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太空与您相伴的【第1789期 】
刘禹锡有《乌衣巷》诗云:“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乌衣巷位于南京市秦淮区秦淮河上文德桥旁的南岸,曾是晋代王谢两家豪门大族的宅第,因两族子弟喜穿乌衣而得名。
如今,这是一条不算宽的巷子,却每天游人如织。这些来往的游客,总会对着历尽沧桑的青瓦白墙,回想起与这里有关的一个个显赫的名字:王羲之、王献之、谢灵运、谢朓、谢道韫……这里见证了王谢世家的兴衰史,甚至与整个中国的书法和诗词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宗白华先生在他的《美学散步》一书中指出:“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苦痛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因此也就是最富有艺术精神的一个时代。”
在九品中正制的影响下,魏晋南朝成为了中国门阀士族制度最为鼎盛的时代,士族出身的高门子弟占据了绝大多数的社会资源,成为了那段历史上的绝对主角。而琅琊王氏和陈郡谢氏无疑是最为举足轻重也最富戏剧性色彩的代表性大家族,整个两晋南北朝时期,乃至放眼整个中国历史,都无有可与比肩者。唐代羊士谔《忆江南旧游二首》诗中说“山阴路上桂花初,王谢风流满晋书”,可见王谢二家地位之高,甚至已经到了独占《晋书》的地步了。
王羲之画像
谢道韫画像
王家的发展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秦始皇统一六国时,王家两位虎将王翦和王贲父子立下了赫赫战功,齐国、楚国、燕国、赵国、魏国,都被父子二人所灭。《史记·王翦传》说:“秦始皇二十六年,尽并天下,王氏、蒙氏功为多,名施于后世。”认为王家后来的地位,都是起源于王翦的战功。两汉时期,王氏家族屡有出仕子弟,但官职都不高,直到王导遇到了司马睿。
司马睿做琅玡王时,与王导结下了深厚的友谊。王导敏锐地感觉到了天下的动荡,于是全心全意辅佐司马睿,暗中立下了兴复朝纲的意愿,司马睿也对他言听计从。公元304年匈奴大军挥师南下,先后攻破西晋都城洛阳和长安,整个北方陷入了混乱,史称“永嘉之乱”。
司马睿画像
为了躲避战火,司马睿听从王导的建议,出镇建业,也就是今天的南京,王导则携王氏一族相随南渡,举家搬迁到了秦淮河畔。公元307年,司马睿建立了东晋政权,王导出任宰相,为晋元帝笼络南方氏族,竭尽发展经济,在短期内中兴了司马王朝。于是王导越发受司马睿的器重,两人之间的感情日益深厚,朝野之中都为之倾心,称王导为“仲父”,王家显赫一时,民间甚至流传有一句广为人知的俗语:王与马,共天下。
王导画像
王导也确实担得起如此重任。他不仅兢兢业业辅佐了三代皇帝,而且从不居功自傲,反而事事以国家为重,是个难得的良相。《晋书》记载了一个故事:
过江人士,每至暇日,相要出新亭饮宴。周顗中坐而叹曰:“风景不殊,举目有江河之异。”皆相视流涕。惟导愀然变色曰:“当共戮力王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泣邪!”众收泪而谢之。
一起南渡的朝廷官员,每到好天气,就在新亭这个地方集会宴饮。周顗突然叹道 :“风景如旧,江山却已经易主。”众人不禁相视垂泪。只有王导严肃地说:“我们应当竭力光复王室,收复失地,怎么可以像亡国奴一样坐在这里哭呢!”陆游诗中《水乡泛舟》颈联即是用了“对泣新亭”这个典故:
终朝流汗浃衣褠,怅望何时枕簟秋?
作雨未成徒益热,举杯不醉更添愁。
悲歌易水轻燕侠,对泣新亭笑楚囚。
别有生涯君会否,烟波无际弄孤舟?
陆游画像
除了工作上进,王导还是个“文艺青年”。他酷爱书法,以行草最佳,学习钟繇、卫瓘之法,自成一格,颇有声望。东迁之时,他把钟繇的《宣示表》缝入袖中,誓言“贴在人在,贴亡人亡”,足见其对书法之热爱。在他的教诲下,他的堂侄王羲之,堂侄孙王献之,孙王珣、王珉,都成为了影响深远的书法家。下周我们就来聊聊他们的故事。
来源 | 我们的太空(ID:ourspace0424)
原标题:《【诗词课堂】旧时王谢堂前燕:六朝世家的兴衰史(一)『明月几时有』(151)》