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占未来产业|上海闵行:科创优等生的成长烦恼

【编者按】当下全球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正在加速演进,各国都在积极孕育孵化代表新兴科技方向、引领产业升级发展的未来产业,抢占竞争制高点。

中国“十四五”规划提出,要在类脑智能、量子信息、基因技术、未来网络、深海空天开发、氢能与储能等前沿科技和产业变革领域,组织实施未来产业孵化与加速计划,谋划布局一批未来产业。近来,上海、深圳、浙江等各省市均积极布局未来产业,力图增强发展动能,重塑区域竞争优势。

关于未来,充满着种种可能,何种产业才能堪称未来产业?如何才能在这场关于未来的竞争中抢占先机?澎湃科技联合上海中创未来产业研究院特推出“抢占未来产业”专题报道。

自2022年9月上海发布《上海打造未来产业创新高地 发展壮大未来产业集群行动方案》后,上海各区县也在快马加鞭全面推动未来产业落子布局。未来产业的发展要依托于现有基础,那么各区县都具有哪些先行优势,又存在哪些有待加强的短板,本篇以上海闵行区为例,剖析该区在发展未来产业的强与弱,以及推动未来产业发展的路径。

要了解中国现代工业和上海制造业的历史必须了解闵行。在上海产业与科技创新的格局中,闵行区一直都是“实力担当”的存在,从建国初期的“四大金刚”,到“五朵金花”,再到改革开放后外资经济和园区经济的崛起,伴随着交大等高校创新效应的释放,闵行区产业发展逐步转型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主导,并成为上海南部科创中心,近年大零号湾地区加速崛起,创新创业氛围日渐浓厚,闵行区也经历了从制造大区到制造强区、创新城区的蜕变。当前,闵行区又站在了发力未来、布局前沿的关键节点,下一步要如何以未来产业再次引领未来,这是闵行抢抓新的发展机遇实现产业跃升的又一次战略选择。

一、亮眼的标签:南部科创中心、硬核产业高地

闵行区是上海制造业传统的实力强区,2022年GDP排名全市第三,达到2880亿元;工业总产值为3450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53%。在上海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的格局中,闵行处于南部科创中心的重要地位,这些都为闵行区布局未来产业奠定了良好基础。

1、硬核产业的集聚高地

在上海市产业发展格局中,闵行区无论是产业规模,还是产业能级,总体都居于前列。在优势产业集群方面,闵行区目前已经形成了高端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和生物医药四大产业集聚的格局,航空、航天、船舶、电气、核电装备等大国重器都有布局,并成为上海的承载重镇;在产业载体方面,闵行拥有闵开发、莘庄工业区、紫竹高新区等在全市排名居于前列的品牌园区,也拥有马桥人工智能创新试验区、浦江创芯之城等上海市特色产业园区;在企业主体能级方面,截至2022年,闵行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0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101家,均位列上海市第二;拥有高新技术企业3200家;民营企业总部超过60家、上市企业50家;潜在独角兽企业为13家,位居上海市第二;2023年上海硬核科技企业TOP100榜单中,闵行有10家企业入选。在人形机器人、AI等领域也崛起了一批代表性的企业等等。

2、创新能力居于前列

在反映一个区域的创新能力指标方面,闵行区总体表现居于领先地位。如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相当于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保持在10%左右,位于上海市第一,也位居全国第一梯队;闵行拥有高价值专利超过万件,位居上海市第二,也处于相对领先的水平,每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50件。再如创新人才,闵行区两院院士占全市40%,国家级、市级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占全市四分之一。

3、雨林创新生态渐趋形成

闵行区各类创新资源高度集聚,既有交大、华师大等国内知名高校,也有很多细分领域的大院大所,如航天八院为代表的航天系研究所、中船711为代表的中船系研究所;闵行区拥有300多家区级以上研发机构,是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和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区;在创新平台方面,闵行还集聚了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上海交大医疗机器人研究院、硅谷人工智能(上海)中心等功能型平台,仅大零号湾区域就已经有18个科创载体投入使用,汇聚了10多家科研院所,20多家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

4、未来产业先发布局

相比其他城区,闵行区在未来产业的布局上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先发优势,是相对比较具有显示度的城区。2021年8月,上海交通大学溥渊未来技术学院正式揭牌成立,是教育部公布的全国首批12所未来技术学院之一;2022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闵行区人民政府、宁德时代未来能源(上海)研究院有限公司共同建设的“未来能源与智能机器人未来产业科技园”成功获批国家首批未来产业科技园建设试点,宁德时代未来能源研究院开工建设;“大零号湾”获批上海首批未来产业先导区。可以说,在面向未来产业的两类新型创新组织和先导区方面,闵行都成为重要试点,为引领未来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优等生仍有不足:对标国内顶尖创新城区,策源引领能力还需加强

尽管闵行区在产业的硬核实力,以及科技创新资源的集聚方面占据了非常明显的优势,与上海各区中表现也是十分亮眼。但是闵行区的定位和发展从来不应该局限于上海,可以看到,与引领未来的发展要求相比、与国内其他城市的创新强区相比,闵行区创新资源的转化能力以及策源能力都还要加强,创新赋能引领产业升级、迈向更前沿、更精尖产业的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升,对标深圳南山等国内领先的创新城区还有很大差距。

