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了1000多场,他们的票就是不愁卖

原创 上海黄浦 上海黄浦

在即将成立5周年之际,知名戏剧厂牌“一台好戏”公布了其2023年演出计划——王牌剧目在亚洲大厦持续驻演,盘下第一百货带来全新剧目,首次举办“方寸展演季”,还有将在泰、日版权剧上的新尝试……

这家曾经面临“生死存亡”,而后绝处逢生的公司,以领头羊的姿态带领着亚洲大厦这幢写字楼一跃成为中国演出密度最高的演艺新地标。而今在观众眼里,“一台好戏”等于一票难求;在同行眼里,“一台好戏”就是个风向标。

这“一台好戏”是如何“唱”成的?

手头这份演出计划的亮点在哪里?

日前,

记者独家采访了

“一台好戏”的创始人、CEO汉坤。

“一票难求”的原因

“一台好戏”成立于2018年。刚起步的那两年,它和许多传统戏剧厂牌一样,以制作中大型剧场的巡演项目为主要方向,引进制作的音乐剧《水曜日》、话剧《归来》等都在观众中有着良好的口碑。

尽管市场看好,但是对于年轻的演艺公司来说,巡演模式的不确定性太高,演出场次、档期安排等受限于很多客观因素,因此,“一台好戏”一直希望能有固定的驻演剧场。兜兜转转,“一台好戏”选中了亚洲大厦,当时这座写字楼虽然就矗立在九江路的百年剧院“人民大舞台”之上,但其内部主要还是商户租用,看不出一丁点剧场的样子。

还没想清楚怎么改造,疫情先来了,“整个演出行业停滞,公司也停工了大半年,原定的巡演计划不断延期,其实已经进入到了‘背水一战’的阶段,我们再不做什么,可能也就就地解散了。”汉坤坦言,那时上海是最早一批恢复演出的城市,对公司来说,就算只有30%的上座率,只要演出运转起来,哪怕是公益演出,市场热起来就有希望。

回到亚洲大厦筹备小剧场是当时最好的选择,但是如何将写字楼改成小剧场,他们都没想好,“一开始想把它做成传统模式的剧场,但是观演体验并不好,因为它是长条形的,舞台布置无论横向还是纵向,观众的视角都有局限性。”汉坤说,当时整个主创团队就这么坐在毛坯房里毫无头绪,“最后突然灵光一闪,要不我们干脆打破传统,把这里做成一个观众环绕在演员四周的环境式舞台。”

这就是环境式驻演的由来,也推动着“一台好戏”在这条路上高速行进。如今两年半过去了,“一台好戏”在亚洲大厦的3个驻演剧场依然保持着超高的上座率。

“一台好戏”的票为什么就是不愁卖呢?面对这个问题,一台好戏团队并不担心透露手上的“底牌”:“这几年我们的售票趋势其实也有细微的变化。剧目开票秒光的情况变少了,基本上都是在临近演出前一周售罄,销售节奏在逐渐从狂热过渡到趋于平稳,也说明有更多新观众正在陆续进场。”随着项目的知名度不断扩张,“一台好戏”还在成都、广州等地开设分馆,“当地的观众看了分馆的演出,就会想来上海看看。去年我们还开始制作镜框版演出并逐步推进全国巡演,让这些作品有机会去到更多无法开展长期驻演的城市,也会吸引更多新观众。”这就是“一台好戏”的王牌剧目在全国累计演出1000多场后,仍然有源源不断“拖着行李来看戏”的观众的原因。

“让更多人与我们一起圆梦”

“一台好戏”的故事还没有结束。

如今,垂直生长的亚洲大厦成为了远近闻名的“中国百老汇”,越来越多的制作公司带着音乐剧、话剧、舞剧、脱口秀、喜剧秀等多种演出形式和谐共生。据统计,目前亚洲大厦共有19个小剧场,在蜕变为国内线下演出密度最高的场所的同时,“饱和”又成为这座原本只是具有办公用途的写字楼亟需解决的痛点。

高峰时不够用的4部电梯、时常要排队的洗手间,汉坤坦言,尽管制作公司彼此互相体谅,将开演时间调整错开,“但因为硬件上的不足,观众的体验的确是不太好。”因此,当亚洲大厦的运营方亚华湖决定入驻第一百货开启又一星空间剧场时,向来无惧吃第一个“螃蟹”的“一台好戏”当仁不让地选择加入,全新剧目计划定于6月中下旬和观众见面。消息一出,已有观众在社交平台留言:“南京路要更拥挤了!”

“一台好戏”公布的演出计划中,另一个让观众欣喜的好消息,是将在今年首次举办“方寸展演季”。“方寸”一词最早出现在去年,“一台好戏”将亚洲大厦的星空间8号改造为全新的黑箱剧场,并命名为“方寸剧场”,寓意“方寸之间,自有天地”。之所以办“方寸演出季”,汉坤坦言, “我们的内心始终有个‘文艺院线梦’,希望能有一个平台可以和更多有共同语言的从业者联合起来做一些新的尝试,而方寸剧场就是我们实现梦的地方。”

这个梦当然不会局限于方寸之间。“2023方寸展演季”的主题为“在这里,遇见另一座孤岛”,均为原创剧,“题材和形式可能比较小众,不仅有‘一台好戏’自己出品的,还包括与其他戏剧厂牌合作的剧目。我们不要求这些剧一定要在我们这里首演,因为我们办方寸展演季的目的,是希望给予那些有独特想法的、刚起步对演出市场没有经验的创作者这样一个平台,把我们这两三年累计的经验、资源、方法论告诉他们,帮助他们从小剧场出发,迈向更高的阶梯。”

这座“孤岛”能否成为下一个“乌镇戏剧节”,没有人知道。但是“一台好戏”希望将这5年来一路跌跌撞撞所积累的经验,与更多戏剧人分享,让演艺大世界在全力迈向亚洲演艺之都的道路上,做强“码头”、激活“源头”、勇立“潮头”,打响“上海文化”品牌。

记者 / 刘艺

编辑 / 孙超慧

图片 / 一台好戏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黄浦官方微信

黄/浦/进/行/时

原标题:《演了1000多场,他们的票就是不愁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