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藏学校旧址600余年历史变迁,这些细节你知道吗?

蒙藏学校旧址始建于明代初期,诞生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党员组成的党支部。修缮开放后的两个展览包含420多张照片,280多件实物、档案,还打造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体验区。

蒙藏学校旧址位于西城区小石虎胡同33号,地处西单繁华地段,紧邻长安街,最早是明朝初年的常州会馆。1916年,创办于1913年的蒙藏学校到此处办学,成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开展民族工作的主要阵地。李大钊、邓中夏、赵世炎等在这里组织开展了中国共产党早期的民族工作,培养了最早一批少数民族共产党人,马克思主义在少数民族中的传播由此开始。蒙藏学校旧址诞生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党员组成的党支部。

旧址保护修缮工程于2021年11月全面启动,开放后推出一个主题展、一个专题展和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体验区,共展出420余张照片,280余件实物、档案。现场宣教员佟烔介绍:

“蒙藏学校旧址专题展”,主要是介绍蒙藏学校旧址的历史沿革以及进步青年在蒙藏学校开展革命活动的情况。“中华一脉 同心筑梦——中国共产党民族工作光辉历程和伟大成就主题展”,讲述的是中国共产党百年民族工作的光辉历程和取得的伟大成就。第三个就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体验区,展现了像音乐、文化、舞蹈等相关体验的8个片区。

蒙藏学校旧址

中华一脉 同心筑梦——中国共产党民族工作光辉历程和伟大成就主题展

蒙藏学校旧址始建于明代初期,距今已有600余年历史,是北京地区保存较为完整的贝子府,也是明清时期传统建筑的典型代表,文物价值和历史意义突出。北京市文物局局长陈名杰表示:

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大概用了一年左右的时间,严格按照中国文物保护修缮的规程,采用原材料、原工艺、原形制,最大程度地重现蒙藏学校旧址明清建筑端庄大气、古朴典雅的文物之美,让社会各界更能感受到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发展历程,增强对祖国优秀文化的认同。

蒙藏学校旧址

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的前身就是蒙藏学校。学校的各民族学生和老师也来到这里,感受红色文化,回望百年校史。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党委常务副书记佟丽娟1983年进入蒙藏学校读书,重回故地,她感慨万千:

我们学校110年的校史和革命文化、红色文化将得到更大的弘扬。我们这些学生有新疆的,有四川阿坝的藏族,有哈尼族,还有北京的汉族,所以我们这就是民族团结大家庭的一个缩影。很多学生都是学校的红色讲解员,我们每一茬都要培养学生自己讲校史。以后更多的要做好红色基因、红色文化的传承工作。

蒙藏学校旧址专题展

民大附中师生在蒙藏学校旧址合影

除了主题展和专题展外,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体验区分设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情景体验空间、中华家园3D影片展演厅,和中华服饰、中华美术、中华文学、中华医药、中华音乐、中华舞蹈等专题内容空间。结合沉浸性、互动式体验方式,展示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画卷和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人类文化遗产、共有共享的中华文化,呈现出一个充满生机活力的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蒙藏学校旧址免费对市民开放,市民可以通过“北大红楼”微信公众号实名预约参观。

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体验区

原标题:《蒙藏学校旧址600余年历史变迁,这些细节你知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