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后“跨界”干部的乡土情怀——记甘肃省第八届道德模范鲜舜文

走进金川区双湾镇,所见所闻,如沐春风,菜草畜高品质现代特色农业成为引领全镇经济发展的“航空母舰”,有声有色的党支部协同合作社鼓起了老百姓的钱袋子,创新实践的“三夸会”“孝善基金”等样板经验让新时代文明实践的清风吹向全国。

而在这里,有一位时常走家串户问寒暖、田间地头不停转的“大忙人”,十几年如一日地扎根农村,爱岗敬业,把产业致富扛在肩上、把民情民忧放在心上,实心实意为家乡的父老乡亲们服务,带领群众走好乡村振兴路,他就是金川区双湾镇副镇长鲜舜文。

从出身中医世家,立志悬壶济世的村医到高票当选连任村党支部书记;从脚底沾泥的乡村“土干部”到甘肃省委组织部党员教育中心的客座讲师;从在村级推行打响“孝善”品牌到踏上中央文明办新时代文明实践创新研讨班发言台向全国分享金昌样板经验……鲜舜文这位70后“跨界”干部的履历上写满了“敢为”和“情怀”。

2011年,鲜舜文放弃钟爱的医生职业,毅然选择成为了双湾镇新粮地村村委会主任。上任后,他率先将目光投向了村里传统的大田漫灌生产方式,为了改变这种既费水又费人工的落后灌溉方式,鲜舜文千方百计向上争取到了金川区农田高效节水项目,全村的5700亩耕地全部实现高效节水灌溉,不仅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全村上缴的水、电费也由58万元减为29万元。

紧接着,危房改造力度不断加大,“厕所革命”进程飞速,硬化道路、架设路灯、完善村级小广场设施,一项接一项的民生措施开始落地实施,新粮地村全村90%以上的农户都搬进了高标准农宅,彻底改变了村容村貌,这让村民们心里乐开了花,也越发信赖这位好主任。

面对“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的乡镇工作常态,“艺多不压身”的“斜杠属性”拉近了鲜舜文与群众的距离,也在开展工作时有了更多的“群众视角”。为了改变乡亲们的精神风貌,鲜舜文以“孝善”传统美德为切口,率先在全市创新开展“三夸会”“暮年老年集体生日会”“孝善宴”等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推广道德信贷,建立“失德村民约谈制度”和孝善基金,鼓励婆媳互夸,引领乡风文明。新粮地村先后获得了“甘肃省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甘肃省级千村引智示范村”“省级卫生村”以及“省级文明村”等多项荣誉,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孝善村”。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2021年7月,根据组织安排,鲜舜文调至双湾镇担任副镇长,身份转变了,肩上的责任也更重了。作为主管农业工作的副镇长,鲜舜文直言自己热爱这片土地,也热爱农村工作,但对于农业工作经验方面的短板,让他一刻都不敢松懈,每到农田播种和粮食收获的关键时期,他都要到各个村上走一遍,头顶烈日,沉下身子,主动与农户对接,用亲切的家乡俚语帮助乡亲们解决在农业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牢牢守住粮食安全底线。

“粮食安全是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既要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同时又要健全我们种粮农民的收益保障和利益补偿机制,要让老百姓没有后顾之忧。”鲜舜文告诉记者,“我们还要加大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我们农民的增收和致富渠道,巩固好脱贫攻坚成果,建设宜居、宜业的和美乡村。”

十多年来,鲜舜文先后获得了“2020年甘肃省劳动模范” “2021年甘肃省优秀党务工作者” “第八届甘肃省道德模范”“第七届金昌市敬业奉献道德模范”等多项荣誉。再惊天动地的事迹,也比不过炽热的乡土情怀和矢志不移的事业心,鲜舜文告诉记者:“看着养育自己的这方水土一天天变好,看到乡亲们脸上笑容越来越多,我的心里只有欣慰没有辛苦,多为老百姓干好事、干实事就是我最大的愿望。”

记者:武玲奕 张玉龙

原标题:《70后“跨界”干部的乡土情怀——记甘肃省第八届道德模范鲜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