转型偏慢、主动发现不够及时、救助不够精准等重点难点工作,积极探索社会救助服务联盟与网格化治理联动运行、精准救助机制,沿着“三个优化、三个融合、两个合力”的实践路径,不断完善“党建引领、四级联动、网格协同、社会参与、双线融合”的社会救助共同体建设,进一步织密扎牢民生兜底保障安全网。
注重“三个优化”
夯实联动运行机制工作基础
优化社会救助服务四级联盟,深化救助服务的多元参与。协同市社会组织综合党委,优化市级社会救助服务联盟,加快辖市(区)服务联盟建设,鼓励有条件的镇(街道)、村(社区)成立分联盟,加强对社会组织、慈善力量的培育、动员和引导,发挥好枢纽型社会组织的引领作用,促进参与救助的社会力量由“零星分散”向“统筹协调”的方向转变。深化服务联盟“多元参与+精准对接”的理念,加强社会力量参与智慧救助供需对接平台建设;在供给端建立社会救助服务联盟,统筹各方资源,实现政府兜底保基本、社会参与促提升和个体增能利发展的良好互动。
优化“网格+社会救助”体系,推动“双网互嵌”实现“两员合一”。出台《建立网格化社会治理与社会救助联动机制的实施意见》,将社会救助相关工作列入网格化管理入格事项,强化“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模式在社会救助领域的运用。通过数据接口的方式实时联通智慧救助平台和网格化社会治理平台,建立数据共享清单,实现四级社会救助服务网络与社会治理网格相协同的“双网互嵌”新模式;成立工作专班开展业务培训,提升网格员的能力素养,实现网格员队伍和社会救助队伍相融合的“两员合一”新模式。
优化智慧大救助平台建设,持续深化数字赋能。在常州市智慧大救助管理服务平台运行2年多,基本实现全市14个救助部门32项救助业务的“一门受理、一网通办、智能研判、网格联动、数据汇聚”的基础上,针对困难群众主动发现、实时监测等难题,全面启动平台优化提升建设。
推进“三个融合”
探索联动运行机制实施路径
推进业务数据融合,加强救助服务的线上联动。以市社会救助服务中心为枢纽,以智慧大救助平台为载体,建立覆盖网格员、基层救助人员、参与帮扶助困的社会力量的线上联动机制。
推进服务队伍融合,加强救助服务的线下联动。建立包括村(社区)网格员、基层社会救助人员、社会组织服务人员、社区志愿者共同参与的救助服务队伍。
推进站点功能融合,强化多方参与救助服务的阵地建设。充分发挥社工站的作用,推动救助工作、网格工作、社会工作的融合,结合社区“点单”、街道“下单”、社工站“响应”的“两单一响应”工作机制,为辖区内困难老年人、困境儿童等困难群众提供心理疏导、精神慰藉、社会融入等服务类帮扶。
加强“两个合力”
提升联动运行机制重点成效
加强“合力访”,凝聚关心关爱困难群众合力。引导党员干部与困难家庭“一对一”结对帮扶,形成以镇(街道)、村(社区)两级党员干部为主体的困难家庭“帮扶责任人”机制,在部分先行地区开展“结对低保边缘户、共走发展幸福路”活动,副科职以上干部每人结对1户低保边缘家庭,在定期走访过程中主动发现、主动解决困难家庭所面临的生活、教育、就业等方面的实际问题,形成困难群众救助帮扶合力。
加强“合力帮”,积极拓展温情救助服务内涵。围绕多方参与、联动服务的目标,依托社会救助服务联盟,积极引导、支持社会组织、社工机构、志愿者等多方力量参与救助服务,引导基层打造出“紫藤树下”、“小红妈爱心社”、“小纽扣驿站”等一批温情救助服务品牌,催发品牌矩阵效应。
原标题:《社会救助创新实践成果③|常州:“332”工作法打造社会救助共同体 推动救助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