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万峰林是世界喀斯特地质地貌中发育最典型、最完整、最集中的地方,是中国西南三大岩溶区的地貌代表,被誉为“中国锥状喀斯特博物馆”。姿态万千的万峰林,无论是在什么季节从什么角度观赏都让人大饱眼福,心旷神怡,受到美的洗礼。一年看四季,四季各不同,春天赏菜花,夏天闻稻香,秋天问八卦,冬天水墨画。那么万峰林著名的将军峰、八卦田、大顺峰等又是怎样形成的呢?小编为你一一解读。
万峰林的地质成因
万峰林是兴义国家地质公园的主园区,出露主要以三叠纪地层为主,这里峰林地质奇观的形成主要是喀斯特作用的结果。
根据地质学家的研究,在距今2亿多年前,这里还是一片汪洋大海,大海里有许多生物,而在这片海洋的北部岸边,有不少贵州龙;大约在2.01亿年三叠系末期,受地壳运动的影响,这里地壳全部上升为陆地,大海消失了,在经历的长期剥蚀夷平之后,碳酸盐岩露出地表,后来不断发生的地壳运动产生了褶皱、断裂、节理,于是,背斜为山,向斜成盆,两侧次级背斜略微高起山峰,中间次级向斜低下形成喀斯特盆地。背斜高处,地下水深埋,只有大气降水作用,喀斯特作用强度相对较低,地表形成漏陷地形,渐渐发育峰丛。向斜低处,地下水接近地表,形成地面水流,喀斯特作用强度大,渐渐形成峰林。
峰林长卷 张德厚 摄
喀斯特峰林根据形态分为五种类型,万峰林分布均匀,山形秀丽,独立成型,这是典型的罗汉峰林,它们的排列布局呈众山环绕一座孤峰,犹如“众星捧月”。
将军峰
万峰林景区核心区域占地面积为200平方公里。这片峰林高低错落有致,并且重峦叠嶂,宛如一支列阵而立的千军万马等待着将军的发号施令。而正位于队伍的最前方那座独立的岩溶孤峰,由于它酷似人形,又形似一位威严的大将军,带领着浩浩荡荡的队伍,日夜守护着这片土地,人们称它为“将军峰”。万峰林中怪石嶙峋,犹如数万人行,“将军峰”高居正中,“左臣右相”弓身而立,“将士们”屏息静听,“帅印”时伴身旁,传说玉皇大帝曾在此阅兵点将。
将军峰 张霆 摄
将军峰位于纳灰向斜之中,成景地层为三叠系中统杨柳井组白云岩地层;发育北东向、北北东、北西、北北西等4个方向节理,各组节理近于直立,均为张性节理,因而将岩石分割成豆腐块一样,但被节理面中胶结物粘结在一起;在较强劲的水的横向侵蚀作用下,雨水沿岩石的垂直节理溶蚀,加上生物岩溶作用根劈,岩石沿着节理面崩解、坍塌、边坡后退,最后形成孤立的石柱,由于下部植被茂密,从而加强了岩石的抗风化、侵蚀能力,而上部岩石裸露,受风化、侵蚀能力明显强于下部,因而形成上小下大柱状形态,并且含泥白云岩抗风化、侵蚀能力弱于白云岩,所以将军峰上部垂向上凹凸不平。
八卦田
八卦田漏斗位于万峰林的纳灰河坡立谷中,谷地中点缀着数十个漏斗,最具美学价值的是八卦田。八卦田直径十余米,底部与地下河相沟通,为雨季主要的排水泄洪通道。因坡立谷水稻耕作的原因多被粘土覆盖。岩溶漏斗是地表水流沿岩石垂直裂隙溶蚀渗漏,裂隙逐步扩大,在地表形成的隐伏孔洞。随孔洞不断扩大,上部土地逐渐崩落,地表裂开,形成漏斗。当地村民在漏斗周围依地形整地种田,因而出现一系列形似八卦的田园风光。八卦田在收获季节一片金黄,与春季的翠绿形成截然不同的色调,八卦图案显露无疑,因而称为八卦田。
万峰林八卦田