1、高校和科研院所基础策源能力有待提高

对于未来产业而言,基础研究、原始创新的突破非常重要,当然,相比应用型创新,难度和要求也会更高。目前来讲,闵行区在硬核产品,或者说前沿科技、卡脖子技术突破方面的成果还不够突出。虽然拥有一批创新企业,也呈现比较好的势头,但这些企业的创新产品在国际的领先度,或者说颠覆突破性的成果总体还比较少。基础研究0-1的原创成果还不多,区域整体对标世界级的创新能力还要提升。同时,区域科技创新能力也有提升空间,如在张江高新区一区22园的比较来看,闵行园在新增发明专利授权方面与杨浦园有一定差距;在高新技术企业集聚方面,与嘉定园、杨浦园也有一定差距,技术合同交易额等与徐汇有一定差距等等,也就是说在全市来讲,闵行区也要继续争先进位。

2、产业孵化与加速环境还有待加强

闵行区在创新方面非常明显的优势就是高校资源的集聚,尤其是以交大为依托,孵化出众多的创新企业,同时,也在创新联合体、新型研发机构等模式路径创新上都有很多的创新实践。但总体上,在科技成果转化孵化方面,还有很多的堵点需要疏通;在创新型企业孵化到成长壮大的机制方面还有待完善,如科技和金融的融合,或者说科产融深度结合的机制不够,如深圳南山区有中基协备案的私募投资机构3300余家,闵行区的风投资源远远落后。

3、头部硬核创新企业还需进一步集聚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是未来产业发展的核心支撑,培育和孵化出未来能够成长为巨头的企业,对一个区域的发展非常重要。在这一方面,闵行区还要继续努力,对浦东张江、深圳南山区等地相比差距明显。比如深圳南山区,拥有上市公司204家(平均每平方公里出产超1家上市企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4300多家,闵行与之差距明显(闵行区面积是南山区的差不多2倍)。当然,这不完全是闵行单独面临的问题,而是上海市的共性问题,但相比其他城区,闵行区更有责任、也有条件,在企业成长方面做的更好,找到新的突破口和路径。

三、以国内一流创新城区为目标发力未来

对于闵行来讲,布局未来产业,其意义和定位目标绝不仅局限于闵行城区本身,也不仅仅是追求上海市域范围的领先,更重要的是如何通过布局未来来引领未来,找到形成着眼长远、面向未来的竞争优势,并代表上海参与未来的国际竞争,在一些前沿领域能够实现国际并跑、甚至国际领跑。

1、聚焦细分赛道,引培“独门绝技”、“硬核科技”企业

在上海五大未来产业集群的方向上,未来健康、未来智能、未来能源、未来空间方面闵行区都有一定的产业延伸基础,是一个产业领域覆盖相对全面的区。下一步布局未来产业,需要牢牢抓住“企业”这个牛鼻子,围绕通用AI、量子科技、新型储能以及空天资源利用等闵行区具有一定潜力基础的领域,在未来企业的挖掘、支持和培育壮大方面下足功夫。一方面要系统梳理和排摸全区未来产业方向、具有成长潜力的企业,建立未来企业培育库,支持企业参与“未来之星”大赛,完善“全链条”的企业培育机制;二是支持大企业建立开放创新中心,面向中小创新企业开放订单、释放需求、共享服务、提供场景,带动创新企业成长;三是加大企业研发创新的支持力度,将现有的各类政策向未来产业领域延伸覆盖。

2、以先导区为引领,探索“组合式、全链条”的创新范式

“大零号湾”科创大厦 微信公众号@今日闵行 图

先导区是闵行推进未来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也是核心的抓手,大零号湾地区也是闵行区未来产业发展最具潜力的区域。而作为先导区,最外显的标志在于率先形成未来产业的集聚,率先涌现更多前沿技术的创新成果,而背后则是要在探索未来产业发展的制度方面大胆创新、率先示范,其中的核心是构建适应未来产业发展的创新范式。未来产业创新范式是一个系统概念,需要构建起“四梁八柱”,这里的要素包括:未来技术学院、未来产业研究院、概念验证中心、创新联合体、未来科技园(大学科技园)、未来产业孵化器和加速器,这样的组合构成了未来产业从“未来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前沿技术策源-技术验证-成果转化-跨界融合-企业孵化-产业化”的全链条闭环。而这样“组合式”的闭环,在闵行区都有可以承载的载体和主体,具有非常好的探索和推动条件。

3、率先打造“四敢”示范区,营造各方“放开手脚”的新生态

未来产业发展的不确定性、孵化的长周期性,决定了未来产业的发展生态具有特殊要求,闵行区发力产业,可以率先探索形成“四敢”的发展环境。让科学家敢干,率先聘任一批未来产业领域的战略科学家,启动一批未来科学家攻关计划,给予最大范围的自由度探索空间和支持;让企业敢闯,探索未来产业准入机制创新,降低投促引进项目的经营指标要求,将创新团队、创新潜力等要素纳入投资准入决策评价体系,优化投资决策制度;成立面向未来产业领域的专业招商团队;让资本敢投,构建风投支持政策,鼓励风投机构投早、投小,给予资本收益方面的政策支持;让政府敢支持,建立支持创新的容错机制,针对政府支持的企业创新失败项目,设置一定的免责条款,率先营造宽容失败、宽松包容的创新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