神奇的漏斗造就了神奇的八卦田,万峰林的漏斗与峰林相生相伴,它是“大功臣”,起到排洪抗旱的作用。当地表涨水时,漏斗就会及时泄洪,当天干少雨时,人们就从纳灰河修渠引道来灌溉和饮用。由于这里有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丰富的地下水资源,因此,这片土地涝不灾旱不愁,享有“兴义粮仓”的美誉。
喀斯特地貌是地质长期发育的产物,以地表上下分为正地形和负地形。这里的碟形的漏斗与天坑、暗河、地下溶洞等一系列地质奇观都被称为喀斯特负地形,而峰林、峰丛、孤峰,残丘、洼地、溶沟又被称为正地形。在这一带田坝中出现的漏斗大大小小共有30多个,组成纳灰漏斗群的奇观,每个漏斗中心地陷部分就是地下暗河的出露点,凡是看见这样的地形,它的下面一定有一个庞大的地下水系统。
大顺峰
万峰林有六座呈修直角形的山峰,棱角分明,它是沿陡倾斜岩层走向排列的岩溶锥峰而形成。称大顺峰,寓意“六六大顺”。(与左边层层叠叠的山峰相比,显得更加挺拔,大气,具有王者风范。)
大顺峰
大顺峰呈棱角分明的金字塔状锥峰,是高角度峰丛地貌景观的典型代表。成景地层为三叠系中统杨柳井组白云岩地层,发育北东向、北北东、北西、北北西等4个方向节理,在溶蚀、崩解、坍塌作用的同时伴随有顺向滑坡,最终形成具有单面山特点的刃状石峰。大顺峰是高角度峰丛地貌景观的典型代表。
纳灰坡立谷
纳灰坡立谷位于万峰林园区,为万峰林园区的核心,发育地层北部为三叠系中统杨柳井组白云岩,南部为三叠系中统垄头组石灰岩,构造上位于纳灰向斜核部,两翼岩层产状较平缓,倾角一般小于15°,核部近于水平;坡立谷轴线展布方向几乎与向斜枢纽线近于重合,呈近南北向展布,地势略显北高南低,长约15.3km,平均宽约2.8km,底部宽300~1200m,底面积约为12.4k㎡。
纳灰坡立谷四周为峰丛环绕,为盆地状汇水中心,谷底标高平均1150m,两侧峰丛1300~1450m。坡立谷形成之初,当基岩裸露时,遭受大气降水垂向水溶蚀,甚至裂解、坍塌等作用和部分横向溪流的侵蚀,当谷地积水时,水体对岩体继续强烈的横向溶蚀作用,并沿着岩石节理面下蚀,逐渐形成峰林平原,最终形成今天的坡立谷平原景观。
展宏桥的传说
在纳灰河上出现了一座拐了弯的桥,看似普通,它却是有名的风水桥。很多年以前,当时这座桥是对直村寨的路修的,可不知道什么原因,桥每次建到一半时就会无故垮塌,当地人讲究风水,于是便请来了一位风水先生,风水先生看后说:此地的确是一块风水宝地,但如果桥对直村寨的路修的话就会破坏这里的风水。从地形和河道的结构来看,犹如完整的一张弓,而桥对直路就像搭在弓上的箭,箭在弦上就不得不发,导致村里不太平。后来,在修建桥时拐了个弯,相当于把箭折断,这座桥就这样修好了,村民相安无事,当地人给此桥取名为“展宏桥”,寓意“大展宏图”。(文/兴义国家地质公园管理处提供 图片除署名外均来源于黔西南日报社图库)
来源:中国黔西南微信公众号
责任编审:姚廷婷 舒鹏倩
本期二审:魏浩然 彭原清
编务终审:杨涓
黔西南日报社新媒体中心出品
微博:@中国黔西南
微信:中国黔西南
APP:北纬25°的黔西南
数字报:www.qxnrb.com
官网:www.zgqxn.com
声明
凡“中国黔西南微信公众号”刊发的原创内容,均保留版权,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黔西南微信公众号(微信号:zgqxnw)”。
原标题:《【康养胜地 人文兴义】万峰林,亿年光阴的喀斯特史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